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征战五千年 > 分节阅读 374

分节阅读 3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小冰河期对大明的不利影响,如今又做出了这件他期盼已久机器,真不愧是大明第一等的科学家啊,“朕决定在大明开设格致院,日后宋先生定可为格致院的院长,品级待遇依尚书例。”格致院就是科学院,因为考虑到大明的用词习惯,所以改成了格致院。

开设大明科学院的想法早已有之,只是现在的时机尚不合适,大明现在的科学人才实在是太少了,根本撑不起科学院的架子来,但只要早过几年,这些都不是问题;特意选择宋应星而不是孙元化或者王徵担任第一任的科学院院长也是李悠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孙元化和王徵在科学技术上固然有极深的造诣,但他们毕竟是进士出身,让他们担任此要职或许会让很多人认为科学院的院长也是需要从进士中选拔,并且给将来外行领导内行埋下隐患。

而宋应星则是不同,他没有进士的功名,仅仅是个举人而已,这在大明官场上毫无疑问是极大的劣势,但是现在却变成了优势,完全可以用宋应星的例子向天下人说明,科学院和进士科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管你科举考的如何,只要在格致之学上有所建树,就有资格进入格致院,享受朝廷的俸禄,申请朝廷拨付的研发资金。

“微臣叩谢陛下”宋应星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虽然痴迷于科学,但毕竟是读书人出身,这功名心还没有放下,原本以为自己完成了朝廷安排的诸多任务,或许可以被赏个工部主事之类的官职了事,却没想到竟有机会当上堪比尚书的高官,大明自开国以来以举人的身份而登此高位的又有多少人呢

“格致院应该是这么一个机构”李悠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然后说道,“从筹备到正式建立,尚且需要一些时间,这段时间里宋先生除了平日的工作之外,也要好好想想格致院该如何搭建,如何开展工作。”李悠虽然对后世的科学院有所了解,但如今和后世所处的环境毕竟不同,还是多听听宋应星、汤若望、孙元化、徐光启、王徵等人的看法再做决定。

“微臣遵旨,微臣定会尽心从事。”宋应星连忙答应,这个话题就此告一段落,宋应星继续为李悠介绍着这种织机的种种好处。

“果然远胜江南所用的织机。”宋应星还无师自通安排了对比演示,命人找来几架江南流行的旧织机使用同样的原料进行纺织,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种新型织机在效率上已经是远远超出了这些旧织机。

“宋先生将这种新型织机的图纸誊抄几份交给朕吧,另外,新型织机的研究可以继续,但没有朕的命令决不可向外泄露。”李悠并没有打算立刻将这种织机拿出来用,而是打算借此给江南士绅挖一个大坑,借此机会削弱他们的实力,并创造一个朝廷介入江南事务的好机会,此时谋划已久,现在终于到了可以实施的时候了。

建奴的败亡让朝廷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等到将九边的士兵编练完毕,李悠手上就将拥有一支足以碾压所有敌人的力量,再加上津门水师的存在,可以为北方的海贸提供保护,为朝廷提供大量赋税,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朝廷都有了收拾江南士绅的本钱,现在也该是时候为解决江南士绅的问题做些准备了。

这织机就是用来对付江南士绅的手段之一,如今江南纺织业极其兴盛,特别是松江一带,有衣被天下之美誉,那些士绅纷纷建立工坊,招募雇工让他们到工坊之中工作,为他们赚取大量的钱财,这几乎已经接近资本主义的工厂了。

然而他们依旧保持着地主的习性,并没有像资本家一样将大部分的利润都投入到扩大生产之中去,而是用到了兼并土地和个人享受上,而且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势力逃避赋税,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江南的百姓都没有太多好处,所以李悠绝不会容许他们一直这么搞下去。

除此之外那些垄断了茶叶、盐等行业的士绅豪商也是李悠要打击的对象,他现在已经派人在长芦等地勘察地形,打算扩大北方盐场的规模,将江南盐商的气焰打下去;至于茶叶,他也有类似的安排,如果到时候江南士绅肯低头最好,若是不低头,就将面临着李悠从政治到商业,乃至是军事上的多重打击,不信他们能扛得住。

“曹伴伴、骆养性,今次朕有一件要事要交给你们去办。”从宋应星那里回来,李悠将曹化淳和骆养性叫了过来。

“陛下但请吩咐,微臣奴婢定会竭尽心力,将此事办好。”跟在李悠身边越久,他俩越发的谨慎,只有接触的久了他们俩才知道这位皇帝陛下的厉害,到现在他们俩已经是死心塌地的跟着李悠,绝不敢有什么私心了。

“你们手上可有熟悉江南事务的得力人手去找几个精干的,朕有要紧事情要交给他们去做。”李悠点了点桌子上的织机图纸,“朕要让他们私下将这些东西送到江南,卖给那些掌握着江南纺织工坊的士绅们,但决不可让人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北边传出去的,尔等可清楚了”

第916章 神器

“敢问陛下,此乃何物”不清楚的就要问,如果煳里煳涂就去办事,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陛下可是要怪罪的,在受了几次教训之后,他们俩都习惯了新的工作方式,曹化淳和骆养性接过图纸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于是问道。 更新最快

“这是织布用的织机,比起江南如今惯用的织机来,这种新的织机一台能顶过去的两台,也就是说过去要两个人干的活,现在有了这样的织机,一个人干就足够了。”李悠缓缓说道,“只要他们找到识货的人,绝对能卖出好价钱来;不过江南这些士绅可不是什么老老实实的人,你们下去告诉那些办事的人,须得小心他们杀人越货。”

“陛下还请放心,若是这点都弄不清楚,他们也没必要在锦衣卫里待了。”骆养性颇有自信,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锦衣卫已经恢复了全盛时期的实力,甚至还有超过,这点小事儿他手下的人手定然能够办好。

“陛下,既然有了这样的好东西,为何不留在京城自己用而是要给江南那些坏了心肠的家伙”曹化淳还有些搞不明白,这可是发大财的好机会啊,为何陛下就这样送给了那些他一向都十分鄙视的江南士绅

“此事尔等只需要去做就好,到时候就会看出其中的妙处,记住派出的人手必须是可靠之人,朕不想听到京城和此事扯上关系。”有了这样的织机江南士绅肯定会扩大生产规模,裁汰多余的纺织工人,然后将种粮食的土地改成棉花地,这必将引发一系列的他们本身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大大削弱江南士绅的实力,为朝廷介入江南提供完美的理由,但是这些就不必和曹化淳、骆养性他们说了。

第二天开始,若干放到人群里一点也不引人注意的家伙就通过各种渠道出了京城,往江南行去,他们或是扮成书生乘船自运河而下,或是假扮商人乘车南下,或是化身为游方道士一边给人算命测字一边往江南行去。

在路上的时候他们也没有闲着,利用锦衣卫和东厂同僚的帮助,他们很快进入到了江南士绅的圈子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