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征战五千年 > 分节阅读 323

分节阅读 3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面显得太过着急,这就和行军打仗一样,一开始的时候总是要先排除小股人马试探一番,最后才轮到他这样的大将出马,要是刚一开战主将就先冲上去,那也太显得急迫了尤其是他现在年纪尚轻,若是被人认为他不够稳重可就不好了。

再接过王逊写好的劝进表一看,果然是一篇好文章,整篇文章堂堂正正无懈可击,明明是一篇吹捧李悠的文章,却不见一点阿谀奉承,非数十年的积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确比自己暗地里打得那几份草稿强多了,王机唯有在此拜谢父亲对自己的照顾。

除了王家,其余各大势力也同样琢磨着这件事,远在河东的罗世绩和钱骅,镇守淮南道的郑飞黄,执掌岭南的江随云或是亲笔书写,或是寻找幕僚写就自己再进行誊写,一篇篇花团锦簇的文章被快马加鞭送到京城,生怕晚了一步错过这个机会。

京中诸人更是着急,他们不仅要不断修改自己的文章,还要随时留意朝堂上的动态,准备一有风声就立刻送上。

而姚广孝、范蠡、司马错等人自己固然不怎么着急,可也无法忽视下面人的想法,政事堂、户部、太尉府中的大小官吏一有机会就在他们面前出言试探,闹得他们不胜其烦;就连太平郡主的官衙里也时不时的有人借着汇报工作的名义顾左右而言他,这伙人更加纠结,因为太平郡主毕竟是大魏的宗室,她的身份摆在那里,让这些人不好直言询问,只能拐弯抹角的进行暗示,想要摸清楚李令月的想法。

如今京中的气氛异常诡异,就好像暴雨将至前的安静一样,众人都纷纷猜测着谁才会是第一个上劝进表的人。

然而当这个人选浮出水面的时候,他们却都惊呆了,他们浑然没有想到竟会是这位,就连收到劝进表的李悠也有些意外,“顾先生平日里一向不怎么管朝堂上的事情,没想到这次却做了第一个啊”

“老臣不懂这里面的门门道道,只是觉得如今京城已经光复,天下泰半已经落入太尉大人的掌控之中,如果依旧奉福王为帝恐怕有些名不正言不顺。”顾将子忐忑不安的说道,“再说再说自从凌先生到了工坊之后,对老臣大有启发,老臣最近打算在工坊之中好生研究一下这些,怕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外出了,老臣担心错过这次盛事,于是只好大着胆子第一个送来了,还望太尉大人赎罪。”

第794章 国号

“顾先生放心的忙去吧,你和你们墨家的想法我都知道了,到时候定不会辜负你等。”李悠没有评价他的劝进表,命人将其手下后安慰道,随后顾将子喜滋滋的离去了,等消息传开,京城顿时炸开了锅,上到宰辅之臣、下到微末小官,各式各样的劝进表如同雪片一样向李悠这边飞来。

王机、姚广孝等人本来还打算先发动手下的小官上表,然后自己再跟进,但是现在一看身份不下于他们的顾将子竟然不按套路出牌先下手了,于是再也顾不得原来的计划,纷纷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劝进表递了上去。

钱骅、罗世绩、郑飞黄、江随云等人的使者在京中等候多时终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消息,也连忙将自家上官的劝进表送入朝堂;就连那些对李悠腹诽不已的世家中人、旧士绅们也不肯错过这个讨好理由的机会,一篇篇高手写就的文章被他们递了上去,希望能够凭此获得新皇的青睐,从而恢复旧日的风光。

而跟随大军进入京城的越王也丝毫不肯落于人后,他也以大魏宗室的名义上表称如今大魏的气数已尽,新皇登基乃是天命所归,希望借此能够给自己换取一个安稳的下场;消息传到宫里,宅在武德殿里的福王忍不住破口大骂,这本来是他早就打算做的事情,没想到竟然被越王抢先了

于是福王不敢怠慢,连忙从武德殿里出来,难得的出现在了朝会之上,向文武百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福王先是回顾了一番李圭登基以来的诸多事端,再大大地称赞了一番李悠抵抗北虏、护佑中原百姓的功绩,然后又将自己贬低的一无是处,再三声明自己实在不是当皇帝的这块料子,理当将皇位禅让给李悠。

见到他如此识趣,绝大多数朝臣十分高兴,只恨不得当天就将李悠扶上宝座,只可惜如此重大的事情却不是仓促之间可以搞定的,该走的流程一样都不能少李悠先坚决拒绝了福王的建议,以表明“不是我想当这个皇帝,是你们非要让我当”的态度。

虽然被拒绝了,但福王和众朝臣却谁也没有将其当做一回事儿,三揖三让的流程固然要走,但是该忙的事情也一样要忙,他们开始讨论起禅让仪式的各项流程来,但是在此之前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把新朝的国号先定下来。

这取国号可是很有讲究的,不能随便乱起,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中原的惯例,国号取名一般有这么几种途径:

其一,以来源地命名,诸如夏部落酋长启建国,以夏为国号。周酋长姬发灭商建国,以周为国号,秦的祖先为嬴姓,因养马有功被周封于秦地,故而以秦为国号。

其二,以封爵为国号,如隋的国号来自杨坚称帝前承袭其父杨忠的随国公之爵,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遂以汉为国号,而唐国公就成了李渊为大唐命名的原因。

其三,以发迹地为国号,,辽太祖发迹地盛产镔铁,故该国第六代皇帝辽圣宗改国号为辽,象征国家如铁坚强。

其四,循谶语义,例如南朝时萧道成在取代刘宋登基称帝时接受了朝臣“金刀利刃齐刈之,今宜称齐。”的建议,以为齐可以压过刘宋故而以其命名;而金太祖认为“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坏。”为显示比辽更坚强,便以金为国号;清朝以水克火为理由取国号为清。

其五,以建国者姓氏命名,例如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

其六,尊崇沿袭,武则天、郭威等尊崇周礼,欲仿周制或因周朝延续长久而沿用周之国号,刘知远以汉高祖刘邦乃是自己祖先为理由以汉为国号等等。

因为有这些固有的规则,所以新朝的国号并不难取,李悠出身嘉州,爵位封号也是嘉州伯,所以嘉字就成了新国号的最热门选择;朝中几名饱读诗书的大学士率先站出来提出了以“嘉”为国号的想法,立刻获得了群臣的一致赞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