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征战五千年 > 分节阅读 280

分节阅读 2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免有些担心。

不过这种担忧并未持续多久,第二天中午,李悠就带着归义军返回灵州城中,来到城下的时候他身后一名亲兵高高举起手中的长枪,枪尖上悬挂的正是李继迁的级,此外李继迁的族人、党项人中野利家族等各大势力的头领级也大多被归义军拿下。

眼看着祸害了灵州数年的仇人死在了面前,自裴济以下无不喜极而泣,随即箪食壶浆夹道而迎,将李悠一行人迎入到裴济的知州府中。

“下官多谢敦煌郡王还有诸位仗义援救,下官已经写好奏折准备送往汴梁,向朝廷奏报诸位的功劳。”其实现在裴济还是有点担心,归义军仅仅是名义上归顺大宋,可不是大宋的臣子,甘州回鹘、高昌回鹘和于阗军就更不用说了,要是他们赖在灵州不走,裴济可没有什么应对的办法,朝廷既然派不来援军抵挡党项人,那么也断然没办法让他们离开灵州。

“裴刺史坚守灵州数年,实乃朝廷的大功臣。”李悠先是大大跨占了一番裴济的功绩,随即又表明态度,“既然如今灵州已经安稳,本王就放心了,李继迁等人的级还请崔刺史帮忙送到汴梁去,另外收复银夏等地恐怕还是要崔刺史联系其他宋军去完成了,本王为了救援灵州和拦路的吐蕃六谷部颇起了些龌龊,眼下刚好领军回去再和他们做过一场。”

裴济听闻此言已然明白李悠对灵州并无觊觎,当下总算放下心来,双方既然去除了心中的芥蒂,接下来的谈话自然愉悦许多,裴济一个劲的感谢李悠的救援,李悠也不断夸赞裴济坚守灵州的功劳。

酒过数巡众人各自散去回房休息,李悠来到房中躺下并未马上入睡,而是琢磨起现在的局势来。如今党项人遭受重创,自从李继迁、李德明父子以下的头领大多死在了此战之中,日后怕是不会再有西夏这个国家了,大宋又少了一个大大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没了西夏之后,大宋的西北边陲依旧可以沐浴中原的文明之光,许多人都知道多尔衮下达的剃令,却不知道在数百年前李元昊也这么做过,在李德明死后,李元昊继位,他下令舍弃唐、宋皇帝赐的李、赵国姓,改回党项姓氏,颁布“剃令”,凡党项男子,三天内一律剃光头顶,只留边缘一圈结成短辫,否则格杀勿论,他自己率先换上了新型。

日后又命人创造西夏文字,利用习俗、文字等种种方式洗去中原文明在西北之地留下的印记,历代西夏统治者都竭力维持着西夏和大宋的不同,他们将自己身为蛮夷视为立国的根基,时刻警惕着大宋文化的侵扰。

这就和喀喇汗国在西域做得事情差不多,都是试图用另外一种文明来替代中原文明对当地的影响,以削弱当地百姓对中原的归属感,从而将此地化为己用。时间一长纵使中原能够收复这些土地,也会因为文化、习俗的众多差异而导致统治的困难,增加他们治理地方的成本,西夏的土地上这种情况还好些,他们毕竟更靠近中原,在西夏短暂的统治之后他们渐渐归顺了中原,继续接受中原的文化影响。

而西域就大不一样了,喀喇汗国带来了新的文明和宗教,让这里的居民渐渐接受了他们的信仰,渐渐和中原变得不同,以至于以后这里接连不断的出现各种叛乱,从清代开始就是这样。

李悠此次帮助于阗挡住了喀喇汗国的进攻,并将其实力渐渐驱除到西域之外,相当于中断了这一进程,让西域继续沐浴在经过了中原文明融合的佛教之下,这里的人莫不以中原为向往,日后如果中原重归强盛,再行收复西域就会比之前顺畅许多。

而且断绝了西夏建立的希望,击败吐蕃六谷部,打通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让中原的商品可以源源不断送往西域,加深彼此的经济联系。

守护了西域的文明,维系了他们中原的联系,这才是李悠这次任务的最大目的。

第694章 文明守卫者

任务已经完成,李悠并没有急着回归,而是在灵州修整数日,率军帮着裴济修复城防,一直等到灵州守军渐渐恢复元气方才离。李悠率领着联军转回西边继续去攻打吐蕃六谷部,而裴济则带着凑出来的兵马去扫荡李继迁的残余势力。

在东边,得到了李继迁全军覆没消息的宋军终于行动起来,好不容易才获得这样一个抢功劳的好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放过,纷纷指挥大军向银夏等州袭去,而想利用西夏牵制大宋的辽国没有想到李继迁会覆灭的如此之快,一时之间拿不出兵力来援助党项人,猝不及防之下被宋军接连攻破数座城池,先前被李继迁占据的城池几乎全数恢复。

李悠这里对吐蕃六谷部的进攻同样顺利,六谷部占据了河西凉州一带,其首领潘罗支虽然同样领着大宋“朔方节度”、“凉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的封号,但是他们的地盘刚好卡在了沙洲、甘州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上,再加上此前阻止李悠援助灵州的龌龊,双方之间必有一战。

此前为了及时救援灵州,李悠仅仅是将他们击溃就算了事,现在灵州的问题已经解决,李继迁大军已然覆灭,那么也该是算总账的时候了,数万大军直逼凉州而去,期间潘罗支又是诈降、又是向大宋求救,使出了种种手段,但是都被李悠一一化解,最终凉州城陷落,潘罗支死于乱军之中,余军尽数溃散,凉州也因此落入李悠手中。

凉州自古乃是产马之地,有了这块地盘联军的骑兵实力大增,足以应对喀喇汗国和吐蕃人的威胁,另外还可以利用马匹和大宋交换丝绸、瓷器种种物资,大宋也获得了难得的战马,渐渐扩大了骑兵的数量,慢慢的在北方和辽国形成了僵持。

没了西夏的威胁,又获得了可靠的战马来源,想来在这个位面大宋应当不至于出现日后澶渊之盟的窘状了,为了感谢李悠的功劳,大宋派来使者将李悠的郡王头衔提升为亲王,位在西域诸国之上,禄胜、尉迟僧伽罗摩和高昌回鹘的亦都护也各有封赏,就连在东京汴梁充当人质的曹宗寿也获得了公爵的爵位,他现在在汴梁各式享受一应不缺,还时常可以入宫和赵恒说话,已经渐渐忘了在西域的苦日子,颇有些“此间乐不思蜀”的意思。

等做完这一切,大军方才各自散去,禄胜、毕勒哥和于阗的将军带着手下的兵马返回各自的国度,李悠也带着归义军满载而归回到了沙洲,在刚刚更换了牌匾的敦煌王府之中,李悠选择了回归。

一道白光闪过,李悠回到了嘉州府邸的书房之中,看看左右无人,李悠从怀里摸出虎符,这次在西域厮混了好几年才完成任务,也该看看虎符能够给出什么奖励了此前他通过和班超的长期相处,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政治上的手腕,得到了政治10、谋略5的奖励,让自己的数据变成了统率值:77,武力值:61,政治值:60,谋略值:54,已经算是不小的收获了,不知道这次又能抽到什么好东西呢

刚刚打开虎符,还没有进入抽奖页面,就见一枚新的徽章放出光芒出现在了他的资料旁边,不等李悠开口询问,李悠耳中就传来了虎符的声音,“恭喜宿主顺利完成将喀喇汗国隔绝在西域之外的任务,特奖励文明守卫者徽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