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征战五千年 > 分节阅读 200

分节阅读 2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疲惫不堪的李悠回到自己府上,闭门沉思许久。

“主公,已经查清楚了,牵连此事的除了陈宜中、邓光荐等已经被我等拿下的人外,还有”第二日,王景弘前来送上一份名单,上面的名字远非昨日宫中所见的那几人,“如今在下已经吩咐前去捉拿。”

“嗯,不可走漏一人。”昨日送太后和赵昺上船时李悠就吩咐港口的水军不能放一艘船出海,现在流求乃是荒蛮之地,道路不通,除了海路就只有未曾开的山林了,这些人除非想去山中送死,要不然别无去处,根本不用担心他们能逃到那里去。

“主公请放心,这些书生是没胆子到处乱跑的。”王景弘也看不起这些人,他们手无缚鸡之力,若是离开李悠建立的居民点,还能往那里去在抓捕的过程中,这些人大多都在家中等死,根本没有遁入深山的胆子,“如今已经捉拿了一半,还有一半也是这几日的功夫。”

留在这个居民点的涉案人员已经被全数抓获,其余的要么分散在矿山之中,要么在其他的居民点,所以尚且需要几日功夫,不过只要保证船只尽在掌握之中,根本不会有人能从李悠的控制之下逃走,“抓住之后细细拷问,想必这些人还有其他罪责,都打问清楚了。”

李悠根本不信这些人身上毫无污点,事实也正如他所想的那般,拷问之后,诸如接着手中的权力侵占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压榨百姓等事罄竹难书,那些从大6上迁移来的百姓对这些人早就是满腹怨言,之前只是出于对官员的惧怕不敢言语而已,如今将纳闷捉拿下狱,百姓纷纷奔走相告,欢声一片。

李悠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聚集百姓一一宣判他们的罪名,对他们处于年数不等的苦役以赎其罪,一时间在流求百姓的心中,李悠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处理完这些事情,李悠重新对朝堂上的布局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文武二途的平等地位,让大宋歧视武人的传统成为历史,改革了科举制度,不再以文学才华取士,而更加注重实际政务处理能力,每名新考中的进士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等熟悉政务之后才能上任为官。

好在如今乃是乱世,士大夫的旧有势力被连年征战消耗一空,再加上之前陈宜中谋反一案的清洗,无人敢反对李悠的方略,张世杰、文天祥等人更是坚定不移的表示了支持,经过这么多事情他们已然明白,如今只有李悠才能担负起大宋复兴的重任,再说他们也对大宋的种种陋习多有不满,现在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做出改变。

处理完流求和朝堂上的事情,李悠带着文武百官渡海来到泉州,将蒲寿庚的宅子不知为皇宫,安排太后和赵昺入住,随即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政事,提拔那些的确有才华且愿意操持实务的官员出任要职,在福建一地开科取士选拔人才,征召青壮百姓入伍,利用船队为沿海义军提供粮草军械

而与此同时,蒙元却陷入内乱之中,忽必烈的子孙、阿里不哥的子孙们战成了一团,蒙哥的后裔和乃颜等黄金家族成员也是各怀心思,都试图登上大汗的宝座,根本没时间搭理偏居一隅的大宋,这让他们赢得了宝贵的展时间。

不断收拢各地涌来的难民壮大自己,利用这些难民获得兵员,以及开垦土地、开挖矿山所需的人力资源,从中挑选手艺精湛的匠人纺织丝绸、烧制瓷器、泡制茶叶拿来和泉州城中的海商交易,再用交易所得从占城等地购入粮食供养更多的百姓,福建一地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展趋势,成了这乱世之中无数百姓为之向往的地方。

一年之后,许夫人、陈吊眼、张世杰和杨亮节等人带领装备有火铳和火炮的军队分三路出击,分别攻打江西、广东与浙江,而本该驻守此地的蒙古军队大多北上参与汗位争夺战,只剩下些惶恐不安的汉军,大军势如破竹,不到数月的功夫就光复了三省之地。

张世杰更是亲帅大军拿下了临安行在,消息传来泉州欢声一片,太后在和李悠商量之后下旨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事后带领赵昺和文武百官回到了临安旧都这个靠近前线的城市,以示光复东京汴梁、恢复大宋旧日河山的决心。

尽管蒙古人之中的有识之士现在已经察觉了大宋的威胁,可是谁也没办法从激烈的汗位争夺战中抽身出来,过去一年多的厮杀已经让这些王爷之间结下了不同戴天的仇恨,谁也不愿意屈服于他们之下,忽里台大会一再延迟,大汗之位久悬未决,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宋逐渐壮大。

这一年多来,李悠大多都在朝堂之上,整日忙于朝政和练兵事宜,少有领军出战的时候,不过这段时间他并非一无所获,虎符也给了他应有的奖励。

第493章 盛世大宋

“宿主扭转大宋颓势,重塑朝纲,让大宋从灭亡复兴,现奖励政治10,谋略10。”说完虎符面板之上显示出了李悠现在的数据:统率67,武力56,政治40,谋略36,。

现在看起来才算是像个样子啊,经历了这么多的任务世界,李悠的四维数据终于不像最开始那么寒酸了,但也生出了新的疑惑,为何此前完成任务的时候只增加统率值和武力值,现在却连政治和谋略都加上了

思索片刻,李悠似乎找到了原因,无论是三国世界也好、大汉和大唐也好,他所完成的任务大多都是单纯的征战,而此次来到南宋末年却是不一样,他附身的可是大宋丞相陆秀夫,除了率领郑和船队、大隋骁果以及大宋军队击败蒙元大军之外,还肩负着革除弊政、重塑大宋政治格局的任务,在过去一年他为了让大宋恢复活力做出了许多改革策略,并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想必虎符的奖励就是因为这些吧。

大宋陷入垂死的境界是坏事也是好事,要是放到仁宗时期或者高宗时期,李悠向作出如此颠覆性的改革大概是不可能的,恐怕会像庆历新政中的范仲淹、神宗改革中的王安石一般下场,因为士大夫阶层的竭力反对最终功败垂成,自己也被逐出朝堂;可现在士大夫阶层的势力早已在战乱之中被清扫一空,只剩下陈宜中这些并不能给他制造多少麻烦的家伙,纵使站出来也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白纸上面好作画,如今李悠掌握着大宋的军权、政权,太后和小皇帝自身并无多少威望,对他又言听计从,朝堂内外张世杰、文天祥、许夫人、陈吊眼等人唯他马首是瞻,上下齐心做起事情来的确方便许多,因此才得以能够顺利的推行新政。

如今的大魏也和这差不多啊,李悠进而想到了大魏目前的局势,七国纷争定会将旧有的秩序砸的支离破碎,自己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对那些世家、士大夫严加整治,如果说先前李悠还有些举棋不定,那么在经历了大宋的变革之后,他的信心就要坚定许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