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征战五千年 > 分节阅读 109

分节阅读 10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拿捉点,将两柄兵器舞得如同烂银一般裹住全身,李悠不禁想起了当初虎牢关前大杀四方的温侯吕布来;同样的身材壮硕、英武不凡,同样的赤红宝马,同样的武艺高超,冉闵此时展示出来的武艺比起当日的吕布来也难分高下;不,或许冉闵的武艺比吕布更多了几分肃杀的决绝。

整个演武场变得鸦雀无声,李悠、白起和身后大魏的士兵们纷纷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地看着冉闵的表演,如同战神一般的冉闵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让人不由得心怀激荡;那些大魏的士兵们更是激动地涨红了脸,是啊,跟着这样勇武的主将,还有谁能挡得住他们前进的步伐无论前面阻挡他们的是大燕的千军万马还是高山峻岭,恐怕都会在冉闵的双刃矛和钩戟之下化为齑粉吧对此,他们深信不疑。

“呀”冉闵再次发出一声大喝,径直冲向演武场中央的木桩,双刃矛和钩戟疾风暴雨一般向那些碗口粗、一人来高的木桩袭去,只见无数道寒光闪过,十多根木桩顷刻间就被冉闵劈得粉碎,那些上好硬木制成的木桩在冉闵的手下简直不堪一击,就好像纸扎草糊的一般。

“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仗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馀级。”李悠忍不住念出了十六国春秋辑补中关于冉闵的字词来,当年读到这里的时候他还以为是文人的夸张描述,现在看来冉闵绝对有一日斩杀三百余敌人的实力

“昔日武王嬴荡也不过如此啊”白起也几乎同时发出了赞叹,秦武王嬴荡身高体壮、武艺超群,乃是历代秦王之中武艺最高的一位;他喜好与人比武角力,白起幼年时也曾经林越过他的风采,之后他征战一生也没有遇到能和秦武王嬴荡在武力上一较高下之辈,一直到今天见识了冉闵的武艺。

只可惜这位秦武王英年早逝,在岁的时候在洛邑他见到了九鼎之一的龙文赤鼎,一时心痒和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鼎,举起这尊千斤巨鼎耗尽了他的力气,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晚上就气绝而亡了;这样的死法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也找不到第二个。

白起用力能扛鼎的秦武王来和冉闵相比,由此可见他对冉闵武艺的佩服。

“陛下威武万胜万胜万万胜”雷鸣一般的喝彩声打断了李悠的思绪,原来此时冉闵已经结束了演武,再头一看大魏的士兵们个个脸上都满是狂热的表情,此刻,冉闵就是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袛。

“哈哈哈,二位看得如何”冉闵大笑着走到李悠和白起身前问道。

“陛下武功盖世,吾等佩服。”李悠和白起真心实意的道。

又说了几句冉闵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说道,“时候不早了,我先命人待二位去帐中稍作歇息,然后再来吾的大帐共饮。”

“如此甚好。”李悠心中大喜,刚感觉怀中的虎符有些发热,正琢磨找个无人处查看一番呢,却没想机会就被这样送上来了。

第278章 技能:戮胡为盟主array加更110

冉闵的亲兵将李悠和白起带到一座新搭建的帐篷稍事休息,待亲兵走后李悠迫不及待的从怀中摸出虎符点开了面板,果然如同他所想的那般技能栏里又多了一枚新的标签。

“宿主目睹武悼天王冉闵之巅峰武技,获得技能:戮胡武力值5”不等他发问虎符就主动对这项技能进行了说明,“曾云,闵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冉闵勇武无双,武艺冠绝当世,临战每率先出击,手下少有一合之敌;宿主亲见冉闵之无双武技,受此感染而领悟其天赋技能戮胡”

“戮胡乃武悼天王冉闵之天赋技能,获得此技能宿主将自动精通长兵器用法,且在异族作战时武力值可成倍增加”解释完毕面板上“戮胡”的图标重新黯淡下来,虎符的声音归于沉寂,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般。

这技能有点逆天啊,自动精通长兵器用法也就罢了,当初目睹李广的箭术后也获得了基础箭术加成,在虎符开始发热时李悠早已有了这方面的预料,但是后一项就有些超乎他的想象了。和异族对战武力值翻倍这简直可以直接开无双了。

李悠在从冉闵那里得到五点武力值后,现在积累起来的武力值是39点,凭借这点技能他就可以击败振威营中除了周伯符之外的大部分将领;要是翻倍可就是78点,凭借这样的武力值就算是放到整个大魏禁军中都能排得上号只可惜这项技能只在和异族对战的时候有效,恐怕只能在将来和唐括部作战的时候才能起作用了。

不过眼下却刚好可以派得上用场,慕容恪的大燕军可都是鲜卑人,李悠早些时候还正愁自己不擅长使用长兵器,在马战时未免有些吃亏,现在有了精通长兵器用法和对战异族武力值翻倍的技能,他总算可以不用只是躲在后面放箭了想想将来一马当先率领玄甲骑兵冲击燕军阵营,还真是有些期待啊。

李悠收起虎符在帐篷中左右张望着,只可惜帐篷之中并无长枪马槊之类的长兵器,自己手上又只有唐刀,他只得遗憾的坐下,看来只有明天再去向魏军讨要一柄长兵器了。

一旁的白起有些奇怪的看着李悠,不知为何自从进入这间帐篷之后他就觉得李悠似乎突然变得精干了许多,莫非是观看方才冉闵的武艺有所领悟

“不知武安君怎么看这位大魏的皇帝”李悠不禁有些别扭,一说起大魏的皇帝他老是会想到刚刚驾崩的李圭。

沉默片刻,白起缓缓摇头说道,“此人不及秦王多矣,大战在即,既知吾二人有两千精骑,却不去询问这些骑兵驻在何处,是否堪战,反倒关心起吾二人的武艺这种小事来;吾二人即使能以一敌百在如此规模的大战之中又能起到几分作用”

想必白起口中的秦王说的就是在位四十五年的秦昭襄王嬴则了吧秦昭襄王在位时采用重用范雎、白起等贤才,远交近攻,先后战胜韩、赵、魏、齐、楚等国,拓地无数,更为关键的是正是有了他的鼎力支持,白起才能战胜赵括的数十万大军;可以说正是在秦昭襄王的任上,秦国取得了对六国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始皇帝统一六国的功绩起码要分一半到昭襄王嬴则的身上。

“他或许是一位勇猛的将军,却不是合格的君王。”李悠默然认同,他对冉闵的了解要比白起多得多,根据史书的记载,冉闵在建立魏国的过程中犯下了诸多大错,导致被各方势力夹击,最终只能落得个败亡的下场。

首先看他称帝的时机,他当时占据着后赵的兖州、豫州、徐州、洛阳等地,南边就是代表着中央正统的东晋,北边是东晋官方认证的使持节、侍中、大都督、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冀并平四州牧、大将军、大单于、燕王慕容儁,西边是东晋官方认证的使持节、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氐王符洪;可谓四面皆是亲近或者说表面上归属晋朝统领的势力。

此时这三方都想消灭赵国的势力,而在此时冉闵若想减轻周围的压力,那么向晋朝称臣则是最好的选择,反正晋朝也没有北伐的欲望,不会干涉他的内政;冉闵或许也有这样的想法,还曾经在大魏境内仿照晋朝实行九品中正制,然而他却在自己身处百战之地、实力尚且不足的时候就贸然称帝,一下将周围的势力得罪了个遍。要知道即使比魏国更加强大的燕国也才是在他们击败魏国、夺取邺城势力大增之后才称帝的。

称帝之后他在内政处理上也多有值得商榷之处,他没有能力让魏国恢复生产,积蓄实力,反倒因为散发粮食而导致大军无粮可用,不得不北上常山求食,直接撞上了燕国的十万大军;这些和将关东六国玩弄于鼓掌之间的秦昭襄王嬴则比起来确实差得远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