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征战五千年 > 分节阅读 49

分节阅读 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声音忽然响起。

“哦赵某只是听闻昨日的雅集之上出了两首好诗词,至于其他的就不甚清楚了,还望南宫兄告知一二。”另一个同样苍老,但中气略足的声音回道;他俩的对话让袁章轻轻放下酒杯,挪到了靠近四号房的位置。

“呵呵,赵兄昨日没看到那杨德明的脸色,真是难看之极。”被称作南宫兄的老者笑了两声说道,“龙溪先生弟子的一首绝妙好诗硬是在他的威逼下被判了个不入流。”

“当年若不是杨介夫,龙溪先生又何至于被贬出朝廷连带着孔七丧命、元九被罢,这都是杨介夫一党的手笔既如此这杨德明又怎么会帮着袁章扬名呢”赵兄说罢叹了一口气,“哎,奸佞当道,乃至贤良远罢,以老夫看这袁章的科举之路定然不会顺利。”

“这倒也未必,此次恩科的总裁观文殿大学士王乐道乃是寒门出身,必会对袁章有所照顾;而殿试向来很少黜落考生,袁章此次应考可谓十拿九稳;即使以杨介夫宰相之职怕也是难以施手段啊”南宫兄提出了不同看法。

“南宫兄谬矣,会试也不是王乐道一人说了算的,副总裁之中亦有杨介夫的人手;而袁章虽然才华出众,但毕竟年轻难免锋芒毕露,若是行文之间犯了忌讳,这就不好说了更何况进士得中之后分配官职可是归吏部管的,而杨德明正是吏部侍郎,这袁章又怎么能落得好去”赵兄出言反驳。

老师当初得罪的是宰相杨介夫难怪乎槐野先生不肯告知我仇人的身份袁章握紧了拳头,紧咬牙关静静地听着隔壁的对话,试图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可惜的是这两名老者说了几句就将话题转到一边,说起其他事情来。

想来昨日那张纸条就是这两位老者中的某位派人塞到我手中的吧他们和老师究竟是何关系为何不肯光明正大的告诉我不行,待会儿我一定要过去问问。

就在袁章犹豫间,隔壁两名老者的对话已经到了尾声,“今日赵某还有其他要事,就不陪南宫兄久聊了咱们过几日再会”

说罢隔壁响起凳子挪移声、脚步声,不一会儿刚才那名老者慢腾腾的走了出来。

如今隔壁还剩下哪位南宫先生,我一定要去问个清楚从刚才的对话来看哪位南宫先生似乎对内情知道的更清楚些,等到赵兄的脚步声走远,袁章就立刻出了三号房,来到隔壁敲响了四号房的门,“可是南宫先生在里面”

谁知连敲数次,里面依然没有回音,情急之下袁章不顾失礼直接推门而入,谁知那里面早已是空无一人,而桌子上也只摆放着一个茶杯,那像是两人对饮的样子。

上当了,是口技袁章当即反应过来,难怪乎自己没看到第二个人进入四号房,原来方才的那两人对话全都是出自一人之口他连忙下得楼来,四处寻找着方才那名老者的身影,可是春和楼地处繁华,周围人来人往甚众,过了这么久他那里还能找到

而方才那名老人如今已经远远地离开了春和楼,在街上绕了几圈,确定无人跟踪之后才扯去头上的白发,丢掉手中的拐杖,瞬间就变成了一名中年人;将东西收好转身上了一辆马车,马车左拐右拐,不多时来到一座小院之内。

若是熟悉京城的人看到这座小院就能告诉袁章,这院子是英国公家的二公子金屋藏娇的所在,可惜的是袁章大概是不会有机会知道这些了。

是杨介夫么难怪乎杨德明昨日会如此对待自己,春和楼门口的袁章将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中,然后消失在人群之中。

此后袁章接连出现在各种士子聚会的场所之中,抛出了一首又一首让人惊叹的绝妙好诗,一时间名震京城而李悠此时却在准备着进入国子监就读的事宜。

第113章 此间的少年

“小爵爷,如今国子监管教不严,您入学之后亦可每日回家休息至于中午的饭食我已经安排了小昭她们给您送去”在前往国子监的路上,许光给李悠介绍着自己的安排,“国子监的经义诗文由王维桢祭酒主持某家说不上话,但教授兵法的武学谕杨翼与教授弓马骑射的宇文冲与老爵爷多有交往,许某这几日也曾登门拜会,他们定会对小爵爷多加照顾。”

“有劳许先生了”李悠温言谢过,心中颇为感慨,没想到自己从大学毕业多年,如今又要进入学校了只可惜国子监是纯男子学校,没有女生难免让人失望。

来到国子监门外,哪里早就密密麻麻的停着许多装饰华丽的马车,显然都是各家豪门的子弟前来入学了。

李悠的马车也找了个空地停下,许光将李悠送到门口就止住了步伐,国子监只能是教授和学子方才能进去,他们这些人只有在外面等候。

“学生李悠见过祭酒大人”来到正厅,送上自己的身份文书,李悠向王维桢躬身行礼。

“李悠,年方十六,乃嘉州伯世子,如今守孝期满入国子监就读,编于国子学甲班。”王维桢看了李悠一眼,读出了他的安排,接着勉励道,“尔辈依靠父祖之功方才得以入国子监就读,须得用心学习,不可让祖宗蒙羞。”

“学生知道了,多谢祭酒大人教诲”哎,果然和后世的教导主任一个口气啊,李悠心中腹诽,脸上却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

国子监有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其中国子学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正是李悠这样的勋贵子弟要就读的部门,而甲班更是特殊,不仅要学习经义诗文,还有学兵法弓马,按照大魏太祖的意思,是想将他们培养成文武全才。

从助教那里领了经书笔墨,李悠跟着小吏来到甲班所在的院落,甲班人数最少但占据的地方却是最大,除了教室书房之外,还有一块极为宽广的演武场,供他们练习刀枪弓马。

“甲班每日早晨练习弓马刀枪,之后逢单日研读经义诗文,双日修习兵法韬略,每十天休息一天谓之旬假”一边走小吏一边巴结的给李悠介绍着国子监的各种规矩,“小爵爷您想住在国子监亦可,每日返回府上居住亦可除了每月的月考期间,其他时候不禁外出。”

说话间俩人已经到了甲班的宿舍,小吏将李悠的东西放下,“小爵爷可还有其他事情要贾六去办”

李悠摸出一锭碎银子递了过去,“可否给我说说如今这甲班还有那些学生”

“多谢小爵爷”贾六喜滋滋的将银子塞入怀中,言辞之间愈加谄媚,“每年甲班的人数都不多,如今也只有十多名学子,都是我大魏高官显爵之后;本届除了您之外还有兴安伯家的世子郑亮、顺昌伯家的世子陈景隆、太尉英国公家的长孙丘成轩哦,对了,还有琅琊王氏的公子王机”

“这位王公子本来已经中举,按道理说应该去参加今年的恩科,不知为何却又要到国子监求学。”贾六摇头表示不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