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香江豪门 > 分节阅读 247

分节阅读 2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萝莉跟曾经的小ye一样,拿着一根肉串没心没肺地啃着,完全不管身边人在谈什么。

“你们发现没有,定都长安的朝代都十分强大。周、秦、西汉、还有如今的唐朝,都代表着华夏几千年中的强盛。姊姊,这边的风水可能有讲究”

“风水只是一方面,褒guo紧邻镐京,也就是如今长安的前身,我清楚。这边有关中富庶之地作为依靠,而且常年与异族交zhan,民风彪悍。地势上易守难攻,道虽然艰难,却四通八达。作为guo之核心,是很完美的地方”

安亦斐很赞同姒的说法,这位女子随着相chu时间越久后,逐渐展示出了自己si维的开阔xg,让他对蔡琰等人评价她是一位杰出女子之论更加认同起来。

“一个guo家的顶层管理者所居住的城市,决定了该guo的xg格特征,定都长安的朝代都有过辉煌的zhan争胜利历史。周代赶走了犬戎、秦汉赶走了匈奴、而唐则是赶走了突厥。其他的,呵”

大乔叹了口气,“虽然是吴guo人,但不得不说,宋朝很像是东吴。也许孙家是被那些江东士族夹裹,不得不偏安一隅。但富庶的江南还是让人少了进取之心”

车子已经接近了城门,女子们终止谈话、打开车帘。光是穿透城墙的甬道,都让人能感觉出这座城市是多么巨大。

小乔低声地喊了句:“真的有胡姬,你们看都是金发碧眼,绝对是欧洲那边过来的”

其实不用她说,排队等着进城的一溜排马车、牛车下来了很多、有些迫不及待、等着赚大钱的胡姬们。

虞姬低声对姒说了声:“姊姊,她们的服装很像褒guo的。斐哥说,建筑、服装、绘画那些传去欧洲的话,我信了”

那些胡姬大多是短短的上衣,下身有穿灯笼裤的、有穿着裙子的。姒鄙视地看了她们一眼之后,变魔术般、手里多出了一件褒guo的女装,“你们看,完全就是一样的嘛”

安亦斐却没时间去理会她们,正在安排零号制造文书。那些胡人们过玉门关之类的,都是有印玺的。普通唐人也都有过类似检查站一样关口的印鉴。只要想正常进入长安城,他就得有这些玩意。

第三百四十七章 玉环

一行人都是正宗的唐人装扮,略显炎热的夏季中,女xg行人们让大家见识到了这个朝代的开放程度。虽然民间女子不大可能过于大胆,但作为guo家都城的长安街头,女子们依旧想尽办法展示着自己的美丽,服装款式丰富多彩,比拼着各自的“事业线”。

望着远chu的大明宫城墙,姒低声说了句:“斐,我们能不能进去看看”

安亦斐一阵头疼,“那是皇帝的家,与你那时代不同,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回头,我们乘车进去转几圈吧”,他说的,当然是可以隐形的悬浮车。

等到了西市,丰富的物资展现着这个盛世。恰逢上午时分,整个西市热闹无比,超过香港的任何街区。

眼见女子们都蠢蠢yu动,安亦斐变魔术般地给每人一袋子钱后,“自由活动吧,不过注意看时间,中午12点之前,都回到ke栈院子里去”

突兀出现的生化人侍卫,也都换上了唐代服装,一一对应地跟随女子们开始扫街。安亦斐牵着甄宓的手,也着手gou买在自己世界里算是古董的珍品们。

有戒指空间里的机器人们,仿制出来的开元通宝几乎是无穷尽的。

唐代虽然没有活字印刷,但却有雕版印刷技术,安亦斐牵着小萝莉甄宓,终于找到了一家类似书店的商铺。不过这里面除了有不少书籍外,还有文房四宝、绘画等等出售当中。

店铺表面上只放着普通的经史子集,这让安亦斐想起自己21世纪时候逛音像店的经历来,那些盗版大片和岛guo艺术片什么的,需要你买些东西、展示出自己的“真诚”后,才能去询问老板。

在这时代看似普通的山水画,带回他自己的时代都是古董。虽然画上的名字都不知道,但安亦斐依旧是大手一挥,几乎买了一大半。

“阿郎还需要什么”,店老板笑眯眯收钱的同时,低声问了句。

“想买些史书,带回家作为传世,可你这”

历朝历代,哪怕官府怎么j止,民间都有人悄悄地编纂史书,这些不被承认的,就是后世所说的野史。

官府有官府的规矩、民间也会形成自己的规矩,有才士子写出的书籍,也会得到大卖,为写书人带去丰厚的财物回报。而这些书都会iu传到后世,曾是是导游的安亦斐当然很清楚。

店老板扫了眼身穿襦裙,很可爱的甄宓后,这才低声吩咐伙计:“三郎,照应着啊,我进去陪ke官喝茶”,那边的伙计答应了声。

跟着店老板进入后院,安亦斐的眼睛就亮了起来,看来这家伙没少做这样的生意,里面的店面不但大过前面,而且布置地更加雅致,墙上挂着的画作,哪怕安亦斐是外行,都能看出比之前那些水平高了几个档次。

nei堂类似伙计的服务员居然是两名萝莉,安亦斐不由地暗暗好笑,心想:“怪不得tou瞄甄宓,原来好这口”

唐代的茶不是泡的,而是煮出来的,两名萝莉摆弄着茶具,往茶里添加着香料等玩意。安亦斐不由地暗暗皱眉,习惯了后世的天然茶香之后,他对这种喝茶方式很排斥。

不过很快,店老板就陆续捧出来了一摞书籍来。安亦斐随意地翻阅之后,见到里面一大半都是所谓的“秘史”,也就是无聊文人写出的风花雪月,再tao上没有依据的传闻,所写出的“小说”、而不是史书。

最后,他这才眼睛一亮,这家店还是有些门的,收集了被历史埋没的史学家李百药编纂的一整tao很正规的私著史书。

这位史学家在从隋到唐的人生里,为唐朝编纂北齐史的同时,在家编写出了号称史记续的史鉴,安亦斐曾经也只见到过书名,如今算是见到了实物。

店老板笑眯眯望着终于合上书本的安亦斐,在他问了价格后回答:“大郎,这书的雕版已经被收缴,剩下的可都是孤本,十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