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 > 第6节

第6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牟氏眼神动了动,想说傻闺女哦,这一本册子是专为她准备的,无论是样式、做工还是分量,都比庶女们手上的好上几成。嫡庶有别,嫡女用的东西怎能和庶女一样?恨在人多口杂,牟氏一时间也没法把这话说出口,只是看华苓的眼神儿就有那么点不好看了。

华苓一眼就知道牟氏的意思,暗笑了一下摆手道:“七姐姐,这是太太为你准备的,我跟其他姐姐们挑就好了。”真真是懂事得让牟氏也不由多看了几眼,脸色也很自然地缓和了下来。

七娘却很坚持:“小九也挑。”她也发现了这里能做主的还是牟氏,于是仰头去看自己的亲妈,一张小脸蛋上全是认真的坚持。眉心的朱砂点儿衬得她可爱极了。

牟氏简直没有办法,勉强打算着随意给庶女打两样好的算了,外来的嬷嬷们哪个不是人精,互相交换着眼色,都把这一幕记在了心里,回去又是一份谈资啊。

华苓却已经跑到了姐姐们身边,要过来一份首饰图册,笑眯眯地拉着七娘说:“我要这里的,也很好看。七姐姐来帮我挑。”

牟氏也忍不住笑着赞了华苓一句:“小九真是乖巧伶俐。”

华苓笑眯眯。

七娘皱了皱脸,横着看两眼这本明显档次低些的样册,下巴抬得高高地说:“小九真笨。”但还是靠过来和华苓一起翻看,一脸嫌弃地指出了其中比较好看的那些。

华苓笑得很开心,七姐姐是真的可爱啊。

八位小娘子要制新衣、打首饰可不是轻省活计,牟氏连同两家店铺派来的管事嬷嬷忙乱了整个下午,才把小娘子们的衣裙首饰都定了下来,令两家店连日赶工,如今离仲秋节还有两旬日,务必要在节前赶出来。

仲秋月圆,阖家团圆,是丹朝人特别重视的节日,凡是有余力的人家,仲秋前后总是要给小辈们制新衣新饰的,重重的新饰意味着重重的福气,能护着小孩子们安然长大。

☆、第9章 牟氏教女

晚食后,牟氏令得力丫鬟嬷嬷们打发三郎洗漱歇息,又听前院小厮来说丞公和大郎二郎已经用了晚食,洗漱歇下了,便放下心来,令丫鬟们打着灯笼,坐着轻便的二人小轿,亲自到了七娘住的茶园。

亲娘对女儿的关心是无所不至的,牟氏令女儿的丫鬟们将女儿的起居饮食细细报告了,又叮嘱了些枝节处,将丫鬟们敲打一番,令她们绝不敢生出怠慢主人的心,这才屏退左右,摸着七娘的后颈子忧道:“我的儿,娘的傻闺女哟,你对那些个姐姐妹妹那般好作甚么?”

七娘揉在亲娘怀里,不解道:“我没有对她们很好啊。”

“真是个傻孩子,你是嫡女!嫡女!”牟氏恨铁不成钢地顶顶七娘的额角,“这丞公府就是你爹和你娘的,你姐姐蓉儿和你哥哥三郎还有你,才是这府里顶顶真的主人,那些个姨娘生的儿子女儿,她们是庶子女,无论在哪里都不该越过你去,这就叫嫡庶分明。便是大丹律里,也是规定得清清楚楚的,日后这丞公府也该是你哥哥三郎继承的,你明白没有?”

七娘玩着牟氏身上襦裙的飘带,眨着一双杏仁眼儿问:“娘不欢喜小七给小九好东西。”

牟氏呼吸一滞,明明是很合理、很应该的情况,为什么由女儿口里说出来,看着女儿的眼睛,她却有了那么点脸热。她伸手扶扶鬓上的金凤垂珠步摇,肃起脸色教训道:“傻女儿,你怎的还不懂?你是嫡女,小九是庶女,你所享用的一切都自然该比她好。你看看这满屋子的器物,紫檀木的家俱,顶顶珍贵的玩器摆件,色色上好的脂粉头油香料,样样都是你娘给你精心置办来的,你娘当年嫁入谢家,可是身披凤冠霞披,带着一百二十八抬的嫁妆来的。你那些个姐姐的姨娘呢,不过一顶小轿从侧门悄悄进府罢了,她们又哪里用得起这样的好器物?”

牟氏边说边摩挲着七娘眉心点的朱砂点儿,端详着女儿娇嫩的小脸,满心怜爱。这朱砂点儿是两兄妹出生后不久,太过瘦弱差点养不活的时候,得了一个游方道人的指点点上的,朱砂是从金陵城外香火最盛的清风道观求来的。

点上了朱砂点之后,两兄妹虽然依然多病,但体质眼看着就健康多了,牟氏为此每逢四时八节都要派人去清风道观上供奉,虔诚之极。

七娘歪头注视着母亲,有些疑惑,想了一会儿才说:“我的都很好啊,小九的都不好,所以我给她一些,又不是全给她。我有很多。”她强调。

牟氏摇头叹气:“你知道什么!傻女儿哟,这世上的人哪,最是容易得陇望蜀的。你一日对他好了,那便须日日对他好,若是有一日怠慢些儿,那破口大骂、反目成仇的海了去了。所以呢,你须得记清楚了,你这些个姐姐妹妹们呢,应得的东西爹娘并没有少了她们的,怎么也轮不到你一个小女儿忙活赠她们什么东西,没的把这些个庶女儿的心都养大了,受累的还是你。”

七娘抿着小嘴儿,小眉头皱的紧紧的。她禀性聪慧,早听明白了牟氏话里的意思,只是她小小的心里却觉得,母亲说的话,似乎却不是完全的对,至少,父亲说的话就不是这个意思。

只是两个长辈说的话差别在哪里,她还分辨不出来。

七娘开动小脑袋瓜子拼命思考的时候,牟氏取过一柄玉梳,亲手为女儿解下系发的绸带簪花,慢慢为她疏通头发,又道:“快到仲秋了。你大姐姐华蓉嫁在相公王家为长媳,节气里最是繁忙的,但她今日遣人送了帖子回来,说是仲秋之后就回娘家来。你大姐姐才是你亲亲的姐姐,我的儿,你们才是一个爹一个娘生的,最亲亲的姐妹,她才疼你呢。等她回来,你就好好和你大姐姐学一学。这一团孩儿气哟,手上又松,真真是把娘忧得不行,日后怕不是被人连皮带骨吞了都不晓得。”

七娘想了许久,终于嫩声嫩气说出来一句:“小九不一样。爹爹说了,兄弟姐妹要互相扶持。”

牟氏无奈的顶女儿的额头:“真真是个傻孩儿。说什么呢,你爹爹除了你还有十来个孩儿呢,他说的话自然是那样的。你娘才是你一个的娘呢,娘又怎会害你?听娘的就没错了,你爹爹的话么,听在耳朵里,对那些个兄弟姐妹们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七娘听着听着忽然发现,娘这么一说,那些哥哥姐姐都不是她的哥哥姐姐了,倒是变成了住在同一个府里的,需要时时提防的外人一般,心里一阵难受,“哇”的一声张开嘴大哭了起来。

“哎哟,这是怎么了哟……好了好了,娘不说了不说了,乖儿不哭啊……”牟氏吓了一跳,赶紧把女儿抱在怀里哄,好容易才哄得女儿抽抽噎噎地停了下来。

小七瘪着嘴儿,跳下了牟氏的膝盖说:“娘回去。小七要自己睡。”

牟氏一愣,恰好门外丫鬟小声来说:“太太,三郎到处寻太太,闹着不肯歇息呢。”三郎还随牟氏住在致远堂里,每日晚上必要牟氏在床边看着入睡的。

牟氏看看女儿已经止了哭,这趟过来该说的话也都说完了,便顺势说道:“那娘便回去了,小七乖乖歇息,不可再哭了。和风、细雨,来给七娘净面,仔细伺候着。”说着匆匆领着丫鬟们去了。

丫鬟们轻手轻脚吹熄了烛火,伺候着七娘躺到床上的时候,七娘一直很沉默。

她慢慢地觉得,娘说的话,并不是那么对的呢。她想起了小九,这个小妹妹就从来不羡慕她有的好东西,穿戴着比姐姐们都差的衣饰也不见不开心,教授说她字写得不好也不见不开心。

七娘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小妹妹的个性,但她的心里,对小妹妹其实是有着那么一点羡慕的。就连小妹妹没有一个管束周身的娘,每日里轻松自在的,也叫她羡慕呢。

谢丞公府中芍园设了学堂,每日里教导小娘子们六艺。说是六艺,其实是泛指,与古时说的君子六艺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中间没有‘御’一项,在礼、乐、书、数、射五课之外还设了棋、画、女工、仪容等课,再大些还要学习处理家事、人情往来等,现在十二岁的二娘和十一岁的三娘都已经在跟着管事嬷嬷学这些了。

这样多的课程,比起后世的小学来说还要可怕些,而且课表是跟着丞公的工作表排的,丞公上朝是十日一休,家里的孩子们也要十日一休,除非重病,否则不许请假。

不过,华苓听金瓶描述过大郎和二郎的生活之后,不得不发现,女孩子们的日子已经好过多了。

——两个哥哥早被丞公送去了家外的王氏族学,路程颇远,每日里大约清晨五点钟就要起床,洗漱整理之后花上大半个小时坐颠簸无比的马车赶到学堂去,风雨不改。而且金陵王氏一族和江陵谢氏情况相近,历经数朝风雨不衰的大族都有些相近的特点,极其重视子弟的教育。

王氏族学代代延请名师大儒坐堂讲学,规矩又多又严格,每日里大郎和二郎下学回家之后,还得伏案挥毫奋斗,拼命赶功课。每月里学堂都会进行考试,教授们会毫不留情地把学生的名次张榜公布,那优秀的自然是饱受赞誉,不甚好的学生就要被教授们连带父母连番责备,简直抬不起头来。

“真是……太严格了……”听完金瓶的详细描述之后,华苓默默地吐了一口气,暗想要是她穿成了个男生,这样的进学压力,真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金瓯含笑道:“所以九娘子也要努力进学呢,丞公老爷待九娘子也是如大郎、二郎一般的,其他几位小娘子都没有得到老爷指派的婢女呢。”

“嗯,我会好好学习的。”华苓乖乖答着,心里已经泪流满面。她已经发现了,金瓯和金瓶这两个丫鬟,看着只是清清秀秀罢了,和姐妹们的丫鬟们相比并不起眼,但是不论是眼界、胆识、谈吐、仪态还是手上的绣活厨活,分明样样都是顶顶尖的,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也不知道她们还有多少能耐。

这样能耐的丫鬟,要培养起来必定投入不菲,爹爹居然一口气给她塞了两个,也不怕噎死她啊……

这日午后是琴课,授课的是秦教授,三十来岁,也是丞公府从金陵城中费了大力气请来的贵夫人。她的琴艺在整个金陵城中颇为出名,每旬日只来授课两次,每次一个时辰。

燃起清香的琴室布置得极清幽,所有人席地而坐。秦教授身穿典雅的黑色深衣,跽坐上首,宁宁澹澹一首《凤求凰》奏完,才雍容道:“琴乃心也。琴非取悦他人之器,辨识己心,鼓琴为表,这般才配得琴音。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醉吟先生此诗甚好,深得其中三味,盼诸位当细细品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