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调教太平洋 > 分节阅读 420

分节阅读 4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们的勇气感到惊讶,但在机枪和装甲车面前,他们就像是一群待宰的绵羊,更别提浑身厚甲的坦克了。

“报告,总参急电。”

参谋官急匆匆的汇报声让两人分别从指挥车定爬了下来,将望远镜交给警卫员后,赵龙习惯性的拍了拍手随口问道:“什么事”

“报告,总参电。”参谋拿着电报,眼睛雪亮,似乎连手都有些颤抖了,大声念道:“转海军消息,我皇家海军舰队主力,于今早结束西比路岛海外全部战斗,共击沉敌舰四十艘,俘获军舰十六艘,各类货轮运输船十一艘,自身损失近卫号,铁卫号两艘驱逐舰,奉天号和公爵号重伤,其余各舰均为轻伤。”

“俄远征舰队被。”念道这里,参谋忽然缓缓地抬起头,似乎不敢相信最后两个字,良久后才重重的吐出。

“全歼”

当最后两个字念出,四周的所有人都呆住了,大家都没想到这一次海军居然干的如此漂亮,面对拥有六十多艘战舰的庞大俄国远征舰队,竟然只付出了两艘驱逐舰的代价就全歼了对方

那可是足足五十万吨钢铁啊

严复一把抢过电报,斟字酌句的感受着字里行间那种自豪,赵龙也是两眼雪亮,狠狠地一砸指挥车,吼道:“立刻把这个消息通令全军,让大家都看看海军是怎么干的”

“命令预备队和骑兵出动”

“四十八小时内,我要见到战旗插到安加尔斯克要塞上”

随着赵龙的声音和海军堪称奇迹的大捷鼓舞,包围安加尔斯克的陆军东北战区十个师同时发起总攻,在上千门大炮的支援下,被称为俄国西伯利亚第一要塞的安加尔斯克如同身边暴露在烈日下的积雪般快速融化。

十八万大军,在海军胜利的鼓舞下,如同一辆坦克般从安加尔斯克上空碾压而过,面对如此猛烈地进攻,库罗帕特金惊慌失措,尤其是当哥萨克骑兵被新出现的坦克和夜猫碾压殆尽后,立刻竖起了白旗。

四月十五日,经过连续半个月的强攻,在付出了近万人牺牲的代价后,俄国中线集团军二十万大军被彻底歼灭,打死打伤超过八万,剩余的十二万连同四万普通俄国人被俘,他们将成为建设兵团的新血液。

在设备早已运抵的情况下,赵龙迅速利用了五万俘虏,仅仅花了三天就修好了西伯利亚铁路被破坏的安加尔斯克段, 在隆隆的机车声中,足足五个师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开始向俄国进入西伯利亚后的第一站托木斯克进发。

舰船篇 四三二 英国首相来了

四三二 英国首相来了

狭长的巴拉望岛,犹如一道拦海的堤坝,将南中国海和苏禄海分隔开,四周除了西南接壤的,位于婆罗洲岛上那个受英国保护的布鲁克王朝外,已经全部成了新华的国土,尤其是昨天古君霍利用无线电通讯优势,抢先在英国人前抵达荷属几内亚岛,让紧急赶来的两艘英国巡洋舰望岛兴叹,这就等于让新华的触角再次向南延伸了近千海里,距离那个太平洋上的最大岛屿仅一步之遥

为了管理好庞大的海外省份和如此众多的岛屿,李恩富已经决定将这里重新划分为十个省,同时宁愿缩减对大陆其他省份的投入,也要优先加强新华在这里的控制。

这个想法,让李默的嘴角也不禁勾了起来,在他倡导的深蓝思想的潜移默化下,类似李恩富这种人正在慢慢转变,而且随着这次海军的大胜,这个脚步将更加快速。

今天的巴拉望岛,已经看不到任何土著的存在,一万多从国内走出来的移民成为了这里的新主人,为了让移民们安心,这里也被列为了新华首批水稻种植基地,不仅享受减税,而且还首次划拨了目前还处于实验状态的化肥供大家使用,就是为了提高产量让移民们看到生活越来越好的希望,能安心的在这里扎根下去。

将当地土著彻底的清理,是最初他自己定下的原则,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从后世来看这简直就是拿战争做借口后有预谋的种族屠杀,但现在是1904年,就连大英帝国也都在南非玩这个。

不过随着各地政府构架逐渐完善,这种清理不可能再大规模出现了,反而为了维护形象,政府还要做出保护当地人的姿态,以迅速的形成稳定。

政府和军阀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政府老是用屠杀的手段来处理,不仅无法体现威严,反而迟早会被积压的怒火推翻,所以李默主动找到李恩富修改了策略,利用大量的移民充实这里,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华人多数的情况。

如今沿着这里为中心,华人的脚步正在四散而开,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仅仅涌入吕宋和婆罗洲的华人就达到了三百万,根据李恩富的想法,未来五年这一带的华人数量必须达到一千万,以确保人口平衡。

虽然包括吕宋在内这片海域至少还生活着八百万左右的当地人著,但即使不使用激烈的手段,影响也不会很大了,在现在这个医疗水平低下的年代里,只需要稍稍偏斜一下医疗和教育,不需要二十年,一千万华人就会变成两千万,三千万甚至是五千万,彻底的成为这里的主宰者

从目前移民进展来看,效果也是很好的,除了婆罗洲外,其它地方的当地人正在接受华人的到来,在华人的影响下他们逐渐走出了雨林,成为了各类种植园和矿场的最大劳力来源。

出于对未来的担忧,目前的南洋几乎全都以种植和开采类经营为主,只有少数的粗加工和轻工业,虽然有些单一,但这却是李默愿意看到的。

说实话,这片数量上万的岛屿上有着大量而丰富的资源,一些是现在可以开发的,一些必须等到技术进步了才行,但他最大的梦想还是把这里作为一个丰富的原材料和粮食基地,而不是在这里大兴工业。

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出现大量的独立思潮,如果搞工业,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壮大这些人,所以不如干脆点只发展农业和种植业,矿物也仅仅是开采,或者是粗加工,把其它环节全部放在国内最为稳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