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调教太平洋 > 分节阅读 373

分节阅读 37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坤一两人。

吕纬堂停顿了一下,继续念道:“我们有左宗棠当回民叛乱,新疆割据,偌大的西北糜烂不堪,俄国人已经虎视眈眈时,是他是他扶着棺材,带着英勇的六万湘军子弟,在茫茫的戈壁上,带着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马踏祁连山,泪洒昆仑巅,喝冰雪,餐风沙,用鲜血硬生生回敬了敌人”

“我们有李鸿章他以只手之力,让我中华儿女,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是他把洋人的机器和大炮带了回来,也是他为这个国家带来了第一支舰队,至今那些北洋将士依然是这个国家的脊梁”

“我们有张之洞他建立了汉阳,让我们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工业,也是他建立了新学,让更多的学子能够步入学堂,而他更是第一位为那些深受苦难,在外海被洋人奴役欺压的中华子孙们疾呼呐喊的官员”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即便是他们不得不拖上一条发辫,但他们依然在用自己的力量,影响着国家,虽然他们没有取得成功,没有让中华重新崛起,但他们胸中那颗中华之心却从未停止跳动”

“我要感谢他们,因为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这个深受满族破坏的民族没有彻底沉沦”

西北军指挥部内,孙九功和所有军官都直立着身体,倾听着参谋的声音,在声音的背景中,骑兵们冒着风雪,用雪亮的马刀刺穿敌人的胸膛,砍下他们的头颅,在他们身后,更有无数的陆军战士,在响彻天地号角声指引下,踏着风雪,收复着一个又一个城镇。

参谋大声地念道:“今天,东南终于回家了”

“但我们依然不能倦怠,因为我们的战士还在冒着风雪向敌人进攻,因为我们的战舰,还在巡视着每一处海疆,更因为我们还没有完成中华复兴的梦想”

“俄国正在北方虎视眈眈,他们又开始征召几十万大军。英国舰队暂时离开了,但他们依然卡住了南洋,掐住了我们走出去的咽喉”

“满清的豢养和奴役手段,让我们在工业的大潮中碌碌无为,让我们错过了中华复兴的最好机会。”

“所以,我希望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忘记之前的事情,忘记民族间的隔阂,带着骄傲回到中华大家庭吧让我们用百倍的努力,用我们的双手,来重新一个新中华”

“此时此刻,我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事情想写,但我望着窗外巍峨的山峦,却只想到了六个字,我只想告诉全世界。”

“我们,站起来了”

舰船篇 三八三 新世纪来了

三八三 新世纪来了

“就停在这里吧。”

“这里”司机看了眼近在咫尺的首相府,皱了皱眉不知为何李秀峰会选择停在这里,按照他如今的皇家大总管的地位,别说把车停在首相府门口了,就算是直接开进去恐怕也没人会阻拦。

李秀峰倒没在意,虽然他的身份特殊,甚至可以去直接面见首相,但他毕竟不是官员,而且皇上一直不喜欢身边人太张扬,尤其是登基后,就连身为国丈的方伯谦都辞去了海军监造的职务,隐居幕后并在他帮助下搞起了一家叫“喜悦”的连锁式饭店。

所以他还是选择了在距离首相府几步路的地方停了下来步行进入,作为对首相和国家机关的尊重。

首相府距离新华园并不远,是在浙商孝敬给李莲英的一幢花园宅子基础上改扩建而来的,说是改建,其实内部建筑基本上都是新造的,越过粗黑的铁栅栏大门,便是一座充满了中华园林气息的大花园。

沥青道路沿着中间不大的人工湖绕了个大圈,路面被工匠清扫的干干净净,旁边的湖面虽然结了冰,看起来有些萧瑟单调,但移栽到湖边的几株高大青松却在这种单调中愈发苍翠。

湖岸中央,就是三层的首相府主体大楼,作为国家政府的核心所在,朱红的大门,青瓦石梁,高高翘起的瓦檐,无不充满了东方风格,但在结构上却办照了不少西式建筑宽大而笔直的风貌。

刚走进大门,首相府秘书辨认出了这位年轻的皇室大总管,连忙微笑着替他倒茶断水,这种热情倒让李秀峰有些局促了,原本想尽早的见到李恩富把皇上交代的事情办好,却没想到首相正在开会,只得找了个地方安静的坐下来等待。

他这种做法,到是让进进出出的很多首相府工作人员也不禁对这位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有了很多好感。

会议室内,李恩富并不知道李秀峰正在外面等他,不过就算知道了恐怕也没心思立刻去见他,因为他都快被这一份份从南方发来的电报快要弄疯了,就连会议室内的其他两位,对着电报也是愁眉苦脸,不断叹气。

收复东南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新年更是进入了倒计时,但这个佳期将近,国家即将一统的时刻,首相府上下却是遍布愁云。

两个月前,皇上一篇“我们,站起来了。”的文章被各地报纸转载后,不仅安定了那些南方遗老遗少,更是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士气,如今虽是寒冬,又近新年,但全国各地的建设高潮却依然不断,铁路,公路,水利,电厂等等,很多计划被提出、审核后都通过电报或者驿站送到了首相府等待批复。

但看到这些越来越多的审核文件,别说李恩富了,就连此刻坐在会议室内的容揆和梁敦彦都有些头大,收复东南,国家即将统一是好事,但这些计划文件却着实把他们三人压的喘不过起来了。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这几年培训出来的年轻官员前方南方赴任后,却没想到除了得到各地省县市政府机构日渐完善的同时,也带回来了一份份某某铁路计划,某某工程急需等等电报,这些电报几乎毫无例外都是要钱的。

虽然在座的三人是首相,议长和财政部长,看似所属不同,但新华立宪后,根据宪法规定,财政大权是属于议会掌管,而政府是没钱的,但议会却没有花钱的权利,就连议会每年的开销也都是要先报给政府,并由政府每年提出总预算又议会审核通过后才能拨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