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调教太平洋 > 分节阅读 319

分节阅读 3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欧洲后,他再次带着十艘鸟粪抵达时,迎接他的是微笑,客套和平等的税收

只有走出国门,亲身经历过这些的人才能深切感觉到这种变化,国内那些顽固派们依然在死死抱着洋人的大腿,把它们当成奶娘的时候,却不知道在欧洲,在美国,乃至在世界各地,华人们早已不在是世界三等公民

“麻木不仁,目光狭隘,缺乏自信。”

这是刚刚创刊的新华日报上曾经用于批评南方的标题,连皇上看到那天的报纸,也都拍案叫好,一直说贴切。

神州大地上,还有很多人在悄悄地谈论着皇上的作为,说他篡国的声音就连北京城都不绝于耳,可只有他们这些在外闯荡的人才知道,皇上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

他拼了命的购买军舰,投资海军,他不惜以背负骂名果断的挥军杀入北京,逼得光绪和慈禧自尽,果断清楚了那些八旗老爷,然后又迅速挥军北方,为华夏大地保住了最后一分元气,他通过一场场令人目眩的战争,让世界看到了华人的力量,让世界闭上嘲笑的嘴巴

或许南方还不能那么快统一,或许西北的战事没那么快结束,但有一点毫无疑问,面貌一新的中华民族已经缓缓崛起

现在,他来到伦敦,要做的就是为这种崛起添砖加瓦

货轮缓缓地靠上了码头,旗杆上高高飘扬的艳红金龙国旗在这个世界中心飘扬着,它引来了无数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个常年阴霾的城市带来了一抹亮色。

“布恩先生,能在这里见到您实在是太好了。”

李秀峰看着前来迎接的瑞士老头,笑着和他拥抱在了一起,这一幕更让码头上的工人们诧异了,什么时候白人竟然还华人那么友好了

布恩是瑞士人,开过一家小银行,但很快就被人悄悄收购,随着收购一起而来的是庞大到吓人的资金,在这些不知从哪里来的资金帮助下,如今他已经是瑞士乃至欧洲都小有名气的投资人,直到最近他才知道,原来收购自己银行的人竟然来自远东。

今天,他来伦敦,就是来迎接那位超级大老板的财务大管家。

布恩还是第一次见到李秀峰,虽然有熟人介绍,但还是有些惊讶,没想到此人竟然如此年轻,攀谈后才知道,原来这位叫刘秀峰的人竟然是这几年创立在法国,小有名气的一家肥料公司的老板。

“布恩先生,我们的时间不多,我想知道目前交易所有没有异常”寒暄了几句后,李秀峰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和李默待得时间长了,他也成了不喜欢废话的人。

恰恰这点,让布恩对他有了些好感,因为布恩虽然是瑞士人,但也听说过远东那些古怪的习惯,他不喜欢,他更喜欢简单明了,甚至很多人都在嘲笑他应该去美国,当牛仔。

去一个没有底蕴的爆发户国家那还不如去远东,品尝一下传说中的中国美食。

布恩私底下曾今很多次这么说过,所以听到李秀峰的询问后,也立刻掏出了一份文件,却没有解释直接递了过去。

英文文件并没什么奇怪,但中间竟然还夹杂着一些德语这让李秀峰嘴角微微一翘起,少爷说的没错,欧洲人不会平白无故的替华人打工,想要让他们为你办事,就必须折服,甚至是收买,要挟

“布恩先生,您这里说最近橡胶的价格出现了一次轻微的波动,知道原因吗”李秀峰指着其中的一段德文,看着他问道。

布恩神情看似未变,但李秀峰还是把握到了他眼中的一抹惊讶,听他分析起最近的橡胶走势。

橡胶投机

这就是李秀峰这次来伦敦的原因,因为伦敦是目前最大的国际期货交易中心,每天通过这里达成的生意多达几亿英镑,虽然美国经济总量早已远超英法,华尔街也正在兴起,但谈到大宗买卖交易,伦敦的地位暂时还还没法取代。

而自己手中,却有这个世界最大的橡胶种植园,早几年斯洛先生的种植园投资已经纷纷到了回报期,吕宋后期大量的橡胶园再有两年也要收获了,随着汽车开始在各国纷纷出现,对于橡胶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个产业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

欧洲的气候使得它无法种植橡胶,虽然产自南美,但橡胶的发展却在南洋,而其中七成此时都集中在吕宋,南美虽然也开始有了种植园,但无论是规模还是产量,都无比媲美。

这就是少爷说的大生意,要利用橡胶,敛财的同时,也要让各国再次紧绷神经,同时加速南洋的变革

“走吧,直接去交易所。”李秀峰拍拍前面的座椅,轿车转了个弯飞快向伦敦交易所驶去。

吕宋曾今最重要的甲米地的军港内,仅仅停靠着两艘驱逐舰,虽然吕宋司令部目前还设在这里,但这个军港即将被改为二线使用却是不争的事实。

更大的苏比克海军基地已经开始修建,根据计划,那里将修建成为南洋最大的综合军事基地,大小几乎等于一个关岛,要拥有超过二十个能够停靠一万吨级战舰的泊位,甚至李大少爷直接提出了五万吨级泊位那种吓人的数据。

原本苏比克基地是没这么快修建的,因为财政还不允许一下子修建那么大的军事基地,加上海军目前集中力量在修建克鲁特岛基地,但没想到总督钟文耀听闻后,居然主动联络南洋华商,以自强自建的名义,揽过了基地建设,并且趁此机会再次从国内输入了十万劳工。

南洋华人这些年实在是苦怕了,在土人和洋人的双重夹击下,苟且偷生,战战兢兢,虽有巨额财富也不能让他们有半点放心。

但自从吕宋被新华军打下来后,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尤其是这两年生活日渐好转,再也不需要提心吊胆后,更是把李默奉为了最大的恩人。

新华建国后,他们是最早积极响应的,听钟文耀说皇上资金困难,暂时没法修建新的海军基地后,更是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短短一月便集资超过一千万蓝币,让大伙见识了南洋华商的富足,也见证了他们对海军这把巨大保护伞的关切。

在这种热情下,苏比克基地建设的速度飞快,短短大半年就露出了雏形,计划中需要至少两年的庞大基地完工时间甚至被预测只需要一年半。

在这样的热情下,李默也修改了原本将西南战区司令部放在关岛的想法,改为放在了吕宋,暂时在甲米地安顿,等苏比克基地建好后在迁往那里。

从两年前的占领,到两年后的大型基地开建,吕宋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李默当初提出的环绕吕宋岛的铁路已经修建完大半,在一亿蓝币的刺激下,华商和吕宋本地商人都爆发出了最大的热情,无数种植园被开垦出来,橡胶、烟叶和甘蔗成为了主要投资,加上李默提出了大胆的稻米收购保护价,粮食发展也得到了很大进步。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水稻能够一年种植三季,极大地缓解了北方粮食紧张的问题,种植基地的梦想也在慢慢成形。

两年来,通过苦力名义输入的华人多达几十万,在加上那样各地的华人纷纷来这里安家置业,华人的比例正在飞速上升,如果等到这次首相府提出的五年五百万移民计划实施完毕,令人最担心的人口比例问题就将扭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