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调教太平洋 > 分节阅读 280

分节阅读 2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副官和舰长们的注目礼中,吉戈特飞快的回到了休息舱,准备立即将他对太平洋舰队的担忧和消息传递回国内。

1897年8月20日的北京城内,充满了躁动和不安,法国军舰在澎湖躲避台风起火,现在已经在攻打澎湖的消息不禁而走,为这座古都笼罩上了一层阴云。

紫禁城内,大臣们进进出面色凝重,据说皇上已经下令仅剩的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出海应战,确保台湾安危,而那位实际掌握着大清国的西太后老佛爷,至今也没有任何懿旨。

最让人奇怪的是,刚刚被查封了没多久的强学会一夜之间忽然又开门了,这让很多人都不禁觉得诧异,要知道当初封强学会可以老佛爷的授意,为何现如今又开了呢

“难道说这北京城的风要变了”路人匆匆,躲避着头顶的烈日时,也似乎察觉到了北京城的怪异,连喘气都要避着人不敢大声。

梁启超推开客栈窗户,望着人来人往的通衢大道,似乎觉得有些灰心,尤其是见识到了旅顺金州那种吆喝声声,挥汗如雨的建设场面,这几天来总不禁幻想着若是大清国能焕发出那种朝气该有多好。

不过他也很清楚,大清国积弊已深,垂帘听政之后的妇人掌权更是留下了深深遗祸,帝后两党争斗不断,各地督抚又各有私心,除非来一次狂风暴雨般的改革卷走这些弊端,要不然这个国家便会一直消沉下去。

所以他受邀康有为来到了北京,但途径旅顺后,却让他开始深深怀疑,维新真的有用吗见识过旅顺金州的盛景后,连他也觉得内部改革或许根本就是个错误,还不如来一次翻天彻底的改变

梁启超叹了口气,拿起了摆在桌上从旅顺带回来的报纸,这是李默亲自创办的一家叫新华传媒集团刊发的报纸,谁也不知道为何他把报纸叫传媒,反正只听说这家公司如今遍布他所掌控的每寸土地,夏威夷,琉球,吕宋和如今的东北三省,都有这家公司刊发的报纸。

不过除了这家公司的报纸外,他也没有限制别人刊印报纸,如今在旅顺和各地,还有其他几家报纸存在,所以他也买了好几张其他报纸。

如今的大清,报纸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南方诸地早已有了各种各样的报纸,他自己不久前也办过几份报纸,但却从未有见过一家有如此大规模,而且和大清悄悄出现那些带着说教的报纸不同,这张新华日报上并没有大篇幅的说教,用词都很简单通俗,更近乎于平时大家说的白话,只要粗识字之人便能大致读懂。

第一页是关于新政的各类信息和一些法规介绍,这些他已经很熟悉,而第二页和第三页却让他当时看到时也微微有些惊愕,因为那上面印满了各类广告和招工信息,他甚至还看到征兵的消息。

之后几页更是有趣,其中甚至还有政务院和军队将军的个人文章,而更新奇的是报纸最后,还有一些笑话和连载的小故事,尤其是连载的一些故事,字体很大,如今旅顺各地甚至很多茶馆的说书先生都在用报纸上的故事。

这其中就包括他听过的一段海军大战日本水师的故事,听得众人滋滋有味,据说也曾被刊印在报纸上给大家看。

这种新奇的手段,别说他了,就连很多洋人都没听说过。

“这个李默,到底是何人为何会想出这么多古里古怪,却不令人反感的东西呢”梁启超刚放下报纸,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连忙起身相迎。

“原来是谭兄和广厦兄,快请。”开门后,赫然是康有为和谭嗣同这两位如今名燥北京,号召应该学习维新的领袖,梁启超连忙含笑邀请对方进屋。

“卓如兄如今可是名燥湖南,宣扬新法,人人赞扬,实在是吾等楷模。”谭嗣同笑着夸奖道。

“谭兄谬赞了。”梁启超拱拱手,笑着替两人斟茶的同时,谭嗣同已经翻开了摆在桌上的几份报纸,等到新华二字刚入眼,便诧异道:“卓如,这是”

“呵呵。”梁启超见状,呵呵一笑:“来的时候去了趟上海,便想坐船来天津,没想到船到了旅顺口遇上了故障,最后不得不到旅顺换船,这才在那里待了几天。”

“哦我说呢,卓如一向准时,为何会忽然耽误了,没想到却是去了旅顺。”康有为呵呵一笑,忽然想起了这几日街头巷尾议论之事,连忙问道:“卓如,我听说这几日那个李默搞了个水师日,公开开放军舰给人参观,可真有此事”

“哦两位也听说了”似乎回忆起了当初登上军舰时的激动,眼神悠然:“不错,卓如有幸的确和大家一起登上了公爵号上,见到了巨舰大炮,还见到了那些军士。”

“真的开放兵舰给人看”谭嗣同端起茶杯,眯着眼睛,他很诧异,按理说兵舰乃是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为何那个李默会有如此胆量,敢大大方方给人看呢

“哼,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康有为狠狠一拍桌子:“他这是故意,想以这种方式蛊惑人心,裂疆封土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他这是欺我大清无人”

康有为的话,让梁启超心中一抖,知道对方一直在说服皇上加紧维新,保皇立宪之心早已坚如盘铁,自然见不得李默那种割据枭雄。

不过他并未说话,反而笑了笑翻开了报纸第二页:“不瞒两位,这份报纸卓如还真从未见过,你们看这里,这上面都是买东西,招工和招商的消息。”

“哦这种事也登上报纸”康有为也不禁皱了皱眉翻看起来,直到见到一栏缝纫机厂的消息,也不禁动容起来。

他也是最近听人说过,洋人这几年搞出了一种叫缝纫机的东西,可以代替针绣,一台机器足可抵上百位熟练的制衣工,却没想到竟然在这份报纸上看到了,而且这还不是出售的消息,是招商建工厂专门生产的消息。

根据报纸上说,凡有愿意建厂造缝纫机的人,技术将由新华政务院提供,只需要出资出人建厂,政府将用技术占三成股份十年,十年后所有股权全都归还给出资人。

康有为虽然不太重商事,但新法中却多有兴工商,建实业的内容,自然知道这种缝纫机的价值,恐怕只要有点知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个东西弄出来放在大清国,那就是笔天大的生意,虽然要被占去十年的三成股份,但即便是只剩下一成,那也够很多人一辈子衣食无忧。

这么赚钱的生意,李默竟然自己不去干,反而拿出来招商,难道他钱多的烧手了

见到康有为看着缝纫机的消息发呆,谭嗣同呵呵一笑:“怎么,广厦兄也有去经商的想法了这缝纫机是何物能让你如此重视”

梁启超呵呵一笑:“广厦兄的心愿恐怕是不行了,我在旅顺时就听说,这个缝纫机生意已经被两家从檀香山回来的客商和一家旅顺的客商包揽了,此刻人家说不定已经在选址建厂了。”

“哦这么说李默真要把缝纫机生意给人经营这可是大生意啊,不敢说日进斗金,但要是经营得好,三五年下来三四百万两银子是绰绰有余。”

“什么三四百万两。”康有为的话,让谭嗣同猛地跳起了起来,就连听说过一点缝纫机价值的梁启超也都心颤了一下。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谭嗣同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似乎不敢相信康有为的话,一个劲的念叨着:“那个李默,怎么会让出什么大的生意,三四百万,可以买一艘铁甲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