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调教太平洋 > 分节阅读 207

分节阅读 2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转运物资的太平洋货运公司和海军运输部队外,更多则是蜂拥而至的外国商船,尤其以美国船舶居多,这个商人之上的国家在李默抛出的巨额订单下,飞速的通过发达的铁路网将物资调集到了旧金山,再从那里装船运往远东。

当然,这次外国商人们之所以如此迅速,并非因为他们支持檀香山,而是害怕即将开始的新远东战争一旦爆发,檀香山就会无力在支付货款,要知道这次政务院抛出的大订单采用的全都是抵港付款的方式,尤其是类似于水泥、钢材和粮食棉花这些东西,完全是到港多少就收多少,绝不含糊。

所以别说距离较近的美国商人了,就连意大利和土耳其这些国家的商人也被惊动了,加上李默命人在各国报纸上刊登了采购广告,一时间无数的船舶仿佛受到召唤般全涌入了远东,就连西蒙斯那个家伙在得到消息后,也通过海军的关系,从那么南美各国租借货轮,一次性装载了五十船物资在两艘巡洋舰的保护下于三天前浩浩荡荡出发了。

再加上已经坐稳了太平洋第一大海运公司老板宝座的林永祥也不遗余力的投入这次海运大转移,短短几个月辽东各港已经是船满为患,以最大的集散地安东港为例,每日进出的货轮多达三十艘

之所以会这样,除了李默这次大手笔的投入外,也因为商人们都知道,能够在战前多运一些就意味着多一份利润,一旦日本和太平洋军再次开战。

上帝檀香山真的能打败日本由八艘全新战列舰组成的舰队没有人有信心,包括太平洋军参谋部很多人都持怀疑心态,所以这也加速了外部物资飞速流入,都似乎不看好太平洋军,想趁机捞一票。

不过这正是李大少爷最想看到的画面,他还把不得美欧立刻把采购的物资机械立刻全部送过来,这样还能节约建设时间。

三艘维多利亚涂装的邮轮缓缓靠上了旅顺港码头,大批的宪兵从甲板上走了下来,加入了转运随船抵达的物资的工作。

陈平微笑着走下了舷梯,望着与印象中相比早已是面目全非的旅顺港,深深地吸了口气,随着他重返旅顺,也预示着太平洋军的大脑中枢将率先完成战略转移。

“老龙呢”李默迎了上去后,却未发现龙国章的身影,有些纳闷。

陈平将随身的行李递给了杜大壮后,点了支烟才笑道:“他那里有心思来旅顺,此刻怕是已经跟着檀香山号出海了。”

跟一艘实验舰出海干吗

李默愣了下,才想起不久前唐晓说过,蒸汽轮机军用验收要开始了,还邀请他前往指导呢,不过那时他正在忙着改装军舰的事,没有空去,没想到龙国章这厮倒是起劲了。

虽然蒸汽轮机用于民用发电早在檀香山还琉球开始了,但民用和军用标准是不一致的,军用型号需要接受更严苛的测试,加上靖海计划已经到了尾声,就等着安装这次验收结果呢。

可惜。

李默咋咋嘴巴,蒸汽轮机是少爷的看家本领,没机会去参加定型试验有些遗憾,不过这次试验也预示着一场新的海军已经悄然在太平洋军拉开了大幕。

“少爷放心吧,唐晓已经打了保票不会再出问题了,靖海计划肯定可以顺利完成。”见到李默没说话,他还以为少爷在担心这次测试呢,要知道四艘靖海级轻巡是对付日本的一支奇兵,所以立刻出声安慰。

担心

李默笑了,自己主导设计的蒸汽轮机要不是因为前两年制造能力达不到,恐怕早就装舰试验了,怎么会担心所以立刻摇头笑道:“我是在想,等尼古拉二世造好了那么多军舰,却发现都成了废铁,你说他会不会哭”

“都成了废铁这怎么可能”李默的话,即便是陈平也惊愕的瞪大了眼睛,按照太平洋军的标准,那可是二十艘战列舰和二十艘重巡啊,怎么可能一夜间都成了废铁

“秘密”面对陈平渴求的目光,李大少爷哈哈一笑。

可怜的参谋长大人面对这两个字,就仿佛被鱼刺卡住了脖子,可不管他怎么询问,李大少爷就是不愿意再提如何让这么多军舰一夜间成废铁的原因。

他那里知道,李大少爷已经打定了主意,准备拿出被誉为海军铁棺材制造舰的最大杀手锏了唯一还有顾虑的是,这种军舰是该自己造,还是。

集安,位于辽东吉林和朝鲜三地的交界处,在这里有一座高句丽王朝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之陵,被当地人称为将军坟,颇有名气。

东学党事变不仅没更给朝鲜百姓带来希望,反而加速了日清之间的关系恶化,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虽然战争因为太平洋军的强势介入持续时间不长,但作为两国陆战的主战场,朝鲜却深受其害。

在英国的干涉和水师失败后,清朝军队最后撤离了朝鲜,日本虽然失去了海军但却最终登上了梦寐已久的大陆。

李氏王朝腐化奢靡无力护国,日本军队横行暴虐,加上不久前俄国人又插手进来,使得大量朝鲜人逃入了北部山区,还有很多甚至进入了东北三省。

虽然三个师撒入庞大的东北三省连个泡都冒不出来,但由于俄国远东兵力大幅收缩,陆军目前只要以防备驻朝日军为主,所以只在黑龙江驻扎了两个团,其余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了鸭绿江沿线,作为一个重要的边境之地,四师二团四营便驻扎在了这里,防止日本军从此处越境。

四营刚到这里头几天,人们对这支背着枪,却不留辫子穿着打扮奇怪的军队甚感好奇和担心,当地的保长甚至还组织了民壮日夜守护,但随着四营选了块空地安营扎寨,对小镇秋毫不犯后,大伙的戒心也渐渐松了下来。

直到一个多月前几位年轻的小伙子拿着大清交给东北三省的文书来,保长和大家才知道,如今北边的天变了,此地已经是太平洋军的天下

保长很快成了镇长,原本逃难来到这里的朝鲜人被集中起来,成了靠力气吃饭的苦力。

由于地处荒僻,只有一条马道通往通化,加上目前政务院集中力量搞辽东建设,吉林和黑龙江主要是勘测和建立政府构架,所以驻扎在这里的四营目前最大的任务就是巡逻边界,同时配合政务院修缮从集安到通化的道路。

云集在这里的朝鲜人提供了充足的劳力资源,虽然不能和辽东比,但三千人的建设队伍也已经不小了,道路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随着头批朝鲜苦力拿到了工钱后过江探亲宣传,这几天越来越多的朝鲜人坐着小船越过鸭绿江抵达这里,也希望能做苦力修道路,突然增加的人流让四营全体上下瞪大了眼睛,生怕混入日本奸细。

就在这种不见声响的悄然改变中,一支马队悄悄地来到了集安。

“,这山坳坳的,绕的我都头晕了,政务院不是说要在这里搞一条水泥路直通通化吗咋还没动静呢要不咱也向少爷申请几辆汽车,开着来多爽快”董大海拔起根草,叼在嘴里一边嚼着,一边吐口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