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调教太平洋 > 分节阅读 163

分节阅读 1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俄国,那么还会有德国,英国美国在列强们的眼中,拥有四亿人口的大清是一块肥美的巨大蛋糕,每一个人都希望来咬上一口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同样也是经济的延续,产业过剩必然导致资本输出的需要,而人口庞大的大清朝,就成了这样一块香饽饽。

面对闭关锁国的大清朝,列强们用大炮巨舰砸开了大门,强制输出了鸦片和大量廉价的产品的同时,也掠夺走了令人咋舌的黄金白银,而守着宝库的清政府却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只能默默地看着洋人们带走利润,剩下一堆空壳。

或许有人会说,不久后大清同时对八国宣战,显示了顽强的不屈精神,但李默确认为,那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是绝望之中的垂死挣扎罢了。

北洋水师的今天,就是大清朝的明天,依靠自己现在的力量,自己能挽救这座即将倾斜的大厦吗历史已经被自己彻底改变的情况下,这艘迷航的巨轮,到底会驶向何方

李默紧紧地攥着情报,眼神茫然而分散,远没有平时那样充满了灵气和睿智,仿佛整个人都被重新洗刷了一遍。

不过很快,他的眼神就再次聚合在一起,虽然穿越之初他也希望拯救北洋水师,可既然改变不了,又为什么要改变呢水师不是舰队从它命名是就已经错了,一支水师永远成不了舰队

我需要的是一支舰队,不是水师

身后,梁敦彦和唐绍仪默默地看着李默还显消瘦的背影,自从踏上琉球以来,他们感觉仿佛被一股子灼热烫的心绪沸腾,但眼前这个消息,却无疑是一盆冷水,不仅浇得他们浑身冰凉,更为对隔海相望的那个国家焦心。

即便是两人出发时,就对俄国派这么多军舰来远东感到担心,而且在参观琉球军营时,就隐隐感觉到了那股子紧张和大战来临的气氛,但两人都没想到,俄国舰队这么快就返回并打败了北洋水师。

两人都不是傻子,都知道,没有了北洋,靠旅顺和金州那些早已腐化老迈的清军八旗和绿营,根本不可能抵挡俄军登陆,更别提从边境过来的俄国陆军也已经打到了长春

东北溃烂已成定局,无论是奉天的聂士成部,还是宋庆的毅军,都没办法挡住锐气正盛的俄国人,说不定此刻朝廷上的帝后党们都在私下里考虑投降,拟折子准备东北三地割让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谁能力挽狂澜呢

两人互看一眼,同时看到了心头的震惊。渐渐地,他们的目光全都汇聚到了那张年轻的脸庞上,即便是陈平和赵龙也知道,虽然少爷从未说过要拯救北洋,但事实上从他突然进攻日本开始,每个人都知道他要挽救腐朽的北洋水师,而这份执着从未被放下

但李默眼中的迷惘却让四人同时揪了一下心,不过他们心头的阴霾很快就被一抹微笑吹散了,只见他仅仅呆滞了一会,眸光便又重新锐利起来,如大家平日看到的那样,嘴角也挂起了所有人都熟悉的微笑。

“通知冯琪,按原计划向俄国宣战”

“宣战后立即截断北京,天津,烟台等地至旅顺的所有电报线”

“命令在旅顺和金州的部队,截杀一切前往联络舰队的俄国人员,务必在后天早上前,让俄国舰队变成瞎子聋子”

“命令在外海监视的各舰,放弃远距离跟踪的办法,抵近侦察,必要时他们可以自行考虑是否进攻俄国舰只,只有一句话,务必要让威特赫夫特感到紧张。”

李默回过头,笑容灿烂的望着新来的梁敦彦和唐绍仪,眨眨眼睛:“两位先生,我要向俄国宣战了,你们不想来替我见证下吗”

说完,不等回答立刻大步流星向外走去,陈平赵龙紧跟在身后,梁敦彦和唐绍仪也在微微愣神后,飞快追了上去,脚步坚定而快速。

舰船篇 一八一 还有谁能力挽狂澜

一八一 还有谁能力挽狂澜

“肱骨之臣国之栋梁”

“这就是你们给朕的交代吗北洋没了旅顺金州到现在都没有消息是不是要等俄国人打到朕的紫禁城,你们才有办法”

金銮殿上,光绪帝坐在龙椅上,脸色发黑,冷冷的扫视着站在面前的文武大臣,恨不得立刻提刀将这些家伙全部宰了辽东都已经开打了,可从昨天收到消息到此时,已经过了整整一天了居然还没拿出个阻止俄国人办法难道真要看着整个辽东落入俄国人手中吗

“皇上不妨再等等,徐用仪徐大人已经去联系俄国大使了,再说我大清在旅顺和金州有雄兵两万,量那俄国人区区几千兵丁也打不下来”

“两万雄兵好啊,好多以朕看,不如派你去统兵坐镇如何”

“微臣不敢,微臣乃是言官,这统兵打仗。”

“不敢就给朕滚出去来人,摘取顶戴花翎,关入天牢”看着说话的大臣,光绪帝脸色更黑了,怒喝道:“等到俄国人打下辽东,就砍了他的脑袋”

没想到一句话,连官都没了,说话的这位御史吓得连忙跪下磕头直喊恕罪,可气头上的光绪帝怎么会听呢,不到片刻,几位如狼似虎的侍卫就冲进了大殿,把这个还要等的家伙拉了出去。

“还有没有办法”光绪帝再问,可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谁还敢再说话,于是一个个紧闭嘴巴,生怕在触怒了龙鳞。

看着一个个木鸡般的大臣,光绪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些家伙平时一个个口若悬河,引经据典舌灿莲花,可真到了危急关头,却没一个可靠的,看来的确如康有为所说,是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光绪帝看向了站在最前面的恭亲王:“恭亲王,你觉得此刻该怎么办”

恭亲王奕訢年纪已大,虽兼任了总理大臣,但基本上已经是半隐退了,这次俄国人突然进,才不得不拖着病体前来上朝。

此刻听到询问,连忙说道:“回皇上,臣觉得除了要弄清楚俄国人为何突启战端外,不妨派人即刻联系英法等国,听听他们的建议,让他们出面调停。”

“调停调停又是调停难道朕的大清国什么事都要看那些洋人的脸色吗如此朕要你们何用”奕訢的话还没说完呢,光绪帝又是狠狠拍了一下龙案。

“皇上息怒。”

翁同稣连忙劝慰道:“调停虽有必要,但臣以为,调停也需要先打一打再说,俄国人虽然船坚炮利,但劳师远征,陆上兵丁不过区区数千人,恐怕也无法持久,不妨即刻令吉林将军长顺立即出兵,偕同驻奉天的宋庆、聂士成部,尽起大军南下辽东,如此几日后定有捷报传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