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 第57节

第57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喝酒的时候,张榆就对王成讲:“姑父,你有没有打算把王平送到县上去。”

王成放下酒杯,“我倒是想过,可是我听县上的学里都是一个月才放两天的家,这不是王平小,我怕他想家吗?”

张榆听出来了,王成有这样的打算也有关系进去,问题是王平的年纪小,王成和绣儿不放心。

张榆立即说“我从去年就从隔壁镇上到了县里了,我是能照顾到王平的。”

张扬本身想说他也能照顾到王平的,可是随后想到自己就要下场,考中以后,他是不想待在学里了,能照顾上的机会不多,张杨张张嘴没有说话。

张梧听了张榆和王成的话,考虑了一会儿在对王成说:“姑父,我和张松都在心里,肯定能照顾的到王平,如果王平是在想家,我能安排王平回家看看。”

张松也点头表示,“姑父,就算是大哥和二哥有什么照顾不到的地方,不是还有我吗?我们三个人在县里,总不能不照顾王平吧!”

王平其实很想去县里,他的师兄本来就是在省城读书的,他师兄对王平讲过,小地方待久了,眼光就少,最好是出去走走。王平的师兄才十九已经是举人了,在王平很佩服他师兄,王平问过他师兄,“师兄,那你怎么来到我们的小镇上?”

王平记得师兄当时说,“我这不是游学来了吗?过了年就走,我打算去江南的书院看看,要不你和我一起去。”

王平说:“等我大了去找你。”

王平皱着眉头,他想去县里,可是他放心不下王安和王康,他走了谁知道他弟弟被养成什么样子。师兄可是说了,小时候对孩子可重要的,他就是五岁启蒙的,还没有能握紧毛笔的时候,就开始背书了。

好吧,王平现在忘记了,他小时候还是绣儿教他毒百家姓的。

王平最后摇摇头,一副肉疼的样子,“我不想去县城。”

可是桌子上的人,都能看的出王平想去。

王成最后对张榆说:“我回家和你姑商量商量。”

张榆心里叹息,你可是和我姑商量什么,我姑现在被你们管的就没有长大过。张榆不是看不起绣儿,只是绣儿在张榆的眼里,这十来年确实没有长进,张榆也纳闷,他姑看上去也是聪明人,小时候听张柱说过,王可海教给绣儿读书的时候,也是很机灵的,怎么现在就这样。

张榆想了一圈绣儿周围的人,最后发现,绣儿这样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爹、他娘、他叔、他婶子、他姑父。张榆心里叹气,面上却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要不是这屋个人真心的对绣儿好,张榆觉得自己都要怀疑这是要捧杀绣儿。

张榆夹了一口菜,咽下去,“傻人有傻福啊!”

张榆的话转的太快,刚刚还说王平的事,突然来了这么一句,都不知道张榆说的是什么事。

张柱一般的时候,还是很给这个秀才儿子面子的,但是今天张柱心里高兴喝的有点儿多了,不然也不会在刚才说王平是不是到县上去的时候,张柱没有吱声。张柱的脑袋昏昏沉沉的,还有些疼,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张榆说的事是什么。

张柱揉揉太阳穴,感觉稍微舒服一点儿了,说话都有些大舌头了,“什么傻,什么福?”

张栓看张柱喝高了,也不管新姑爷吃的好不好,喝的好不好,直接说:“不喝酒了,我们吃饭。”张栓担心新姑爷第一次过新年上门,张柳的大伯就喝多了,这面子上不好看。

赵中倒是对张柱和多了,一点儿都不意外。赵中家是干什么的啊?做酒的,赵中早喝出这酒一开始的时候有股清香,但是后劲大来了。赵中在刚开始喝酒的时候就听张柱说了,“这酒是张榆带回来的,我喝了一杯,酒劲儿不大,咱们都多喝点儿。”然后赵中就看见张柱喝了好几杯。

赵中没有好意思说,“这酒后劲大着呢!”他怕张柳回头说,你吃饭的时候怎么不给我大伯留面子呢!还当众说他错。

赵中说:“我也饿了,姑父饿了没有?”

这桌子上就王成和赵中是亲戚,赵中总不能反客为主的问主人家。

王成看着张柱醉酒的样子,笑笑说:“其实我早就饿了。”然后,王成喊:“嫂子,就喝足了,开饭吧!”

王成和绣儿已经商量过了,决定还是把王成送到县上去比较好,最后的问题就是王平说了他不愿意去,两个人最后打算劝劝王平。

王成坐在炕上对王平语重心长地说:“今天在你二舅家的时候,你大表哥问你愿不愿意去县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王平认真地说:“爹,要实话实说吗?”

王成:“你和我还来虚的。”

王平:“其实我想去,但是我放心不下家里。”

王安和王康白天的时候玩累了,今天睡的早,现在已经睡熟了。绣儿给王安和王康掖掖被角,问:“家里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王平看看王成,又看看绣儿,最后说:“还不是担心你俩,我是家中的长子,可是家里的支柱。”

绣儿笑道:“家里的支柱轮不上你,还有你爹呢?你赶紧认真的说,到底愿不愿意去县上?算了,你这么小知道什么,我看不然还是开春,你就去县上好了,你表哥在县里,总算是有个照应的。”

得了,绣儿是一点儿都不相信王平现在是认真的,她以为王平这是开玩笑的。

☆、第一百零四章

杨超今天在家里,早早地就起来了,杨超昨天的时候,已经对杨张氏说了,今天要去师父家里。

今年冬天的时候,杨超的娘就打算叫杨超家,也就是杨张氏一起去杨超的师傅家里住了。杨超和杨张氏两个人算的上是聚少离多了,这样下去可什么时候,杨超什么时候才有儿子。全家商量着,今年就叫杨张氏和杨超一起去王家村住。

这样,杨超就不能和王成在一个院子里住了,不仅仅是不放方便,时间长了会有摩擦,就算是师娘和徒弟媳妇也不行,以前的徐氏就是一个明晃晃的例子。

杨张氏点头,“东西,都收拾好了。”张杨氏愿意和杨超一起去王家村,明摆着去王家村是为了有个孩子,但是其中的好处,杨张氏不是傻子,他能知道。

杨超对杨张氏说:“师父和师娘很好,到了那里,能伸手帮忙的,你就伸手帮一下。”

杨张氏点头痛快地,“这还用说,就是叫我看着王安和王康都行!”

杨超记得徐氏以前干的糊涂事,随后不放心的嘱咐杨张氏,“你可不能像咱师兄以前的媳妇一样啊!”

杨张氏是张家村的人,和张柱出了五服,按辈分叫绣儿姑,对于,绣儿的事情杨张氏娘家的人都对杨张氏讲过。张杨氏就抿着嘴笑了。

杨超饶头,“我这不是不放心吗?最后一次这样说。”

现在杨超家里没有人,他娘,他嫂子昨天都回了娘家,今天还没有赶回来。因此杨超和杨张氏走的时候,也没有人送。幸亏杨超需要带的东西不多,就是锅碗瓢盆的,杨超就是想带着,家里也没有多余的。杨超和杨张氏只是带了换洗的衣服,还有一床新被子。

走到半路的时候,杨超怕杨张氏累,“把衣服给我背着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