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 第51节

第51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绣儿不用张梧付账,孩子走南闯北的不容易,到了家门上怎么还能让侄子付账,在荷包里掏出十五文钱,就付账了。屠夫把肉递给王平拿着。

村里的马车很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张松在马车上下来,王平就钻进了马车里。

“叫你媳妇在马车里别下来了,新媳妇脸皮薄。”绣儿认为县城里的女人是足不出户的,会害羞,张榆的媳妇就是这样的。可是绣儿忘记了,张榆的媳妇是举人家的闺女,张梧和张松的媳妇是商户人家的女儿,有时候都能出门谈生意,特别的剽悍。

这时候,张陈氏和张李氏妯娌俩刚想下车,听见这句话,才知道两个人把应该有的羞涩忘记了,两个人腾一下子脸都红了,步子停下来,继续坐在马车上。

张陈氏和张松成亲不到二十天,而张梧和张李氏成亲满打满算才四个月,都是新妇,两个人是商户人家,养成了一副爽利的性子,再加上没出嫁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就好。还有张曹氏和两个儿媳妇是一样的性子,张李氏张陈氏适应良好,都忘记了自己是新媳妇。

这可是除了成亲那天,两个人第一次脸红。

王平和两个表嫂才见过两次面,还是在王张氏的丧礼上,三个人都不熟悉。往常的时候,张李氏妯娌两个肯定会逗逗王平,可是现在张李氏和张陈氏怕说话声音大了,被外面的人听到笑话。

张李氏只好把点心盒子里的点心拿出来给王平吃。

绣儿没有上马车,和张梧、张松就在外面走着,这里距离绣儿家里只有四五十丈远,绣儿嫌弃上来下去的太麻烦。

绣儿看见从马车上下来的张李氏和张陈氏两个人都脸红,还以为王平没大没小的,说了什么话叫她们两个人害羞了,哪里知道就是因为绣儿自己说的一句话,这两个人才找到身为新媳妇该有的害羞的样子。

张梧和张松两个人,也纳闷也是怎么了,成亲的时候也没有见自己媳妇这样羞羞答答的,难不成自己眼花了。

张梧和张松给秀儿带了茶叶过来,还有一些别的东西,看上去挺精致的。绣儿不懂茶也不爱喝茶,但是知道这茶叶肯定不便宜。四个人也没有在绣儿家里留饭,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绣儿对王成说:“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我做的饭,现在忙的,我留饭都不吃了。”

张秦氏和张曹氏妯娌俩的儿媳妇都走了,两个人在一块儿就说张柳的亲事,其实拿主意的还是张曹氏,张秦氏就是听听而已。

张曹氏:“嫂子,你说养闺女怎么就这么难,我就怕张柳的婆家人不好相处,无论是镇上酒坊家的小儿子还是油坊里的大儿子,各有各的不好,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和当家的说,当家的竟然说,哪个都不错。”

张秦氏:“家里的条件是不错啊!我听说镇上有好多人家想要和这两家结亲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张曹氏:“嫂子,你这是不知道啊!我打听了,酒坊里的小儿子好像喜欢上一个姑娘,当然了这个姑娘具体的是谁我不知道,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我还是听酒坊里的一个小伙计的娘讲的。”

张秦氏点头:“确实,这样不好,咱家张柳可不能和这样的人成亲。”

张曹氏:“可不是,不然就是脸面上光鲜内里苦!要说这油坊的大儿子以前也是好的,可是吧!油坊里光儿子就有四个,还有两个闺女,这当大儿媳妇的,可不是很难吗?”

张秦氏继续点头,“那除了这两家,难道就没有合适的吗?”

张曹氏说:“有倒是有,不过别的离家远啊!我不想远嫁闺女。”

张秦氏说:“现在近,以后还是远,不是我说你,弟妹,现在两个侄子都在县城里置宅子了,难道还能回来吗?你说是不是,我觉得远近的先不说,只要人好,张柳过去不受罪就行。”

张曹氏说:“我也知道是这么一回事,可是一想到张柳嫁的远,我心里就舍不得。”

张秦氏:“做娘的都是这样。”

张曹氏说:“要不然,把张柳嫁到县上算了,她哥嫂的都在县上,也算有个照应。”

张秦氏:“这次不嫌远了,不过,还是得先看人再说。”

张曹氏:“我回家再商量商量!嫂子,有什么合适的人家,要帮着看看啊!”

☆、第九十四章

绣儿不相信这世上还有自己东西丢了,坚决不承认的人。绣儿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王磊和张柳看错了,不然怎么赵中会说耳坠不是他的。

绣儿:“肯定是你和王磊看错了,他一个小伙子干什么带着耳坠啊?还是在同窗家里喝酒的时候。”绣儿不客气的说:“除非他有病,而且病的不轻。”

张柳没有开口,不过心里赞同绣儿的话,可不是有病吗?

绣儿又说:“如果赵中真的有病,不光我二嫂子和二哥,不会答应这件婚事,就是你三哥,也不会说赵中是个好的,反正我觉得这里面吧!肯定有咱们不知道的事情,赵中肯定不是一个傻的。如果是一个傻的咱们不光会听见,而且肯定会看出来的。平时的时候,赵中也在酒坊里帮忙,如果他是傻的,他爹娘肯定不会用他帮忙的,你说是不是?”

张柳点头:“小姑姑,你说的都对,我也能够理解,可是这挡不住他不承认耳坠是他的事实的。我反正还是认为我和王磊没有看错。小姑姑你说,他这么一个男的,干什么随身带着一个耳坠,是不是端……”张柳的话还没有讲完,就被绣儿打断了。

绣儿瞪张柳:“小姑娘家家的,胡说什么呢?”

张柳无奈,“我这不就是在没有人的情况下说说嘛!”

绣儿“没人的情况下,这就是你一个做姑娘的能说的?你说话是不是不过脑子?”

赵中是张梧和张松的同窗好友,在张梧成亲的时候,在张柳家喝过喜酒,当时一眼就看见了张柳。对于赵中这个看过话本但是不相信一见钟情的人,确实遇见了是自己一见钟情的人,当时赵中就觉得,这个人就是自己想要在一起的。

赵中是一个读书人,知道这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喝酒的时候,就打听张柳是谁。以前也说过张柳长得像绣儿,赵中看见了张松叫绣儿小姑姑,就以为张柳是绣儿的女儿了。

赵中回家以后,趁着没有人的时候,就和赵元家说了,我他同窗的表妹还不错。赵元家对自己儿子的亲事伤心,找人打听才知道张柳是张梧的妹妹而不是表妹。赵元家打听张柳的的时候,不小心走漏了风声,在酒坊里帮忙的人,以为赵中喜欢上一个姑娘,这也没有错。可是酒坊的人都不知道这个姑娘是张柳。

在赵元家想要去提亲的时候,张曹氏打听赵中这个人,酒坊里的伙计就说,赵中心里有人了。

张柳捡到的耳坠的的确确是赵中的。赵中自从和赵元家提了以后,就自己买了一对耳坠打算送给张柳。在张松婚礼的时候,假装找张柳要水喝,就是为了给张柳,但是事到临头,赵中才想起张柳还不认识自己。赵中想到自己把耳坠给张柳,张柳肯定不会要,说不定还以为自己是登徒子,反正不是好人。

在赵中纠结的时候,不小心把耳坠掉了。赵中也是担心张柳误会自己随身带着耳坠,自己不是一个正经人就麻烦了,所以,赵中在张柳问的时候,没有承认,虽然事后,赵中也觉得自己挺傻的。

可是赵中当时就想,反正耳坠是在张柳的手里,等以后和张柳熟悉以后,再说吧!也算是现在送给张柳了。说真的赵中的想法很傻,可是谁叫人人都有犯二的时候,不幸的是,赵中犯二的时间太悲催了。

赵中事后后悔的不得了,想在定亲的时候就赶紧和张柳说清楚,可是赵中没有找到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赵中给李元义的铺子里送酒水,结账以后正好看见张柳。赵中当时就同手同脚的走到张柳面前了,下了张柳一跳。

张柳在心里已经知道无论自己愿意还是不愿意,亲事已经都是板上钉钉的了,万万没有更改的可能了,自己就在三个月以后要成亲了。

张柳想尽量可能地和赵中处好关系。张柳见他就杵在自己脸前,脸不自觉地就有些发热。

赵中平时是个挺精灵的人,可是到张柳面前就不知不觉地犯傻,“我很高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