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帝 > 分节阅读 550

分节阅读 5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边,洪承畴攻打江户港出了些麻烦,毕竟钻到人家肚子里来了,被发现了,德川家光有了准备。

有了准备的仗就不那么好大了,好在很少有敌人能从海上突然进攻江户港。港口的防御设施连当初的那霸港口还稍嫌不如,就断德川家光紧急征召了数万士兵,其中还包括一万两千多的常备卫队。

德川家光还是蛮有军事头脑的,他知道大明来势汹汹,又都是装备精良,脆弱的岸防是挡不住大明海军犀利的火炮地轰炸的。最后只能白白牺牲,所以他干脆放弃了江户港的防守,而是收缩兵力,集中对江户城的防御。

敌强我弱,兵力悬殊,将敌人放进来打,利用己方的地利、人和的优势抵消对方装备地优势,这无疑是最好的做法了,只可惜他碰到了洪承畴,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大明谋划日本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情报组织早已对江户城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渗透,利用日本外藩与幕府之间的嫌隙,大明掌握了德川幕府几乎所有的军事部署以及官员情报,故而虽然德川家光加强了对江户城的防御,但在洪承畴眼里,这些不过是形同虚设。唯一能给大明军队造成威胁的也可能是日本军队那种悍不畏死的武士道精神了。

德川幕府统一了日本,却未能建立中央集权。实际上,它仅仅建立了一种双方共管体制:一方是以幕府首都江户为基地地幕府统治,另一方是各领地上自治的大名政权。换言之,是德川统治机构和地方藩国政权的混合政体。这一混合体与幕府政权的双重基础相一致。一方面,幕府拥有德川家族的领地,所谓的“天领”约占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一,比任何封建家族拥有地土地都要多得多。“天领”均居于东日本海岸以及中部平原的战略要冲。这些土地半数由幕府机构直接管理,其余则分成小块交给德川家的“旗本”经营。棋本人数在五千人左右。此外,幕府首先要依靠二十家左右与德川家同族的豪族,或称“宗藩”他们有资格提出幕府将军继承人。其次是人数众多的较小领主,他们是在德川家康当将军前已忠诚于他的地方臣属。这些人构成所谓“谱代”或称“内藩”大名。

幕府力图通过联姻政策把各个大名与德川家族联系在一起。此外,大名必须在首都江户留有寓所,每六个月或一年搬迁一次,当他们回到自己的藩中时,要将家属留在京城做人质。这个所谓“参觐交代”制度的目的在于长期监视各地诸侯的行踪,阻止他们在各自地要塞中采取任何妄动。这一体制依赖一个密布的告密者、监察员系统维系。该系统便是幕府的情报部门。幕府通过国内护照以及路卡严格控制交通要道。政府对海上运输制定法规,尤其禁止建造超过一定规模的船只。大名获准只能保留一个城堡,其武装扈从的数量由幕府官方名册规定。藩不必交纳租赋,但在幕府出现额外开支时,应按要求交纳贡赋。

事实上。其真正权力小于名义上的主权。而且,两者之间的鸿沟还在与日俱增。德川幕府的缔造者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打败了与之竞争的西南部军阀。但并未摧毁之。德川幕府治下的大名有二百五十至三百户之众,其中大约九层代表外藩。他们并非德川地旧部,其中不少人还与德川打过仗。外藩被视为幕府传统的、潜在的敌对势力,并被严格排斥在幕府政权之外。他们拥有面积最大、最富庶的领地:日本十六个最大的藩中至少有十一个是“外藩”这些藩均位于国家西南或东北部地边远地区。“外藩”占有全日本四成地土地。但是,事实上,他们的财富和实力比幕府地统计资料披露的官方数字要强大得多。而萨摩岛津就是其中之一,到倒幕运动之前,萨摩岛津已经拥有了将近两万多武士,这远远的超过了幕府对他的限制

而在倒幕运动中,许多地方大名投靠的对象也都是萨摩岛津,因为萨摩岛津才是他们利益的代言人,也许推翻了日本幕府之后,岛津家族上台之后,他们会获得更大的权益,而部分被杀的大名治下的地区多数投靠的是天草四郎,毕竟天草天草四郎有个神话的化身,不少人还怀念小西行长的时代,加上天草四郎身上还笼罩着一层神话色彩,许多日本人都相信他会是领导日本走向辉煌的伟大人物

内藩和外藩的矛盾都在倒幕运动中激发出来,不服从德川幕府统治的外藩大名们希望能从倒幕运动中更进一步,甚至或许自己会是下一任幕府将军,就在他们开始行动起来的时候,一个震惊的消息传来,江户被大明远征军攻破了,德川幕府垮台了

为攻破江户城,洪承畴也费了不小的代价,最后几乎将江户城给炸平了,伤亡将近一万多人,才拿下了江户城,德川家培养的武士果然十分厉害,要有偷袭的忍者这些都是伤亡的主要原因,这一战下来,江户城几乎没有活下多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埋在瓦砾之下,直到许多年后,人们在清理废墟重建之时,还能从地下不断的挖出白骨来

就在天草四郎还幻想着自己将会成为日本主宰,成为比丰臣秀吉、织田信长更伟大的存在的时候,大明远征军已经完成了对日本精神圣地京都以及日本统治政治中心江户城的占领

当日本皇太子绍仁指着宋献策的鼻子大骂大明背信弃义的时候。

宋献策非常平静的道:“我背信弃义又怎么了,反正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史书里,将会是你们求着并入我大明,什么背信弃义的词都将不会出现”

日本的精神象征明正天皇倒了,因为她已经无能为力了,因为她已经成为一个阶下囚,接下来的时光将会在那个遥远的国度里度过了,虽然那将也会是自己的国度。

天草四郎的军队在宋献策的眼力最多跟日本幕府的武士军队差不多,虽然装备了跟日本幕府差不多的武器,火枪和大炮,但比起精锐的辽东军来说,那还差上一个档次,因此天草四郎反抗的话,迟早也会成为历史的。

随着德川幕府的倒台,日本国内再没有一支可与大明抗衡的军队,控制了日本天皇之后,洪承畴迅速指挥大军开始对日本国内反对势力的征讨,只要是反抗者,皆悉数被残酷镇压,此战过后,除了那些见识的早的,知道抵抗是死路一条的投降派,日本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诸侯势力了。

次年,萨摩岛津宣布解散军队,投降,天草四郎即支持他的数万天主教徒拒不投降,全部被斩杀

至此,日本国亡

正文 第十一章:风流明帝一“皇上,这是日本方面传回来的战报”

“这是内阁刚送过来的增拟组建食品卫生司的官员名单”

“这是军机阁今年冬季征兵的计划”

“都放下吧,朕一会儿吃完就看”

朱影龙一边吃着饭,手里的案卷还翻个不停,一边朝秘书处的几位官员道。

“是,皇上”

秘书处的几位官员低着头离开了。

这仗一开打,那是忙个不停,朱影龙都不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走出过养心殿了。

“皇上,外交部又差人来说,俄罗斯使节普罗佐夫和公主伊琳娜请求陛见”

“不见,不见,没看见朕这么忙吗,有事让他们找外交部谈”

朱影龙十分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道。

“皇上,按照礼节,别国使节来访,您总该见人家一面的。”

外交部侍郎黄鼎臣一副苦瓜脸道,那个普罗佐夫还好应付,可那个伊琳娜的小公主可是难伺候。

“鼎臣呀,是你呀,朕这实在是没时间见那个什么俄罗斯使节,你去跟他说,有什么事跟你谈,通商贸易之类的,谈好了,就写个条陈给朕看一下,行的话,朕就批准,谈不拢的话就拉到,你看怎么样”

朱影龙抬头看了黄鼎臣一眼,然后埋下头依旧批阅文件起来。

“皇上,俄罗斯对于咱们大明来说那就是个弹丸小国,一个小国的使节您不愿见也没有什么,可那伊琳娜毕竟也是一皇亲贵胄。您这么老拖着人家不见,这未免有损咱们大明礼仪之邦的名声”

黄鼎臣实在是没有办法,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更何况是个番邦女子,身份高贵不说,又不通中华礼节,根本就没办法沟通,实在没有办法,就只能犯言直谏了。

朱影龙自己也感到头疼。手里停了下来道:“这样吧,你去告诉俄罗斯使节还有那个伊琳娜公主,朕明天晚上在体顺堂设国宴款待他们,到时候你去接人,朕请内阁和军机阁几位大臣作陪”

黄鼎臣心中一喜,忙应声道:“微臣领旨”

“圆圆,圆圆。”

朱影龙高喊几声,刚才一着急,便觉得浑身燥热起来。浑身冒汗,心想着是不是再取几块冰来,给这屋子降降温,毕竟现在可是酷暑当头。

“来了,来了,奴婢在,皇上您有什么吩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