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帝 > 分节阅读 406

分节阅读 40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员:秦良玉唯一的女主将,副司令员:刘泽请,秦邦屏,参谋长:秦民屏,兵力十六万,防守四川、云贵一代,整编后约十四个师,暂时属于二线集团军。

这样算下来,全国正规的一、二线部队加上海军共计一百万左右,其他地方部队,包括现在七大军区中地老弱都在裁撤之列,裁撤后的军队部分可进行屯田,由朝廷提供土地,部分发放钱银自行回家务农,还有就是剩余的青壮,朝廷则一律编成武团,作为集团军后备兵力,以及维护地方治安的存在,实在没有地方去就去修路筑路,总之办法多多

这里面还不包括一些特殊兵种,比如医护兵、工兵还有后勤等等,这些都将在军改后,陆续地浮出水面,成为大明军队里面的正式编制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

第六章:军区与军衔二

且军改后,大明将始设女兵,主要以医护兵为主

设立军区出于国防上的考虑,这么做便于朝廷集中调动和指挥,而且利于诸兵种相互磨合,再一个就是军区主将的轮换制度,为了防止武将权力过大,或者说拥兵自重,这时候轮换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在一地时间会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但国家总不可能天天打仗,所以种担心几乎是存在的,毕竟战时还有战时的做法。

一下子裁掉将近百万的军队,这对朝廷的财政来说是个极大的负担,好在裁军是分阶段的,一线兵团先行裁撤,而且优先可战斗兵团,如辽东军区是为第一个裁撤整编之区,不过辽东军区都是些善战的老兵,除了一些年龄超过和伤残的军士,基本裁撤下来的人、也就一两万人的样子,这一点辽东自己多开几片荒田就可以将这些人裁撤下来的军士安顿下去了。

由于军改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使得大明的军队彻底从屯兵的体制中转变过来,军队要年轻化、正规化、职业化以及纪律化,尤其是一线兵团,战斗的部队就因为战斗而生存,等他们脱下铠甲和军装,才是重新拿起镰刀锄头的时候。

新的兵役法规定,百姓不分贵贱都又服义务兵役的义务,但凡有逃脱兵役者,严重者可直接枭首示众。

军营可是一个巨大的熔炉,无论什么样顽铁投进去了,出来的时候都又可能变成一块精钢

办军校也是军改中最重要的一环,虽然现在火器利用刚刚起步,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不如冷兵器,但不管是低级士兵还是高级将领。从对武器的正确使用,战斗技巧到军事指挥、排兵布阵都必须要有系统的学习,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军校是重中之重,朱影龙以及在计划中准备在南京和福建各建造一所军校,南京地以培训步军中下层军官为主,福建成立的是海军军官学校,只要是培养航海人才以及海上作战指挥将领,在未来的五年内,起码每个军区都能有那么一所培养低级军官的学校。并取消武举人的考试,今后进入军中唯一的途径就是考入军校,除各大军区推荐培养,还将会对民间开放,没四年录取一次,秀才以上才有资格报考

军改对传统礼教的冲击也是非常之大的,这一点让恪守千百年来儒家传统礼节的官员们十分的不满,不过他们已经没有反对地力量了,军中礼节修改之后,再也不是那种奴颜婢膝的跪拜。取而代之的是是新式的并手额前礼,这种新的敬礼、行礼方式间接明快,更富有年轻人的朝气,易学好推广。以前军营中的繁文缛节太多了这都是以文制武带进去的重重恶心。而且还有将领私自改军礼,把朝廷的军队肆意胡为,所以朱影龙一心要废除这些没有用的东西。

军改中另外一个重大地措施就是大明从此实行军衔制度,也就是说以后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将拥有自己的军衔,与现有的爵位分封制度并存,但爵位是大多是终身制的。军衔则不是。

根据后世解放军以及世界各国地军衔制度。朱影龙与军机阁联合制定了大明朝有史以来。或者说整个中华民族军队历史上第一套军衔制度。

其中军官军衔为三等十二级,分别为:

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军: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其中士官分16个等级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列兵。

军衔列出后。军机阁将会在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内对全国各级将校进行等级评定,评定之后,将官以上将由皇帝亲自授衔,校级一下普通军官将有师一级将官主持授衔,士兵授衔将有旅团一级校官主持授衔。

全军启用新式军常服,陆军为红黑色,骑兵为黑色,海军为天蓝色,至于领章、肩章的花式,朱影龙摒弃了后世熟悉的五角星,改用梅花,因为梅花地铮铮傲骨最能体现出军人那种傲立风雪之中,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概。

军改正式启动后,不但大明军中接连震荡,民间也大受影响,军改的结果是军人地地位大幅度上升,但高级军官地权力却有些限制,同时普通士兵地地位巨大的攀升,他们地利益将会进一步得到朝廷律法的保护,同时军人的待遇和福利更是前所未有的提高,羡慕的连手无缚鸡之力之的文官们都想去当兵了。

同时相

纪变得更加严格了,军人作风规范也更加严谨了,散现象将会成为历史。

索尼目睹了大明宣布军改的开始,不过可惜的是他不能留下来继续观察并研究大明的军改了,因为他接到了皇太极的调令,他就要卸去公使的职务,回盛京去了。

索尼的离开让皇太极错过了一个了解大明军改实际情况的最好的机会,而萨哈璘虽然随后接替了索尼的工作,但是他没有得到索尼的交接,更加没有能接过索尼这四年来在大明上上下下积攒下来的关系网,因此就算萨哈璘就算有通天之能,一开始也不可能掌握大明军改的一些机密信息。

大明究竟要干什么一次划时代的军事改革吸引了大明周围许多国家的目光,后金,蒙古,暹罗等国家都在看大明,看大明究竟要干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