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帝 > 分节阅读 404

分节阅读 40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后果,尤其是利益地上的纠葛和矛盾,就会变得非常尖锐,甚至会给地方官员带来敛财和压榨百姓的借口,为此朱影龙及时调整了中央朝廷改革的速度,加大了对地方改革的监管和调研,除了“摊丁入亩”之外,“士绅一体纳粮和改土归流”这两项重大政策都被推迟了,但是官场整风运动却并没有任何影响,这是配合地方官府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

至此。朱影龙深切体会到治国的艰辛绝非一般人能做到,就算他这个来自未来的人有些时候都难免偏颇,甚至会感到力不从心。

泰松也没有想到自己不过一次无心之失居然会对大明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甚至让大明从整体上来了一次拨乱反正。避免了“大跃进”的错误。

以连日来赶路十分劳累为理由,泰松拒绝了大同总兵和大同知府联合本地官员准备地接待晚宴,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上去。泰松一行就在一众官员的相送下,踏上了会乡省亲的路程。

进入草原,就无所谓官道了。由于还是初春。天气还是非常寒冷的。尤其是草原上还覆盖着一层厚厚地积雪,只能遵循前人走过的路迹才能不在茫茫白雪皑皑的草原上迷失方向。

车轮已经被换成了滑橇。这样才是适应在冰雪覆盖的草原上迅速稳当地行进。

美召,这是泰松一行进入蒙古必经之地,榻并不是单纯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而是寺庙与城堡合二为一的城寺建筑群。整座建筑群背倚大青山而建,总体平面布局为一不规则地正方形,周长六百八十一米,采用大块河卵石垒成高约5地城墙,南面为城门,名泰和门,为一座三层歇山顶式地城楼,城墙四角有向外伸约十一米的墩台,上建角楼,俗称凉亭。大门上镶嵌地一块石制匾额上面刻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十六个字,这块石匾出自俺答自勒,蒙古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于明万历三年建美召,明廷赐寺名寿灵寺,城名福化城。

泰松一行路过的就是这个福化城,当夜落脚之地自然是寿灵寺,大明皇妃,又是蒙古公主,寺里面的喇嘛自然带着人到山门外迎接。

虽然林丹汗本人舍弃黄教信仰,该投红教,但泰松自己却对红教的好感欠奉,对黄教的还是不错的,京城没有喇嘛庙,她除了在自己的长春宫里面搞了一间宫殿作为修行之所,平时几乎找不到共同信仰之人,除了她当初带进宫内的侍女。

泰松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朱影龙并没有过多的干涉后妃们的信仰问题,但一般来说他对喇嘛来说还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大喇嘛带领这泰松经过泰和门步入城堡,正对着入口的就是佛殿。佛殿的布局是藏式的,但从外部看,屋顶均为歇山顶,为汉族建筑的特有风格。天王殿、经堂和大雄宝殿连为一体,中间均有门隔开。前廊和经堂的侧墙为藏式。大雄宝殿内墙上有色彩斑斓的壁画,除喇嘛教供奉的佛、菩萨、天王等像外,还有画有大量佛本生故事。西墙下层为人像画,正中端坐蒙古族装束的男女像,即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

三娘子是位传奇的女子,她几乎是草原上所有少女崇拜的偶像,泰松也不例外。

穿

宝殿来到北面的琉璃殿前,琉璃殿是宫殿式的三层高一个正方形的高台上,四面环廊,绿色琉璃瓦盖顶,雄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大雄宝殿的南面是万佛殿。紧挨着万佛殿的一座藏式的建筑是乃琼庙,为两层楼阁的藏式建筑,屋顶立有金色的法轮,左右各有一只卧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里是迈达哩活佛居住地地方。达赖喇嘛巡礼蒙克地方之后,迈达哩胡图克图诺们汗禀承达赖喇嘛的谕旨。驻锡于蒙古之地。由是,蒙克地方之诸胡图克图,诸贤者共议:为掌蒙古地方之宗教,以巴特玛三博师之高徒,大慈津巴扎木苏之化身,根敦巴勒藏扎木苏锡哩巴达,辰年生,年十二岁时,前往蒙古地方为教主,岁次甲辰。年十三岁时抵达,遂坐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索达那木扎木苏在蒙古主教之床,天下咸称大慈迈达哩胡图克图焉。

迈达哩作为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代表,万历三十二年抵达蒙古,承担起在蒙古传播黄教的责任,时年仅十三岁。迈达哩,源自藏语,即“弥勒”“未来佛”之义。而蒙语为“美尔佛”,此为美召得名由来。

召庙佛殿内供奉用纯银铸成的四米高的弥勒佛像,迈达哩活佛在此坐床。并为弥勒佛像主持开光仪式。

经堂东北方有座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匾额题曰:“钟金夫人之堂”四壁无窗。庙内无塑像,仅供有一座檀香木塔,高约八、九尺,雕刻颇精。传说塔内盛放着三娘子的骨灰。留有腰刀、头饰、靴帽、盔甲等物。总体看来,建筑具有明显的明代风格,清秀细腻。灵动健拔。

可惜的是。迈达哩活佛并不在美召。而身在归化城的乃春寺,泰松本欲拜见迈达哩活佛。并聆听佛法教诲,奈何机缘未到。

泰松心情沮丧之余,便早早地安歇了。

次日一早便下令启程,从美召到归化城要走两百多里路,如果不早点去起来赶路,晚上就只能在野地里宿营了。

提到归化城,就不能说到一位草原上传奇的女子,这个女子就是三娘子。

在蒙古民族历史上,除成吉思汗、忽必烈等顶天立地、威振四方的英雄汉外,还有一位文武兼备、运筹帷幄、称雄蒙古草原30年的巾英雄。她,就是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女首领三娘子。

三娘子,史称“钟金哈屯”、“钟金夫人”“也儿克兔哈屯”、“克兔哈屯”等。明代蒙古瓦剌奇喇古特土尔扈特部哲恒阿噶之女。俺答汗出征瓦剌时,与奇喇古特部联姻,遂嫁与俺答汗为妻。

俺答汗是明代后期蒙古土默特部首领,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使土默特部称雄于全蒙古,成为当时蒙古的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三娘子是一位聪明、美丽,颇具才华,为人豪爽不羁的蒙古族妇女,深得俺答汗的宠爱。明隆庆二年,随俺答汗再征瓦剌。五年,力促俺答汗与明朝达成通贡互市协议。万历六年,随俺答汗赴青海仰华寺谒见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皈依藏传佛教,被称为“多罗菩萨之化身阿利雅达喇”。九年,协助俺答汗扩建库库河屯明称:归化城。因她居于此地,故归化城又称“三娘子城”。

俺答汗晚年多病,事无巨细,多任凭三娘子裁决。她也尽己所能,积极辅佐丈夫,发挥了巨大作用。俺答汗去世后,深谙文韬武略的三娘子主政务,掌兵权,约束蒙古各部,保持了与明朝的和平通贡互市关系。特别是万历十九年,她竭力劝说、督促俺答汗孙撦力克从青海撤军东归,避免了蒙古和明军之间地大规模冲突。为表彰三娘子的功绩,明朝于万历十五年,封三娘子为一品“忠顺夫人”。后因为政治原因,年逾古稀的三娘子嫁给了土默特的卜石兔济农,万历四十年六月二十六日三娘子病逝,明朝亦遣使给予赐祭七坛地隆重祭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