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帝 > 分节阅读 249

分节阅读 2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预计需要花费白银百万两以上,民夫约十万人,分为春秋两个时段进行,至于黄河堤坝工程,微臣建议,在修筑堤坝的同时加宽和加深黄河的河道。以增强汛期时的抗洪和泄洪能力。”

“周爱卿的意思是,朝廷要增加更多额外的投入了”朱影龙听出来了,周顺昌的是想好好的整治一下黄河,好让它安静个十几年。免得它给两岸百姓带来灭顶之灾。

“微臣是怎么想的。”周顺昌老实回答道。

“那么依你的估计,要完成这个大地工程,需要多少投入”朱影龙对这种改善国计民生,降低自然灾害带来损失的工程一向都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微臣与工部的几位大人仔细核算过,五百万两应该足够了。”

“五百万两”大殿之中顿时传来十几声冒着凉气惊叹之声。

“启禀皇上。周大人的一片心的好的。治黄是个大工程。非一年两年都能完成的,眼下朝廷虽然宽裕。但百姓家过日子尚且需要细水流长,微臣并不是反对周大人这个计划,只是希望一步一步慢慢来,这样也不会给朝廷地财政带来大的压力。”孙慎行急了,他这个户部尚书最难当了,所有人都管他伸手要钱,可明知道有些钱是不能省的,可他也没有办法,朝廷虽有些底子,但是现在是入不敷出,不精打细算怎么行呢现在他就等着朝廷收回江南四省赋税重地,或许到那个时候他才能喘一口气。

“孙爱卿说的也有些道理,五百万两一下子投入进去,恐怕效果不一定会达到最好。”朱影龙也同意了孙慎行地观点,现在省钱打仗才是他唯一的目的。

“回禀皇上,其实孙大人误会了,微臣所说这五百万两是分三到五年的时间逐步使用地,其实全面启动这个工程,只需一百五十万两就足够了。”周顺昌道。

“原来是这样,孙爱卿,你们户部能拿出这一百五十万两来吗”朱影龙转而朝孙慎行问道。

孙慎行有心说没有,但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似乎没有理由反对,可国库里面的银子不是个数字,没有实实在在地银子,他拿什么给呀,当下无奈道:“回禀皇上,户部一下子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银子,不过,户部可以每个月拨出一部分来,但是不能保证一定达到周大人一百五十万两最终要求。”

“这样也行,孙大人只要能按月给我拨下银两,工程开工绝对没有问题。”周顺昌大喜道,六部之中,工部地地位越来越高,可他这个工部尚书却觉得自己一点功业都没有,好像每每都是沾了下面地光似的,于是他下决心研究水利,亲自千万黄河沿岸考察,这才决定要做下这一个大地造福与后人的大工程。

“好,诸位爱卿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一并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一下。”朱影龙很高兴,他想起了后世的九江大堤豆腐渣工程,因此希望能有人提出来工程监督这样一个建议来。

可惜等了许久,没有人能提到这一点,最后还是由他自己提了出来,让都察院派出一名御史,全程监督钱款的调拨和使用以及工程质量监督,并且工部下挂设一个工程质量小组,随时随地的抽检工程质量,这么一大笔投入,这么大的工程,如果出现豆腐渣工程,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朱影龙所知道的历史,十二年后,黄河一场大水,千里沃野良田还有两岸许多城市都被大水冲的干干净净,死伤无数。

这一提议一出来,顿时大殿之中一片赞叹溢美之词,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防患于未然、千古一帝、尧舜之才等等,只要能靠边的都用上了,真得佩服这灿烂的汉字文明,同样含义的马屁都能找到各不相同的词眼表达出来。

第十八卷:御驾亲征之

第一章:早朝风波二

议一出来,顿时大殿之中响起一片赞叹溢美之词,什人、后无来者、防患于未然、千古一帝、尧舜之才等等,只要能靠边的都用上了,真得佩服这灿烂的汉字文明,同样含义的马屁都能找到各不相同的词眼表达出来。

朱影龙伸手制止了百官还在继续的歌功颂德,休息了三天,各部都有未处理的公事积压,朱影龙是个重视效率的人,不想在这无聊的吹捧中浪费时间。

“众爱卿,还有本奏吗”朱影龙站起来居高临下大声问道。

“臣袁崇焕有本启奏”袁崇焕被朱影龙从辽东召回,其一是为了后金突然入侵朝鲜,其二,就是商讨如何加固锦州到山海关一线的防御。

“袁爱卿请讲”

袁崇焕稍微迟疑了一下,才继续道:“臣的本子是关于东江侯毛文龙的。”

朱影龙顿觉眼皮一跳,忙阻止袁崇焕说下去道:“慢,袁爱卿待会儿下朝后留下,东江侯的事情,朕要与你细谈。”

袁崇焕用复杂的眼神看了朱影龙一眼,俯身施礼退入班列道:“微臣遵旨”

朝野上下都知道袁崇焕与毛文龙不和,毛文龙久居东江岛,俨然一派割据身份,若非必须得到朝廷的支持,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东江岛的位置靠鸭绿江口,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只要在岛上屯兵数万,就可随时威胁后金的东线安全,后金暂时还没有水师,奈何毛文龙不得,皇太极也曾多次派人招降,但毛文龙知道。一旦投降后金,就成了人家的臣子了,皇太极必然不会放心他继续呆在东江岛上,失去自由不算,许多谋利的渠道也都将随之失去,还担上汉奸的骂名,毛文龙手握精兵数万,岛上还有几十万百姓,还不至于投降一个蛮子。

毛文龙虽隶属袁崇焕的麾下,可他就从来没有听过袁崇焕地指挥。完全凭自己高兴,东江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继续让毛文龙给占了,对朝廷各项防御战略布置带来掣肘,按照袁崇焕的心思,就算不杀了这个毛文龙,也起码把人从岛上给弄回来,然后对岛上的军队整编重组,派一员得力的将领坐镇,撤回岛上的几十万百姓,妥善安置。

朱影龙有顾虑。东江岛上军民数十万,这么大的人力资源,要是把毛文龙逼急了,豁出去了。投降皇太极,当汉奸,不但损失了战略牵制重地,而且还让皇太极得到足够的兵源和人力。那就损失大了,虽然他知道的历史。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没有费多大的力气,那可是先斩后奏地呀。朝廷在毛文龙被杀之后才知道的。而瞧袁崇焕的心思。是想拿着圣旨去接受东江岛了,毛文龙还会引颈就戮吗毛文龙有不是什么忠臣。不反抗才怪呢,所以他忙阻止毛文龙继续说下去。

皇上不想对毛文龙下手,站着的许多位大臣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礼部侍郎周廷儒,刚才紧张的把心都提到嗓子口了,以他们之间的深厚关系,一旦毛文龙倒台,他自己也估计乌纱不保,当然紧张了。

“启禀皇上,若丰城侯殿外求见”突然一个黄门太监匆匆跑了进来,跪下禀告道。殿中文武百官纷纷扭头朝大殿门口望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