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帝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都快用午膳的时候,沈芊芊实在是等不下去了,才派了一个太监到前面去打听,一打听。才知道皇上早朝之后就出宫了,而且鸾仪卫都跟着一起出去了,还调动了一千御林军随行护卫,说是去了通州军校,没有四五天回不来了。

通州位于北京城东南,京杭大运河北端。历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此地。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和兴旺。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

此次朱影龙前往通州,朝廷政务基本交给内阁处理,每天派人汇报一次,并且他打算在通州多住些日子,他想多了解一下朝廷各地军政情况,这次抽调进通州军校学习的多时各省地方上的将官,正好有这个机会了解一下。

通州军校坐落在通惠河畔,朝廷于去年拨款五十万两白银修建,大量采用新建筑材料,工程进展迅速。不到半年,就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军校现有生员七百余人,分为三个梯队。第一个梯队是朱影龙在开封地老班底,他们大多还是孩子,属于预备梯队,明日的将星。人数最多,有近四百人,年纪平均在十三四岁。第二梯队。是朱影龙下旨让一些将门勋戚之后。这些人大约百人左右,年纪平均十五六岁。第三梯队,就是现役军官了,这些二十几岁到四五十岁的都有,人数大约在两百人左右,平均年龄大概在三十岁左右。

教员和教官大多是朝廷现役的将军,熊廷弼、袁崇焕在军校都有兼职,不定期的回军校授课,军校教育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块,还有新式练兵方法的学习,火器操练,队列学习,内务整理,军营军规等各项学习,这些完全与以前的不一样。

军校实行的全封闭化的管理,严格纪律要求,朱影龙连续下旨颁布了新军以及军校的内务暂行条令、纪律暂行条令和队列暂行条令,这就是后来被军事学家称之为地“三

”。

内务暂行条令包括:军队效忠、士兵职责、军中生活等三个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细致的阐述。

纪律条令包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好东西自然要拿来利用一下的。

第一条纪律:一切行动听军令。

第二条纪律: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第三条纪律:一切缴获归朝廷。

八项注意:

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队列暂行条令,这一条令执行起来难度较大,这完全颠覆了现在这个时空的认识,因为他是朱影龙这位曾经参加过两次军训后来者制定的,这是基本上是从人民解放军的队列条令照搬过来的,所以只在新军和军校中推广实行。

“为朝廷建功立业,誓死效忠皇上”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这一些等等都成了新军军营和通州军校里面听到的最嘹亮的口号,也成了附近百姓茶余饭后的新话题。

新军服地使用,新军礼的推行,草绿色的对襟军装,笔挺的军资,亮地口号,整齐划一的动作,改革虽然付出了代价,也遇到了艰难的阻力,但当你看到改革后成果之后,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吴三桂,出列”

“到,皇上”吴三桂出列上前三步走,“啪”地一声立正,身体笔直的给朱影龙敬了一个军礼大声道。

“听说你在前锋营搞了一个特战大队,攻占黑山时立下大功”

“是的,皇上。”吴三桂目不斜视道。

“很好,朕希望你能继续钻研这种作战方法,需要什么,你直接来找朕”

“是,皇上”吴三桂响亮道。

“入列,继续训练”果然是年轻人,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接受新思想,朱影龙含笑地看着战地笔直地吴三桂很是满意,他也换上了新式军服,人也显得精神了许多,虽然目下没有实行军衔制度,但他们的军服上都已经有了体现,类似于后世那种杠杠,星星什么地都提前上了肩膀了,解释为这样好辨认各级军官的品级,这样将来推行军衔制度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新的东西和制度出来总会有反对的声音,骂朱影龙数典忘祖,大肆毁坏祖宗纲法的人大有人在,声势还不小,还上什么万言书,纠集一帮顽固不化的臣子士绅跪在午门外,要求皇帝停止破坏祖宗纲法。

“封建卫道士。”朱影龙看到那所谓的万言书,这些人的愚昧无知真是让他哭笑不得。

“皇上,您看这这么办才好”万言书是通政司通政使黄道周亲自骑马送到通州军校的,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送到了朱影龙在军校办公的案头。

“什么怎么办,凉拌”朱影龙生气的将那份什么万言书仍在了案上,冷笑道。

“皇上,这个”黄道周额头上直冒冷汗,皇上脾气刚毅,做臣子的他很清楚,尤其是那说一不二的个性,更是令他心中异常担心。

“这样也好,既然这些人说朕数典忘祖,背弃祖宗纲法,那就让他们到这通州军校来,旁边还有通州新军大营,让他们先看看,再下这个结论也不迟”朱影龙下达这个旨意之后,觉得自己还有些窝火,于是把发愣的黄道周晾在屋内,自己出去透气了。

第十二卷:革弊图治之

第十章:通州军校二

呼吸了几口新鲜湿润的空气,消除了一下内心的烦躁到了,这天一热,人就显得有些燥,尤其他还是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帝。

“皇上,吏部黄尊素黄大人的密折”徐应元从不远处跑了过来,手上拿着个锡封圆筒喘着气道。

“拆开”

“皇上,这是密折,奴才可”徐应元一脸的难色。

“行了,朕让你拆,又不是让你看。”朱影龙知道这徐应元被自己罚怕了,现在说话做事都细心小胆的,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

“奴才遵旨”徐应元忙应声拆开锡封,麻利的挑出黄尊素的奏折,给朱影龙递了过去道:“皇上,黄大人的奏折。”

朱影龙接过来,打开看了起来,原来是说,上折请辞官的那二百多官员中当中终于有坐不住的,给吏部上折子,说自己现在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恳请朝廷再给他们一个为朝廷效力的机会。

“果然不出朕之所料”朱影龙欣喜的合上黄尊素的密折,只要这些人中有打退堂鼓的就好办。

朱影龙当即给黄尊素去了一道密旨,授权他实行提升一批,贬职一批,再罢掉一批的官场换血计划,通过这样的办法,对官场进行改造,这也是吏治改革的第一步,同时也给沸沸扬扬的太学降一降温,把这种学术争论也从朝廷带到地方,这样影响才大,都集中在京城,他自己也受不了。

轰轰烈烈的吏治改革的第一步总算渐渐平息了下来,万事开头难,开头走好了。下面就变得容易些了。

“皇上,您让我查宸妃娘娘身边的那个宫女婉若,臣有结果了”暗影并了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大的情报机关之后,效率上高了许多,朱影龙不过给周淮安丢了一句话,想不到几天功夫就有结果了。

“把你调查的结果说给朕听听。”

周淮安将自己调查地结果说了一遍,朱影龙也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那晚许婉若叙说身世的情形,基本上没有多大出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朱影龙老是觉得这个许婉若不对劲。可什么地方不对劲他又说不上来,或许因为就是因为她是沈吴氏所救,这一点让他心里起疙瘩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