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帝 > 分节阅读 102

分节阅读 1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表现了为国为民、光明磊落的情怀。第三位就是一个月前还是大理寺卿的陈杨美,朱影龙对这个人的印象最深,因为他亲眼看到了他的正直和刚正不阿,现在被阉党排挤,虽然官升了一级转任刑部郎中,其实把他手中的权力给剥夺了,选来选去,朱影龙倾向于排在第二位的黄道周,原因有两点,黄道周最年轻,今年才四十一岁,翰林院是个清水衙门,他空有一腔抱负难以施展,他又是个正直的人,不愿意依附阉党,他可以给他机会,这一点很难拒绝,第二点,就跟明朝的内阁制度有关,内阁大学士基本都是翰林出身,内阁大学士虽然官制只有五品,但最能接近权力中枢,基本上当上内阁大学士的人都能扶摇直上,现在的内阁大学士无一不是魏忠贤的走狗,如果能把黄道周打入内阁,这就在内阁钉上一颗钉子,方便自己随时知道内阁的动向。

现在刑部尚书文炳勋去职,刑部尚书一职空缺,朱影龙很想让杨鹤接替这个职务,但魏忠贤想让礼部左侍郎的温体仁接任,朱影龙一直不表态,这让魏忠贤很是恼火,协理政务虽然没有多大的实权,但有些事情还是要朱影龙点头才行,在万寿节上朱影龙跟温体仁有过节,朱影龙不点头,魏忠贤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温体仁得罪了他,他这么卡着别人也不好说什么,闹到天启帝哪里也只能说是公报私仇,天启帝本来就对温体仁印象不好,闹上去恐怕连礼部左侍郎的位置能不能保住都难说,魏忠贤又改变主意提出来以杨寰出任刑部尚书,朱影龙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目的,表示了无所谓,这样刑部尚书就给了杨寰,其实朱影龙就算不点头也没有用,杨寰有个妹妹生的貌美如花,人称杨美人,算是天启帝的宠妃,有这层关系,朱影龙也反对不了。

早些时候,天启帝给朱影龙指了一个指导他读书的翰林院书庶吉士李佑琳的,后来那个人自己呆不下去,巴结魏忠贤,当上了御史,现在也不知道到何地任职去了,翰林院的确是研究学问的好地方,因为他够清,够闲,在翰林院做官基本上是不用应卯的,这是一个安插文学侍从之士的机关,也主管国史修撰。翰林院的长官称掌院学士。掌院学士在是五品官,掌院学士之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等官职,他们的职掌是撰拟诏敕。又有修撰、编修、检讨等官职,他们的职掌是修撰国史,通常都是兼任的,像黄道周就是翰林院编修兼经筵展书官。

在周淮安的安排下,朱影龙和史可法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亲自去见了这位才华横溢的翰林院编修,信王雪夜亲访,黄道周简直就是受宠若惊,三人详谈了许久,定下了暗中联络朝中正直之士铲除魏忠贤的第一步计划,并且嘱咐他不能急躁冒进,一定要有了绝对把握才可将计划和盘托出,黄道周虽然进入官场不到三年,但处在权力中枢的周围,已经很明白官场的险恶,当下欣然接受了朱影龙的建议,同时也对这么一个才十几岁的王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觉得自己好像做梦一样,一下子施展抱负的舞台就从天上掉了下来,冷静的思考这两个月朝堂之中丝丝微妙的变化,他岂能看不出一丝端倪来,信王可能是储君的人选,最大的敌人就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他从信王的身上更是看到国家中兴有望,怎能不令他心中狂喜万分。

第八卷:孤注一掷

第九章:风生水起二

选中了黄道周并不等于放弃了杨鹤和陈杨美二人,陈扬美很好办,因为魏良卿的案子,陈杨美虽然升了官,但在刑部倍受排挤,很是不得志,新上任的刑部尚书杨寰更是处处针对他,朱影龙干脆请旨把他调出了刑部,转任信王府的右长史,反正魏忠贤已经认定这个陈扬美是自己的党羽,干脆就直接把人搞过来,魏忠贤气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原来人在刑部还可以控制,现在人进了信王府,想要报复这个陈杨美就不那么容易了。

陈杨美第一天到王府上任就暗暗心惊,信王府的守卫之严密比皇宫大内都不逞多让,而且处处透着神秘,年纪轻轻的信王爷更加是鬼神莫测,面对权势倾天的魏忠贤他都不曾有过畏惧之意,倒是对这个神秘的信王莫名其妙的产生了一个敬畏。

长史就相当于王府的总管,正五品的官职,王承恩是左长史,右长史一直空缺,左长史掌内府之事,右长史责掌外府之事,凡请名、请封、请婚请恩泽以及陈谢、进献表启、书疏,长史都需要为王奏上,所王有过,则诘长史之过,陈杨美有些惴惴不安,信王怎么会单独看中自己,还让他出任王府长史呢

陈扬美一进入王府,迎接他的是史可法,什么都没有说,交给他的是一份保密条例,上面详细例择了四十六条保密条则,这样他一下子感觉到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非常严密的组织,他上任第一件任务就是把手中的保密条例背熟,并且牢记。

这仅仅是他掀开信王府神秘面纱的一角,好奇心是不分年龄大小的,陈扬美这个从县令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官员如今已经五十四岁,但是他的好奇心一点不比年轻人小,单从这详细列单的保密条例他就有预感,信王府这潭子水很深,自己要不要趟呢陈扬美陷入了苦恼之中。

几经挣扎之后,陈扬美还是最后忍不住诱惑,将那个保密条例四十六条拿出来研读起来,越往下读他越是心惊,朝廷都没有这么严密的保密措施,何以一个小小的信王府要搞的如此严密,难道信王他要造反不成一想,信王没有这个必要,皇上并无子嗣,如无意外,信王根本就能顺位登基,但是他这么做为的是什么呢难道是为了对付阉党,天下人都知道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间接的死在信王的手上,两人之间结成了死仇,东厂的密探无孔不入,信王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一想起信王入京后一连串的动作,他马上就肯定了自己这个猜想,如果有信王登高振臂一呼,对付这些祸国殃民的阉人就有了强大的号召力,到时候不愁扳不到魏忠贤这个阉人,想到这里,陈扬美嫉恶如仇的热血开始燃烧,顿觉前途一片光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从从四品的刑部郎中到正五品的信王府右长史看似官职降了,手里的权力更是少的可怜,但陈杨美现在反而不觉得委屈,反而有点重获新生的感觉。

当陈扬美签了保密条例正式成为信王府的一员之后,慢慢的接触到核心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想的实在太简单了,信王的力量比他想象中的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他怎么想到一个出宫不到两年的少年王爷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聚了这么庞大的能量,船已经上了,想下船已经是不可能了。

陈扬美的事情史可法处理的很好,对于新加入自己阵营的人要非常的慎重,就是像陈扬美这样的人要更加慎重,刚正不阿的人有时候也是冥顽不灵的那种,万跟孙慎行一个德行,这样的人趁早把人请开,当然了,为了保险起见,这个人是不会能活着走出王府的大门的。

腊月二十四,这天是朱影龙的生日也是朱由检的生日,本来朱影龙只是想在府中陪熊瑚三女吃个饭,简简单单的也就算了,却想不到天启帝居然下旨鸿胪寺赐下了酒宴,搞的朱影龙措手不及,王府前更是热闹了一整天,送礼的人是络绎不绝,不过都是派人送的,没有一个是本人亲自过来的,现在朝政还是魏忠贤把持着,但政治这东西说不准,信王现在是协理朝政,说不定过几天就变成暂摄朝政,天启帝一驾崩,他说不定就是下一任皇帝,人又不能走的太近,礼又不能不送,连天启帝都下旨赏给了赏赐,下面的官员还不明白吗

还好晚上甜蜜的时光没有人打搅,酒后情欲涌动,来了个雨露均沾,然后再来了一个大被同眠,疲累幸福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年关将至,王府里开始忙碌起来了,大家都在忙,唯独朱影龙一个人最闲,谁叫他是主子呢

皇太极把议和的条件上做出了让步,在政治上降格,把他列于明朝皇帝之下,高于明臣之上。经济上,将上次所提各项“礼物”均减半,但是天启帝已经对袁崇焕的议和产生不满,朝中一些大臣对后金的威胁根本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认为一个小小的后金,人口不足百万,这个时候提议放弃辽东的大臣意见顿时站了上风,后金提出的疆界也正是山海关以北,那块不毛之地给了也就给了,收缩兵力防守山海关一线不是很好吗

这些讨论,朱影龙通常都插不上嘴的,他的口才比这些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大臣相差太远了,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引经据典,正怀疑他们根本就是在显摆什么,完全把国家大事当作儿戏,况且他实在没有兴趣加入他们的争吵,如果是他,管它议和不议和的,先拖着再说,虽然是明朝主动提出议和,其实主动权还是在自己手上,费什么吐沫在争论议和还是不议和简直就是不知所谓的表现,朱影龙很是讨厌像温体仁这样没有节气,又没有真才实学,就只会卖弄媚上的官员。

腊月二十八,朱影龙正在看王府一年来的收支账目,忽然宫中来人,说皇后娘娘宣他入宫,这个时候皇后张嫣会找他干什么,按理说她早就知道自己跟田淑兰之间的事情了,为了避嫌疑,她有近一个月没有入宫见她了,忙匆匆换上衣裳,出了王府往皇宫而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