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灭秦记 > 分节阅读 62

分节阅读 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定了他对问天楼的效忠之心。他一路向西而行,所选路线远离战火,但仍然从流离失所的百姓当中听到了关于各处义军的种种传闻,其中也有关于刘邦的消息。

自刘邦起事之后,曾率部攻克淮阴、泗水、丰邑诸地,声势渐大,却遭到秦将司马夷的军队围而剿之,差点全军覆灭,但是数天之后,刘邦又率萧何、曹参、樊哙等人,屯集留县,收集散兵游勇,共五六千人,声势比先前更大。在攻克下邑之后,刘邦用战略的眼光审视全局,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义军身处绝境,既要面临强悍的大秦军队的围剿,又要防止别的义军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吞并,在这双重危机夹击之下,他选择了附从项梁。

让韩信感到疑惑的是,在听来的传闻中,还有许多的关于刘邦个人的一些琐事。都是说他如何贪酒好色,贪图享乐,在百姓的口中,刘邦仿如一个胸无大志的莽夫愚汉,实在不像一个有远大志向的英雄。

“我所知道的刘邦,绝非是这一类人,但是听人众口一词,似乎又非刻意杜撰中伤,难道他真的不是我要寻找的那位刘姓英雄吗”韩信隐隐觉得,刘邦的所作所为,必然有其道理。

这一日他穿越函谷关,来到了华山脚下的宁秦城。按照凤五的计划,他将在这里成为宁秦城最大的照月马场的少主人,从小离家学艺,直到今天才回归故土。

照月马场当然是问天楼苦心经营的产业,十年磨一剑,就为了给韩信一个合法的身分,韩信心中嘘嗟之余,人已来到了宁秦城的城门口边。

此时已至黄昏,由于局势紊乱,宁秦城中加强了戒备,入城者不仅要缴纳入成关税,而且还要检查户籍身分。以韩信此刻的功力,若是趁天黑之际横越这三丈高的城墙,未尝不可,但是他别有用心,向守城的官兵报出了照月马场老板时农的大名。

守兵立时肃然起敬,更有人从城楼上请来一个豪富人家管事模样的人来,韩信一见此人,四十来岁的年纪,身材略胖,眉宇之间显得极是干练。按照凤五事先的交待,韩信故作惊讶地道:“昌大叔,是你么十年不见,我是时信啊”

那被唤作“昌大叔”的人名叫昌吉,正是照月马场的大管家。他奉时农之命前来恭迎少主,早已等候多时,这会儿听到韩信叫他,打量了几眼后,随即满脸堆笑道:“果真是少主人,十年不见,老奴差点都认不出来了。”

两人寒暄几句,在守城官兵的目送下,昌吉与韩信登上了一辆豪华大车,向城中驰去。

昌吉的目光紧紧盯着韩信的脸,似乎想从韩信一无表情的脸上看出些什么。他记得昨夜当时农将一幅画像递到自己的眼前时,他看到那画中之人,与眼前的人的确是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他是我的儿子,十年前当我迁到宁秦发展照月马场时,他离开了我,在北域的天地寻求他对武道的痴迷。我心知自己的大寿之限将近,所以将之召回,从今往后,他便是照月马场的主人。”时农的脸上不知是多了一丝倦意,还是多了一层疲累,额上的皱纹处写满沧桑,给人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

昌吉的心中顿时涌出一股悲哀,作为时农最忠心的朋友与属下,他几乎见证了时农这十年来在宁秦城的奋斗与打拼,使得照月马场从无到有,最终成为关中地区最负盛名的马场之一。在宁秦城中,只要提到“时农”的名字,无人不知这是权势与财富的象征,然而就在他要登上生命中最辉煌的顶峰时,却要远离人世而去,这怎不叫昌吉伤心

第三卷 第十章 照月马场

更新时间:200973 16:45:47 本章字数:6841

昌吉缓缓地靠近时农卧躺的那张充满药味的床榻,语带哽咽地道:“场主大可放心,昌吉虽然无能,但是忠心犹在,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一定鞠躬尽瘁,全力辅佐少主。”

“这我就放心了。”时农脸带欣慰地闭着眼睛,歇息片刻道:“我有一个预感,明日他也许就会赶到宁秦,你记着他的模样,只要他开口叫你昌大叔,与你的对话中有句十年不见,那么就可确认无误。你要以最快的速度将他送来,因为我要在临终之际见他最后一面。”

时农的话犹在耳边,昌吉丝毫不敢怠慢,命令车夫长鞭急扬,快马穿行于街市之中。两人对答几句,说到时农病危,昌吉的整个人倍显落寞,神情萧索,而韩信适时表现了自己的悲痛之情,他的表演非常到位,让昌吉心生“父子情深”的感慨。

当马车驰过几条街区之后,终于踏入了照月马场在城中的宅第。看着车窗外高大宏伟的亭台楼宇,听着耳边传来的成群奴仆的喧嚣,韩信不由对时农心生佩服。

想到这位即将见面的老人,韩信的心情的确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为了登龙图而策动的计划顺利进行,问天楼在十年前便选派了一批忠心可嘉的精英,奔赴关中,为计划的最终执行者作好准备。这些人无疑都是大智大勇之人,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惜隐姓埋名,舍弃过去的辉煌,来到陌生的环境重新开辟一片天地。然而这些艰难尚且不论,最残酷的是,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作嫁衣裳,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其命运都注定是无名英雄,注定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时农正好是其中的一位。

马车停在一处独立的阁楼边,在昌吉的引领下,韩信来到了时农的病榻前。当时农睁眼看到韩信的第一眼时,仿如回光返照般强撑起身体,喘着粗气道:“好好你终于来了”竟然就此死去。

一切祭奠的安排都在一片哀伤悲痛中进行,在昌吉的指挥下,灵堂的搭设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韩信木然呆坐于时农的棺木前,不言不语,欲哭无泪,无人见了不心生同情,私下都说:“少主人离家十年,想不到只是见得主人最后一面,难怪他的精神有所失常。”

韩信这一坐便是数个时辰,眼见天色黑尽,这才向昌吉说了第一句话:“按照我们家乡的风俗,今晚子夜时分,应是孝子召灵,灵堂五十米内,不许有任何人走动。”

昌吉遵命而去。

暗黑的夜色笼罩在时府的每一栋建筑里,除了灵堂中渗透出惨白的光亮外,再没有任何地方还有光线渗出,那种悲痛的气息流动于空气之中,阴风惨惨,充斥了时府的每一个角落。

偌大的灵堂中,香烛缭绕,阴幡随风舞动,黝黑的棺木边坐着一身孝服孝帽的韩信,黑白相映出一种极为莫名的诡异。

“当”一道悠远的钟声敲响,从城中的一处不知名的鼓楼中传来,在寂黑的夜里显得异常清晰。

韩信的眉间一跳,人缓缓站起,当他确定灵堂的附近再无一人时,他的手轻轻地在棺盖上轻敲了三下。

他怎会有如此精神失常的举动他难道不知道棺木中只有时农的尸体吗但是看他精神焕发,嘴含笑意的样子,实在是令人难解其中的奥秘。

但是就在韩信敲了三下之后,一件更为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砰砰砰”手叩棺木发出的空灵之音竟然是从棺木中传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