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欲 > 分节阅读 230

分节阅读 23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随着竞争对手胡洋地出现,av群岛鲍肆株式会社在乌由的业务成本大幅提高,连续两年利润锐减,该公司总部长期以来存在的经营问题终于爆发了,以至于无法维持宣布破产。一个乌由渔贩子仅用两年时间就拖垮了一家av群岛的跨国大公司,这恐怕是很多人事先想不到的,但是张先生想到了,他曾派人认真调研过鲍肆株式会社的内部情况。

av群岛鲍肆株式会社的破产,乌由也有人跟着倒霉,比如几家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的钱庄,其中就有小白曾工作过的万国摩通钱庄,想当初鲍肆株式会社提价收购的资金来源,就是乌由当地钱庄的贷款,而胡洋当时举贷无门,是张荣道给他提供的资金支持。

这一事件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胡洋,经过这两年的磨练,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渔贩子,学会了很多东西。他的公司趁虚而入,控制了该类海产品的国际市场,此时他才发现这一条贸易线利润惊人,av群岛鲍肆株式会社当初从渔民手中收购,再配送到av群岛国内各大高档餐饮场所,其差价远不止加一个零。

胡洋还没有能力在av群岛国内建立经销网络,他在该国找到了五家经销商分别合作,但是供货方都是胡洋一家公司,生意做到这里才一朝暴富。可是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胡洋的公司先后陷入到两场国际贸易纠纷中。

在胡洋控制了乌由特产的国际市场供货之后,av群岛国政府部门中某商业调查科对他进行调查,也不知道有谁鼓动了几位议员搞出了一份提案,说是胡洋商贸公司垄断市场,要对该产品处以高额惩罚性关税。乌由海味特产当然是由乌由商人控制市场,胡洋想不通为什么av群岛国政府要惩罚自己于是他向指点过他创业的风君子求教。

风君子做事比张荣道更绝,绝得让人意想不到,估计没几个正常的贸易专家能想出那种点子来,他也只给胡洋回了一个字宰

胡洋现在的经营思路比以前清楚多了,遇事的反应也比以前快多了,当下会意。

本书下载官网

出口到av群岛的到岸价提高十倍有人以为胡洋疯了,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干胡洋的回答很嚣张:“既然要罚我,我就真的垄断一回,鬼子不吃这些东西又不会死,想吃就花大价钱买吧。av群岛不买没关系,乌由老百姓还不够吃呢,就这个价,爱买不买,爱收多少税收多少税。”

胡洋为什么说话这么有底气因为他现在已经控制国际市场的供货渠道,海产品的当地零散分销与大宗远洋贸易是不同的,收购、加工、运输、销售在市场进入方面有相当大的难度,零散的后来者很难与胡洋竞争,如果不是av群岛鲍肆株式会社的突然破产,胡洋也不会占到这个优势。可是av群岛的居民了了之,这种特产在av群岛从高档食品变成了一种奢侈食品,犹如十年前的乌由。

事情到此还未结束,很快就有第二场纠纷,发生在去年年初。av群岛针对乌由海产品提出了有害化学物质残留超标的控诉,虽然不特指胡洋提供的特产,但主要矛头是针对他。胡洋经营的特产并非人工养殖,所在海域也没有受到污染,这个控诉来的离奇,进入调查程序就算证明控诉无效,也会浪费大量的精力有巨额的经济损失。

此时又av群岛商人在乌由设立水产公司,与胡洋谈合作,暗示只要合资引入他们的加工技术。就可以避免这一控诉。这一次胡洋没有再请教任何人。自己做了个决定,这决定只有一个字撤

在av群岛国对乌由海产品提出有害化学物质控诉地同时,胡洋主动决定撤出av群岛市场。由特产一度在av群岛居民地餐桌上彻底消失。同时他还做了一件大事,就是组织这几年来一直合作的渔村入股,成立了乌由胡洋渔业集团,建起了乌由最大的海鲜集散市场,在当地统一组织货源并向志虚内地打开市场销售。在集团地成立大会上,渔贩子出身的胡洋拿着话筒说了一番很粗俗的话。至今在海鲜市场的商贩中流传,全文如下

“我胡洋,不是要钱不要脸的人,不会为了两个糟钱就忘了姓什么操,有人嘴馋还犯贱,老子不跟你做买卖行不乌由特产,好东西呀,志虚老百姓还不够吃呢。我们干嘛要糟蹋自己呢做国内市场,利润低一点,低一点就低一点,我看谁鸡巴能硬过谁”当时坐在台上一侧地风君子皱着眉头率先起身鼓掌。全场掌声雷动。

后来av群岛国的乌由海产品有害化学物的残留事件也是不了了之,胡洋继续在那里做生意赚钱。大约是今年年初的事了。这便是胡老板的发家史,短短四年时间从一个渔贩子成为乌由最大的海鲜市场老板和乌由特产的主要供货商。胡洋当然没忘了风君子的好处,曾经特意登门道谢,风君子摆手笑道:“你不用谢我,当年你已经送了我两斤花盖。”

这次张先生来乌由,是昨天到地,胡洋一定要把张荣道接到自己家住,当时风君子也去了。现在胡洋家中的装修是富丽堂皇,不论什么家具电器都是最贵的名牌,什么时髦什么有档次他往家里搬什么,客厅里的沙发都换了好几套了。风君子问了一句:“胡老板,你怎么又换新沙发了”

胡洋:“这是阿拉丁进口名牌,我婆娘觉得好就买了。”他还多嘴问了一句:“张先生,您家客厅放什么牌子地沙发”

张荣道苦笑答道:“没牌子,也不是新的,我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地东西了,看样式推算大慨是四百年前的款相,对了,那不是沙发。”

胡洋听得有点傻眼,又问了一句:“一定很值钱吧”

风君子拍着胡洋的肩膀道:“有些东西算不了价钱,张先生书房里有一张椅子,如果放到三十年前在旧货市场上,恐怕只值五块钱,那时候一张钢管人造革折叠椅能卖三十块。但真要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