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带个超市去清朝 > 分节阅读 130

分节阅读 13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停了王开元的话,看着旁边就是连比较笨的南海明白了这些货物的价值,也是在不解的望着自己,雷天易神秘的说道。

听到了雷天易的话,王开元撇了撇嘴,他早已经想到了雷天易会这么回答。因为雷天易每次都是这样,有什么事情或者计划都不提前说出来,而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才会告诉大家。

这一点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在事情没发生之前,消息是保密的,谁都不知道雷天易想要怎么样。这样一来别人就猜不透雷天易要做什么了。

就像雷天易他们从奉天出来之前的那次人参事件,在雷天易做这件事之前谁都没告诉,只是偷偷的通知王开元去找一对祖孙,然后到奉天城的中心演一出戏。这个时候除了王开元之外别人都是不知道的。

如果说雷天易之前与大家说了,可能事情就会泄露出去,到时候就不一定能起到现在的效果了。甚至很可能反其道而行,对雷天易不利。

所以说,雷天易这种不把事情事先说出去的做事原则还是好的。但是这样的做法同样可能造成不好的效果,甚至是发生反作用。

那就是事先谁都不知道雷天易想要怎么做,不明白他的心思。所以说没准就会做错事,王开元他们可能做出与雷天易的想法相驳的事情来。

或者是如果雷天易不再说那边的话,事先不说出来的话就没有人知道雷天易想要怎么做,到了那个时候很可能就会耽误事情。

不过从目前来看,因为雷天易的事先保密原则还没有出现什么纰漏,所以说王开元也知道雷大哥的习惯,既然雷天易不说,王开元也就不去多问了。

不过雷天易却是对他的那些布鞋十分看重,每每都告诉手下的那些工人要小心看管,千万不要让鞋子受潮,如果那样的话,布鞋都不好卖了。

这些话其实不用雷天易亲自说,那些工人都是普通人家的劳力,所以说平日里也就只能穿得起布鞋。所以对于怎么样保养布鞋,这些工人还是非常明白的。

布鞋,已经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考证,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

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先秦时期的鞋履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民已在着尸非、屦或履了,当时男女鞋饰没有明显的差别。

布鞋相对于其他鞋类,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场所,尤其适合在休闲、旅游、室内、开车等任何场合穿着,而时尚的绣花女鞋一直以款式新颖、漂亮端庄而闻名,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标志之一。

布履是汉以后鞋的总称。古代的履种类繁多,以质料来分,有布帛、草葛和皮革三种。布帛履是以丝绸、搓等织物制成的履。草葛履是以蒲草为原料,经碾搓编织而成的鞋子。皮革履是有生皮和熟皮之分,以生皮制成的称革鞜,以熟皮制成的称革鞮。

在很久以前的时候,鞋子款式都鞋头上翘,称“翘头履”。唐代的翘头履多以罗帛、纹锦、草藤、麻葛等面料为履面,其履底薄,履帮浅,较轻巧便利,翘头做成凤头、虎头等,重动逼直。此外还有重台履、高墙履、勾履、芴头履等名称。

到了清代,男子着便服以鞋为主,穿公服需要靴子,靴子面料多为黑缎,式样初期为方头,后改行尖头。朝服仍用方头靴。民间为尖头靴,贫富式样相同,只是用料有严格区别,富者在春秋时,可着青素缎靴,冬季可着青绒靴。贫者只能着青布靴。牙缝靴为高级官员所穿。武弁、公差旗鞋俗称“花盆底鞋”。是清代满族旗人妇女穿的一种高底鞋,鞋子为木底,由于满族妇女从小骑马,从不裹脚,她们习惯穿这种鞋,尤其是贵族妇女,普遍穿这种鞋,所以称为“旗鞋”。旗鞋的木跟镶装在鞋底在中间,三寸多高,整个木跟用白细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绫或涂白粉,俗称“粉底”。旗鞋的面料为绸缎,上绣五彩图案。随着年龄增长,鞋底高底也逐渐降低,一般老年或劳动妇女,多穿稍矮的或平底鞋,如“船形高底鞋”等。

虽然说雷天易叫王开元他们买的布鞋是在奉天城里面买的,但是那些卖鞋的人说了,奉天城里面的布鞋都是正宗的京城布鞋。

京城的布鞋可是非常的出名,即便是后世的雷天易没有去过几次北京,但是也听过北京的布鞋是相当出名的。

北京的布鞋是一种古典工艺,现在布鞋也是一个很值得人们去消费的商品,如今,北京有多家经营布鞋的商家,最有名的当属老字号内联升。

内联升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以制作朝靴起家,朝靴的鞋底厚达32层,厚而不重。黑缎鞋面色泽黑亮,久穿不起毛。鞋子打理起来相当方便,仅用大绒鞋擦轻轻刷打,就又干净又闪亮。这样的朝靴穿着舒适、轻巧,又显得稳重气派。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寓意着“官运亨通连升三极”。

所以说,即便是准备卖给倭夷的,但是雷天易当时还是叫王开元去购买最上等的布鞋。因为雷天易知道,这些鞋子即将会获得很大的利润呢。

“雷少爷,您的货物原来是布鞋。你是打算把他们买到倭国去么”

在倭夷士兵把船舱里面的货物全部打开的时候,船主花黎就已经看到了里面装的是布鞋,所以在看到刚才王开元和雷天易说完了话,花黎忍不住出来插了一句话。

“是啊,我们雷大哥就是准备把这些布鞋卖到倭夷那边去的。花大哥,你对倭国那边了解么知不知道这些布鞋在那边能卖多少钱呢”

一旁的王开元听到了花黎的话,便以为花黎知道布鞋在倭夷那边的销路,所以说此时他侥有兴致的朝着花黎问道。

“能卖多少钱我看是一文钱都卖不出去。雷少爷,看来你这次是失策了。我看不如这样吧,趁着船只没有到岸边,还没有收税,咱们还是赶快回去吧。”

在听到了王开元说道那些布鞋真是要卖到倭国的时候,花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哦花大哥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这些布鞋不好么”

听到了花黎的话,王开元疑惑的说道。虽然说船上的这些布鞋是不怎么值钱,但是在布鞋里面都是最好的,足足五钱银子一双,在清国除了那些官靴之外已经算得上最好的布鞋了。所以说在听到花黎说这些布鞋一文钱都卖不出去的时候,王开元十分的不理解。

“呵呵,这位少爷有所不知,你们的那些布鞋我看到了,确实是上等货色。即便是我这种穿惯了布鞋的人都想买上一双呢。”花黎先是开了个玩笑,然后接着对王开元说道:“不过倭夷并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