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官场之人品系统 > 分节阅读 47

分节阅读 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吴添也是大为诧异,这正是他想说的。刚刚才纷纷表示财政困难,但转眼间,怎么却又这么慷慨

常务副镇长王英道:“这确实是个问题,图书楼乐观估计至少要10万,校门改址至少也要1万,按现在的财政现状,这11万可不是个小数目。”

吴添见她这么说,想来后面也是反对,岂知王英话锋一转。

“但是镇小学毕竟是我们大会镇唯一拿得出手的小学,再怎么节省,也不应该在这方面减少投资。这样吧,我回去再让财务人员统计一下账目,看看能不能节衣缩食省出这点儿。若确实不行,那就再提前预支一下三月份的财政份额,怎么说,也不能镇的门面丢人。”

邓汉庭趁热打铁,道:“我同意王镇长的决定。而且可以再加一个条件,自下学期起,镇小学每位学生每学期加收30元的建校费。现在镇小学共有1400多学生,收取两年,便应该能填补财政的空缺。”

吴添目瞪口呆,这叫什么事

活了这么大岁数,他终于知道什么叫后娘养的儿子同是孩子,同是小学,一个都没地方上课了,叫给钱,回答的是呻吟困难,没有。一个养尊处优花园里的小花朵儿,说没有图书楼丢人,叫给钱,立马不说直接就掏兜。尼妹,偏心也不是这样偏心的

山里的学生,可能成绩不比镇里的好,但那终归也是孩子啊你从这些乡镇、县城里的孩子稍微地挤出一点点,就足够改变他们的一生这也不舍得他心内重叹,此就是共和国的现状,地域的发展与投入的严重失衡。他不得不感叹,出身,有时候真的会决定人的命运。

他也明白,这也官场的正常现象,镇小学能给他们增添政绩,他们自然愿意投入。你那山沟沟一毛不长,投给你钱,你能回报啥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

讨论至此,也没啥说,这个申请通过,镇财政将会近期内拨出专款。

最高兴的自然是杨理,喷了这么多口水,虽然一件被搁置,但一件成功,终于拿到钱,性苦也算有回报。

下面便正式进入戏肉,室内诸人自然知道是什么回事,都是精神抖擞起来。俗话说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何况还是党委会的新老之战

“接下来讨论的是镇风扇厂改制的问题,建议书大家都看过,现在有啥意见,可以畅所欲言。”

所有人似是没有听到般,没有说话,有的在装翻阅文件,有的端起水杯喝水,有的故装漫不经心笑话,这是邓汉庭对你在出招,你是接是不接,你至少先表个态先。当然,除了是猜测吴添态度问题,也是一种能力试探,看看这货能不能扛住邓汉庭的进攻。

隔了一会,见这新书记似乎愣得不懂规矩。

武装部长冯健终于忍不住先开口,道:“对建议书里的内容我大部份认同,现今风扇厂已成镇财政的巨大负累,而那些被欠薪的工人更是巨大的定时炸弹,必需尽快解决掉。”

这样干脆而没有犹豫地跳出来站队,毫无疑问,他是邓汉庭的三位铁杆之一。

邓汉庭的小团队,连李双江那些人都知晓。吴添随便找人一问便水落石出,知道除了冯健,其它二人分别是人大副主席余光炽、组织部部长黄曼华。除了这三个长期铁杆,还有一个友好队友杨理。

十个按排名的党委成员:吴添、邓汉庭、方庸、李福才、余光炽、王英、冯健、黄曼华、钟建学、杨理。据吴添了解,除开上面四人半为一个团队,还有一个更小的团队,那就方庸为首、王英、钟建学的另一派。也就是说,十人之中,就只有吴添,还有一个纪委书记李福才俩货是孤身寡人。

吴添哭笑不得,自己一个镇委书记竟然是光杆司令。

“但是五万块,就把这么一间有着历史和辉煌的老企业卖了,会不会便宜些”吴添漫不经意道。

来了,诸人精神一振。

“这个价格是经过我们镇小组慎严格评估后,得出的。表面看是低了点,但是相对于风扇厂三百多万的巨债,这五万块是意义上的东西居多。”冯健道:

“三百万债我们财政负担不起,现在找到人愿意负接收,这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吴添问道:“对方接手以后,风扇厂是保留原来的功能,还是另作它用工人是如何安排这些建议书上为什么没有”

黄曼丽接口道:“将厂转让给对方,对方想干什么,那是它们的自主权范围,我们即使是政府部门,也是没权力管理。至于工人,也是转到他们名下,听他们的安排。”

第095回 被挑战

黄曼丽接口道:“将厂转让给对方,对方想干什么,那是它们的自主权范围,我们作为外人,即使是政府部门,也是没权力管理。至于工人,也是转到他们名下,听他们的安排。”

“我想说明三点,第一:这是我们风扇厂的产权出让,是双方平等的交易,不是一方乞求另一方的施舍。所以我方同志必须要摆正心理位置,不要矮人一等。如果这桩交易,对方评估后发现没赚头,我们再矮也没有用。第二,风扇厂是我们镇的名牌企业,代表着我们共同回忆和形象,我们可以做败家仔,但不能破罐破摔。风扇厂的功能和品牌必须得保留,如果对方不在这方面作出承诺,那绝对不能谈。这个企业毁在手里是因为我们领导自己没本事、丢人,但牌子不能毁,因为这丢的不止是我们自己脸,而是丢掉整个大会镇百姓的脸”

冯键、黄曼丽耳根红热,大为尴尬,唯有邓汉庭神色自若,似乎早有所料般。

他心道:说得好听,大道理谁都会摆,但是你实践啊。老子今天就要打你的脸让你这个镇委书记的脸丢到家去

“第三:工人安置问题。这个比较复杂,不是把他们往外推就可以解决的。虽然工作单位还是原来单位,但是他们性质变了,从国有员工,变成私人老板的雇工,福利就不说。风扇厂本身有很多老员工,那么退休金怎么办风扇厂有这么好心,给他们发退休金吗特别是一些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就差一两年就退休,这样一弄,不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吗这是会出事的。”

安静片刻,党委副书记方庸率先道:“我认同吴书记的看法,企业改制,牵涉复杂,务必不能单纯求快,还要求稳。”

人大副主席余光炽道:“风扇厂本身就是一个无底洞,要找人接手很不容易,还要人家照顾工人日后的生活,这不太现实。我很赞成吴书记刚才一点,商人行事以逐利为目的,做什么不做什么,完全是看赚不赚钱。当年改革开放,领导人大胆革新,打破大锅饭,正是这样才有现在飞速发展的共和国,而这也正成为一股不可抗逆的潮流。要完全保障工人的日后生活,包养工人一辈子,那是违反了改革规律。”

他是邓汉庭的铁杆,定是要出火力支援。

钟建学举手,发言道:“大锅饭是要提倡多劳多得,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它和保障退休金不是一回事,人终究有老到干不动的时候,不能在年青力壮需要他时就伸手欢迎,到其年迈无力就将其抛弃。纵是罪恶的资本主义,也不会这么冷酷无情的。我认为,一定要在签合约之前,谈清楚工人安置问题,并将写上合约,才能同意。”

钟建学是方庸一边的人,这样一来,竟然开成两派互相开火之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