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情覆山河,血色凉歌 > 第578节

第578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上……是英明之主,只是需娘娘倾力辅佐,龙凤和鸣,方能遇难呈祥。”

“我知道。”夜璃歌淡然一笑,“长久以来,你最忧虑的,便是这个吧。”

冯翊点头:“娘娘胸藏韬略,非天下俗常女子能比,此乃北宏之幸,更是天下之大幸……若无娘娘在后宫中的深劝,微臣只怕,早已尸横午门之外……”

“哪里,你多虑了。”

“微臣……”冯翊忽然抬手,抓住夜璃歌的皓腕,定定地看着她,“请娘娘恕微臣冒撞,微臣有几句肺腑之言,想请娘娘,转告皇上。”

“你说。”

“眼下天下,看着虽大兴,其实藏着三大危机。”

“你说。”

“第一:钱币,”冯翊咳嗽两声,接着道,“皇上虽然一统诸国,但各地流通的钱币却大不相同,因而造成大量的物资浪费;第二,文治,殿堂之上,虽然冠盖云集,但真正胸怀韬略者并不多,忠心为国者更少;第三,河工,滦江、湍江、九龙河,是天下三大患,年年泛滥,难以根治,前次滦江水患虽平,却并未能真正根除,需要皇上简拔更多的人才……”

冯翊言罢,整个身子已然抖成一团。

夜璃歌抬手贴着他的后背,轻轻输入股内力,为其调息。

“这——”冯翊抖索着手,从枕下摸出本奏折,“这是微臣最后的治国十方略,以及各地干员名单,请娘娘,转,转呈皇上……”

“冯翊。”饶是夜璃歌一向性子冷凉,此时也不禁动情,“你——”

“娘娘,”冯翊脸上流露出孩子般赤诚的笑,“冯翊这一生所愿,便是治国安邦,虽则早年性子耿介,为世俗所不容,但自从跟随皇上之后,一心为政,绝无半点私意,天地人神共鉴……冯翊这一生,宿愿已偿,是,是死得其所……”

冯翊说完,头部朝旁一偏,已然气绝。

夜璃歌怔怔地坐在床榻旁,良久方抬手,拉过被子,轻轻覆在冯翊脸上。

起身走出房门时,却见满院子鸦雀乱飞,嘎嘎嘶叫。

“皇后娘娘?”老管家颤巍巍地凑上前来。

“冯大人,殁了。”一语未落,老管家已然哭倒在地。

“你主子一身忠诚于国事,实乃荣殡,本宫必定会呈禀皇上,隆其后事,你要领着府中下人,仔细备办。”

“草民遵旨,草民,代我家主人,深谢娘娘大恩。”

老管家说完,重重叩头及地,夜璃歌转头朝冯翊的房间最后看了一眼,始迈步离去。

次日,傅沧泓在朝堂上宣谕,令礼部细拟对冯翊的封号,以及相关丧葬事仪。

北宏自一统天下以来,首位中枢,因劳成疾,英年早逝。

中枢之位空缺。

死者已矣,生者仍然要继续地活着。

朝臣们有了新的争议焦点,那就是枢密使的继任者。

枢密使,在北宏国内,相当丞相,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势熏天,炙手可热。

鉴于冯翊新丧,朝臣们心内虽蠢蠢欲动,却并没有人敢真正上奏折,再观皇帝,似乎也无意立即指定枢密使的人选。

东值房。

六部尚书各自坐在桌边,手里捧着杯香茶。

“如今,冯枢密新丧,朝廷的格局只怕要经历一番动荡。”吏部尚书崔凤楼率先开口道。

其他五部尚书皆默然,他们虽无冯翊那般大才,但也腹藏韬略,深谙养晦之术,即使心里在盘算什么,也绝不在面儿上带出来。

“大家,便没有什么看法吗?”

五部尚书交换了一个眼色,仍然沉默。

“要知,枢密位高权重,影响到国家的方方面面,我等作为臣子,也有义务向皇上谏言。”

见崔凤楼言辞诚恳,其他人不好再推脱,礼部尚书夏思明咳嗽一声,面色谨慎地道:“崔尚书言之有理,只是逐一观之,朝内并无能与冯大人媲美之英杰,这枢密位,怕是要着落在三位上卿身上了。”

其他四人一时无语。

若论资历,实在是轮不上三年年轻后辈,但一则鉴于三人乃冯翊亲自栽培,二则三人确实各有才干,是以朝中老人们,倒没有持那种偏激的观点,想要打压或者其他。

“既如此,我等何不以观后效?况帝君贤明,皇后娘娘又聪慧过人,料来天下之事,帝后皆能裁夺之,我等只要悉遵上意即可。”

“是啊,是啊。”尚书们纷纷点头应和。

第四百九十九章:男儿壮言

傅沧泓冷目扫过站在下方的三人。

就像当年,在龙极殿上,目测冯翊三人一样。

只是这次的三人,皆年轻俊朗,相貌不俗。

但傅沧泓深知,人不可貌相,更何况枢密一职位高权重,对于品德、才干、能力的注重一分不少。

脑海里浮现过当年冯翊疾书《十二方略》的情景,傅沧泓心中微微漾起几丝酸涩,旋即收敛情绪。

“朕有一题,令卿等细思后作答。”

“微臣领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