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情覆山河,血色凉歌 > 第111节

第111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母亲,”夜璃歌伸手扯住她的衣袖,“爹爹正在和女儿论禅呢?”

“论禅?论什么禅?”夏紫痕一向最忌讳他们父女俩将她挤兑开,单说那些玄之又玄的事故,两道墨黑的眉当下扬起,“都给我吃饭去!”

父女俩相视一笑,却把适才的闷题儿揭过,顺从地起身,往花厅而去。

还没到门前,便见安阳涪顼恭恭敬敬地立在廊下,不等夜天诤行至,已趋前请安:“伯父早,伯母早。”

“不敢当。”夜天诤亲自将他扶起,携着众人一同入内,早有夜飞领着下人,摆好一桌清爽的早点,夜天诤和安阳涪顼述了几句闲话,便招呼众人坐下来用餐,一时饭罢,夜璃歌起身向父亲母亲告辞,安阳涪顼赶紧着也站起身来。

夜天诤瞧了他两个一眼,也不多言,点点头应了个景儿。

夜璃歌便侧身退出,安阳涪顼小步跟在她身后。

一路无话,至交叉甬道口,夜璃歌方收住脚步,转头看着他道:“你这会子也该去读书了,只跟着我做什么?”

“昨儿的书……已经读完了。”安阳涪顼面色泛红,眸中带着几丝踌躇,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怕自己说错话,却又不愿错过任何一点和夜璃歌交流的机会。

“读完了?”夜璃歌往左右看了看,不欲引起来往仆从们的注意,往旁闪在树荫子底下,“那我考考你。”

“你说。”

“若你亲政,当下最急办的三件事,是什么?”

“废除甲兵制;轻徭薄赋,与民休生养息;整顿边备,以防他国来犯。”

“嗯。”夜璃歌点头——倒是料不到,几日光阴过去,他多少有些长进。

“废除甲兵制,必会遭到手握重权,多年得利的武官们强烈反对;轻徭薄赋,丰盈的国库会因此馑匮;而整顿边备,又需要大宗银两,当此困局,你又当如何?”

安阳涪顼鼻上溢出颗颗汗珠——前一问之所以答得出来,多半还是因为在夜天诤那里听了一耳朵,并不是他自个儿的主张,至于这后一问,他是从来没有琢磨过。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安阳涪顼虽担着个太子的名衔,却从来没有着理过政事,对于璃国眼下的政弊民瘼,可谓是一知半解,哪敢拿到夜璃歌面前来卖弄?

瞧他一脸窘样,夜璃歌倒也不好恣意为难,遂话锋一转:“是我苛求了,太子不必放在心上,这求学与治政,原本都是急不来的,太子只要真心用功便好。”

安阳涪顼脸色涨得血红,手脚都没个放处,正要说点什么为自己挣回面子,却听夜璃歌道:“好像是你的近侍过来了。”

转头看时,果是掌事候田急匆匆奔过来。

“什么事?”安阳涪顼拧起眉头,话音中带上几丝不奈——在自己的近侍面前,他又变成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子,先时的困窘消失得一干二净。

“是太子爷最爱的春山玉雕,被个不长进的小内侍给打碎了……”候田脸色发白,嗓音发抖。

“什么?!”安阳涪顼的声音顿时提高了八度,心里的火气突突直往上蹿,脱口喊道,“拖出去,杖责五十!”

“可是,”候田目光闪烁,“那内侍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若是杖责五十,怕就没命了……”

若在宫里,这样的事他是不会禀报的,打碎主子的东西,按规矩是杖责五十,然后再撵出去,只是眼下在摄政王府中,候田心中多多少少有些忌讳,才来向安阳涪顼请示。

已经走出一段距离的夜璃歌停下脚步,有心想听听,安阳涪顼如何处置这事——虽然两年时间过去,她依然记得当初牧城之中,皆因他的一时颐指气使,使得数千将士血染沙场,白白葬送性命。

为帝为王者,比不得旁人,是最不能意气用事的,倘若安阳涪顼这宗毛病儿不改,只怕璃国的前途,着实堪忧。

依着安阳涪顼的脾气,的确不会放过那个小内侍,不过他似乎也注意到了什么,眼角余光往后方瞅了瞅,瞧见夜璃歌蹙眉立在树下,并不曾走过,立时改了主意,道:“既如此,便只打他十杖,罚去劳役房做苦差吧。”

“奴才遵命!”候田舒了口大气,亮着嗓门答应,又远远朝夜璃歌投去一记感激的眼神,这才转身去了。

这奴才,倒是有点意思,冷睨着他的背影,夜璃歌暗暗点头。

“璃歌……”安阳涪顼折身走回她跟前,眉宇间的神情,依旧有些惴惴,“我这样处置,可妥当?”

“你自己觉着呢?”夜璃歌不置可否,反问道。

安阳涪顼抬手抓抓后脑勺,脸上浮起丝局促的笑。

“你现在是太子,以后便是皇帝,这御下治众,乃是门大学问,轻了失于宽仁,难于服下,重了则让人心生忌惮,不敢对你实言以对……关于这方面,你好好向摄政王请教律令之事吧。”

“我知道了。”安阳涪顼点头,“以后会处处留心……你今天,会在府里吗?”

“……会。”夜璃歌本想冷言禁之,稍一思忖,仍是答了这么个字。

安阳涪顼的双眼顿时亮了:“我这就去东院里做功课,晚上去碧倚楼找你,好不好?”

“……好吧。”夜璃歌答得极其勉强——昨天夜里,她已然向傅沧泓承诺过,对安阳涪顼敬而远之,但另一方面,她也不想打击安阳涪顼这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向学之心,只能虚言托辞之。

安阳涪顼却不意有他,转身脚底生风地去了。

第九十三章:洒脱

踏着落满树叶的甬道,夜璃歌回到碧倚楼,想起自己也已有段时日不曾温书,遂向架上取了卷册,坐在案前摊开细读。

“唧唧——”一只浑身长满黑羽,翎冠血红的鸟儿忽然振翅飞入,落在她的手边。

奇怪,这是哪里来的?推开书卷,夜璃歌好奇地看着这只突然闯进的小家伙,忽见其脚上绑了根极小的墨绿玉管,遂抬手轻轻将其捉住,将玉管解下,从内里取出张帛纸。

是傅沧泓的笔迹。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想不到,他那么“性冷情冷”的人,也有这样儿子情长的一面,夜璃歌不禁捂住双唇,低低地笑出声来,眸中滟光曼转,顾盼生辉,若是被外人瞧见,不知会迷煞多少王孙公子。

可诗末,还附着一行小字,质问的语气甚是迫切:“昨夜所议之事,何时行之?”

看样子,这信是在他离开树林,返回宏都的途中写下。

字字句句,情思缠绵,纵使夜璃歌一向不怎么肯在儿女情事上用心,此际也不免一声叹息,继而泛起淡淡的懊恼——昨夜她是被迫得急了,所以随口那么一说,不意傅沧泓不但当了真,而且追索甚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