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 > 第26节

第26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戏排练得差不多了,苏州梨园就挂出了上演《西厢记》的招牌。

苏州城里的市民见苏州梨园又推出了《西厢记》,都非常高兴。一看演员名单,见那演红娘的竟是个新手,更来了兴趣。尤其是街上那些好事之徒,特别想一睹红娘芳容。

苏州梨园的班主没有想到会有这般热闹的局面,着急了。他怕陈圆圆是新手,见不得这种场面,会慌神,一慌神便会演砸锅。可是又不能临时更换,因为牌子已经挂出去了。班主无法,便找老师傅来商量。老师傅想了想说:“什么都别告诉圆圆,到时候让她上就是的。”

演戏的日子终于到了。

开场的锣鼓响了,人们渐渐安静下来,目光一下子凝视到戏台上来。

鼓声终止,老夫人缓缓走上台来,字正腔圆婉转流畅地道白:

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黹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

之后,便是陈圆圆演的红娘款款走上戏台。大家的目光便都聚集到她身上来了。一见之下,果然诧异。圆圆那身段,那眼神,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流露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那些好事之徒立即高呼好。正当众人尚未从对陈圆圆的艳丽惊诧中挣脱出来,陈圆圆又伴着箫声唱起了清扬婉转的曲子: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条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陈圆圆余音已绝,场中仍然安安静静。班主和老师傅的心都是提到嗓子眼上来了,老师傅还在奇怪,按说,圆圆唱得不错,怎么会没有反应呢?刚思虑到此处,场中爆发出雷鸣似的叫好声。原来大家还没有从惊诧中清醒过来。

有了第一折的成功,第二折戏时,陈圆圆更是演得老到淋漓。她一往情深地唱着:

“可喜娘的宠儿浅淡妆,穿一套缟素衣裳,胡伶绿老不寻常,偷睛望,眼角里抹张郎……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鸳帐,怎忍他叠被铺床。

我将小姐央。夫人央。他不令许放,我亲写与从良……”

《西厢记》演罢,陈圆圆成了苏州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是那些青年公子,更是对陈圆圆倾慕相加。觉得能拥陈圆圆入怀,哪怕死去也是风流之鬼。

道员贡修龄的儿子贡若甫是个花花公子,见陈圆圆美貌如此,立即拿三百金去买陈圆圆。苏州梨园的班主见钱眼开,便把陈圆圆卖给了他。

贡若甫将圆圆带回家里时,贡修龄便叫来一观。原来贡修龄自诩善相人,他见儿子对此女如此痴迷,便想一观。

陈圆圆羞羞答答地往贡大人面前一站,立即将贡修龄震住了。尘世上哪有此等女子?这分明是天上仙子!但细观之后,不由自主地摇摇头。因为他认为陈圆圆是大富大贵之人,自己的儿子无法消受。如果硬要消受,恐招来血腥灾祸。贡修龄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儿子。

贡若甫虽然舍不得陈圆圆,但父亲既然如此说,他只好又将陈圆圆送回苏州梨园。

从此,陈圆圆不能安生。

街上好事之徒,见贡公子也不敢消受陈圆圆,自然不敢冒死起这个念头。但他们又不甘心让陈圆圆深埋园中,便请来一些文人来瞻仰陈圆圆的姿容,并要他们作曲描写陈圆圆。

那些文人果然不负众望,一挥而就写了一曲唱词:

浓点啼眉,低梳堕髻,声骤平康,苔翠氍毹。花红锦毯,趁拍舞霓裳,双文遗谱,风流谁解,卿能巧递温凉。香犀挽生绡淡束,几疑不是当场。星回斗转,芳筵已散,倦余娇凭牙床。玉版填词,琼箫和曲,粉脂尚殆纱。钿车催去,燕台程远,鼓颦进噪渔阳。风尘老,蛮烟远隔,信看渺茫。

此曲一传,陈圆圆便是艳名传天下。可是,也就给陈圆圆带来了无穷的闷恼。因为,许多慕名而来的花花公子经常跑到苏州梨园里要一睹芳容。班主怕得罪不起,只得叫陈圆圆出来应酬。

陈圆圆起初还温温顺顺出来,彬彬有礼地接待。可是,后来她见这些男人都是些粗俗不堪的好色之徒,便再也不肯出来相见。任凭班主怎么样求她,都是不肯。

陈圆圆心里失望极了,也伤心极了。她没有想到自己的美会给自己带来如此大的麻烦。她痴痴呆呆地望着夜空里的星星,似乎在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