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重生之皇后升职记 > 第100节

第100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荣氏沉默了半晌,又问:“我不明白你为何选择与我合作,我虽然被软禁在延寿宫,但对外头的事也并非一无所知,崔绎为保你们母子平安,把驸马和江州侯都留在了京城,你完全可以将儿子托付给他们,江州侯是孝怜皇后的兄长,崔绎的舅舅,由他做摄政王,不比我这个空架子的太后要来得实在?你是不是还有别的要求?”

“有,”持盈当即说,“我要你做的事一共有三件,第一件,出来主持大局,稳定朝堂,第二件,我去凉州的这段时间,你要替我圆谎,就说我染了病卧床不起,太子由你代为照料,娴儿我会交给长公主去照顾。”

荣氏又露出那似笑非笑的表情。

“第三件,我要你站出来告诉天下人,崔颉早就已经死了,现在在呼蒙托儿的那个不过是郭子偃培养的傀儡,是他企图挑拨大楚与西域各国不睦的一枚棋子。”

持盈说完后,定定地看着她,等待她的答复。

而荣氏并没有如她先前所预料的那样,愤怒,惊讶,或者嘲笑自己太过天真,然后一口拒绝。荣氏只微微蹙了下眉心,便给出了答案:“好。”

持盈不觉有些惊讶,还以为需要费点唇舌才能说动她,哪不曾想荣氏竟然直接答应下来。

荣氏的表情平静得不像是在与人商量如何处理自己的儿子,倒像是听到一句“今晚吃小白菜”般淡定。

她问:“你何时启程?”

持盈定了定神,回答:“还有些事要安排,不会立刻就走,不过也不能耽误太久,我既然要装病,就要装得像,不然我走以后有人怀疑是你把我怎样了,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荣氏莞尔一笑:“你倒是会替我考虑,只可惜……我们没有做婆媳的缘分,崔绎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也是孝怜皇后的福气。”

这样的福气,你也曾有过,只是你没有珍惜,持盈在心中默默地说。

“稍后我会再来与你商量细节,”搞定了她,持盈心头的一块大石就落了,接下来就要去做自己人那边的安排了,“这延寿宫中缺什么都不打紧,怎能没有一炉好炭,小秋,去叫内务府送两笼银丝炭来。”

小秋答应着出门去,荣氏也不道谢更不感恩,依旧淡淡地说:“你先回去吧,我也想想见了大臣们要怎么说。”

持盈便起身了:“也好,我就先走了。”荣氏自己不动,叫宫女送她们出去。

都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古往今来,有多少母亲能这么轻易地狠下心来,帮着外人去算计自己的亲儿子?荣华富贵、太后之位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荣氏的心思持盈无从得知,也许在崔颉抛下她独自逃跑的那一刻起,或者更早,当她觉察到崔颉想杀了她的时候,他们母子的情分就走到了尽头。

持盈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大抵天下自私的母亲最终都是要和子女决裂的,若范氏能安分地做个诰命夫人,荣氏能安分地做个太后,眼下的悲剧都不会发生。

然而正因为荣氏爱权,持盈有了和她合作的契机。

“这绝对不可以!”

当钟远山被告知她的这一决定时,表现出的震惊和愤怒远超出持盈一开始的预料,他甚至等不到持盈把话说完,就急切地打断了话头。

“你要把皇上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给荣家?那你当初为何要鼓动他造反?就让先帝和荣家自己去斗个你死我活不就完了吗?你真以为荣氏会善待你的儿子,会扶持他登基,会安心做一个迟早要离开朝堂的太后?”钟远山几乎是怒不可遏地,当着程奉仪、杨琼、和年娇娇的面咆哮起来。

持盈安然地坐在宝座里,静静地听他吼完,然后说:“我从未说过我要把皇上打下的江山送给荣家或者其他任何人,钟将军何以武断地对本宫的话断章取义?”

钟远山怒问道:“皇上如今下落不明,你身为皇贵妃,在宫里没有皇后的情况下就应该坐镇朝堂、稳住江山,可你却要把太子一个人丢在京城,自己去凉州找皇上!皇帝皇后都不在宫中,你要一个年幼的太子如何自保?荣家的女人个个心狠手辣,连自己的亲人都能下得了手,更何况你们是她的仇人,她会放过你们的儿子吗?”

持盈冷着脸看着他,不说话。

年娇娇惶惶然道:“娘娘……好像还有话没有说完……”

钟远山同样铁青着脸,站在原地喘着粗气。

“本宫做出这样的决定,绝不是一时冲动的结果,”持盈语调平静得近乎冷酷,“不瞒你们,早在皇上出征之前,本宫就已经预感到会有诸多坎坷,皇上现在只是下落不明,未必就是死了,只要皇上活着,就不存在什么本宫要把江山拱手他人。”

她的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其中又以停留在钟远山脸上的时间最久。

“请荣氏复出是本宫一早便想好的退路,尽管皇上安排了你们——杨正使,还有你,钟将军,在京城作为我们母子的后盾,但是说到底,你们都是外臣,宫里有个大小事,你们谁能做主?我若不在,你们谁能替我照顾太子,每日送他上朝,哄他午睡?你们谁也做不到!只有荣氏可以!”

钟远山又道:“若是想要找人照料太子,为何不让范老夫人入宫,她是太子的亲外婆,难道还会害太子不成?”

持盈早就知道他会这么问,回答得十分流畅:“本宫的母亲与本宫的父亲,都是本朝重犯,这且不论,范氏以什么身份入宫?荣氏是前朝太后,敬宗皇帝的皇后,自古以来,太后垂帘听政是司空见惯的事,可有谁听过后妃的娘家人监政的?”

钟远山仍是有些忿忿,持盈又道:“本宫不知道钟将军为何发这么大的火气,钟将军比起荣氏,与皇上的亲缘自然是更近许多,莫非是因为本宫将权力给了荣家,而不是你们钟家,心生嫉妒?”

这话一出,程奉仪和杨琼二人齐齐变了脸色,一起望向钟远山。钟远山脸色气得发白:“臣若有此心,情愿遭天打五雷轰,永世不得超生!”

持盈听了他的誓言,却嘲弄地一笑:“本宫从不信天罚,誓言不过随便说说,有几人真正应了报应?”

钟远山瞪起眼,难以置信地看着她,竟是被这无赖般的言语弄得全然不知该如何应对了,自杀谢罪的手段却是不能再用了,否则更加显得可疑。

“本宫原是打算将内宫之事交由荣氏打理,前朝之事则由六部协助中书省处理,二位将军手握兵权,又是深得皇上信赖之人,可代为监督,若荣氏或诸臣有异心,持皇上留下的圣旨与本宫的懿旨,一律格杀勿论……”

持盈说到这里,故意停下来,朝他轻蔑地笑了笑。

钟远山脸上的愤怒早已不见踪影,嘴角动了动,低下了头。

“……若是钟将军执意不肯接受本宫的安排,那本宫也不勉强,只是本宫决定的事,绝不会改,本宫走后,你照样做你的骁骑大将军,监国督政的事,就有劳杨正使多多受累了。”

杨琼上前跪下:“但凭娘娘差遣。”

持盈点点头,让他平身,而后再一次看向钟远山:“钟将军,本宫最后问你一次,你愿不愿与杨正使一道,替本宫盯着荣氏,护着太子,守着大楚的江山?”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给了钟远山极大的面子,后者再无法多说什么,只得心悦诚服地跪下接旨:“臣愿为皇上、娘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持盈满意地微笑起来:“好,这样就最好了,你们都是跟着王爷发家的老人,一路走来,吃苦受累,本宫无以言谢,只在这里告诉你们一句——这是最后一战,也是最关键的一战,胜,我们每个人从今往后都可以高枕无忧,而若是败了,过往的一切将不复存在,历史的大浪将我们尽数淘去,那些为我们而牺牲的人,就都白死了。”

殿中四人心头一凛,不约而同地道:“臣/臣妹/臣妾谨遵娘娘教诲!”

169、千里寻人

尽管对于请荣氏复出主持大局心怀不满,但钟远山也不得不承认一点,持盈的确不是一时冲动之下做的决定,相反的,从她走前的种种安排上不难看出,这一步棋她应该在心里推演过无数次了。

和荣氏最终谈妥后的第二天,持盈在明堂上“晕了过去”,在太医的帮衬下,成功地伪造了自己身体不适的假象,当大臣们派来代表请她好好休息时,持盈表示自己“不要紧,朝政为重”。

这招以退为进玩得实在漂亮,大臣们本来就不太满意她听政,劝她她不听,然后这时候荣氏派来宫女“表示慰问”,持盈顺水推舟答应养病,不过希望荣氏能够代自己照顾太子一段日子,朝政上的事不用太操心,交给大臣们就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