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重生之皇后升职记 > 第17节

第17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持盈:“……”

崔绎干咳两声,插嘴道:“金乌傲得很,除了本王谁也不让骑。生人一旦靠近,从来都是抬蹄子就踩,宠坏了。”

持盈笑吟吟道:“那可奇了,妾身打马厩边过的时候,那孩子还打着响鼻凑过来讨摸呢。”

崔绎也笑起来,眼中满是宠意:“那是你。莫打岔,仲行接着说。”

火字营练武场上,崔绎将手中缰绳抛给曹迁,然后歪着头皱着眉打量杨琼。

杨琼的个头与崔绎不相上下,但略显清瘦,五官端正,虽然一身粗布旧衣补丁摞补丁,却洗的很干净,看得出是个人穷志不穷的大好青年。

尤其是他的体格,天生就是习武的料。

崔绎自己就是个武学奇才,知道习武之人最重体格,杨琼虽然给人瘦的感觉,却并不显得弱。

崔绎听持盈提过杨海后人,但不知道那人叫什么,持盈以为杨琼会先到王府来,于是也就忘了说。杨琼也知道武王其人,但以崔绎的身份,当然不会主动自报家门,于是也不知道来的是谁。两人对视了片刻,崔绎先开口了。

“听说你枪法了得,”崔绎说这话的时候,其实已经信了大半,只是想来求证一下他强的程度,“过来比划比划?”

杨琼就算不认得他,也认得那身将军战袍,不敢逾礼,抱拳跪下:“小人只会点粗浅枪法,哪敢在将军面前卖弄。”

崔绎一脸漠然,接过校尉递来的一杆画戟,又示意他去武器架上挑称手的兵器。

杨琼见状只得应承下来,却不去武器架处,而是请求允许他回营房去取自己的随身兵器,崔绎觉得无所谓,就让他去了,结果杨琼回来时,手里的兵器瞬间亮瞎了他的眼。

九尺有余的银白长枪,竟两端都是枪头,曹迁到这时才恍然大悟,为何他从不调转枪头,以及他那些令人费解的动作,也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双头银月枪,东靖镇北将军杨海的武器,对于后世人而言,有如神话一般的存在。

崔绎终于明白这个连曹迁都摆不平的小子是谁了,顿时混身的血都沸腾了,两眼直放光,问:“你姓杨?”

杨琼只当他是确认自己的名字,遂点头:“小人杨琼,字公琪。”

很好!崔绎兴奋了,手一挥:“牵两匹马来。”

曹迁一愣,就要去把金乌牵来,崔绎摇头:“牵两匹普通军马过来。”

杨琼没说自己会骑马,但崔绎连意见都不问他,他也不可能说自己“不会骑马”,于是军马牵来,二人各自上马,分立两端,有好事之徒取了鼓槌,咚咚咚一阵狂敲,场上的气氛越发热火起来。

026、营中较量

崔绎执画戟,杨琼提银枪,各骑一匹枣红马,在寒冬的练武场上左右对立。

战鼓声越发急促,扣人心弦。

崔绎抬起倒提着的画戟,指向对面:“能与杨海将军的后人较量,我深感荣幸,还望杨兄弟全力以赴,莫叫我失望。”

杨琼远远地抱拳致意:“定当全力以赴。”

鼓声猛地一收,二人同时大喝一声,策马冲上前去,画戟与银枪当空相撞,金声大作,场外一片叫好声。

崔绎抢攻,杨琼据守,一个画戟舞得眼花缭乱,一个银枪抡得滴水不漏,几次悍然相撞,彼此都震得虎口发麻,却依然不分高下,错马分开后马上又掉头再战。

曹迁在场外大声叫好,新兵蛋【纵横】子们也都是第一次见这么热血沸腾的较量,一个个不要命的大喊冲啊上啊,人声鼎沸得隔壁营的都好奇地跑过来看热闹。

崔绎招招朝着要害扫去,杨琼片刻不敢大意,竭力格挡,有好几次差点就被拦腰斩断,都险而又险地避开了去。

接近二十个回合后,两兵相撞,开始有杂音。

杨琼的祖传银枪枪身是百炼钢,崔绎手中的却只是普通画戟,木制的戟身架不住这样反复碰撞,已经隐隐裂开。

杨琼犹豫了一下:“将军……”

崔绎神情漠然:“身在战场,岂能退缩?”

杨琼只得凝聚心神,盯紧他每一个动作。

转眼间二人又拆了七八招,崔绎手中的画戟终于不堪重负,当中断作两截,崔绎面不改色,化长兵为双兵继续进攻,但马背战长兵显然更有优势,杨琼逐渐占了上风,崔绎则节节败退。

终于某一刻,杨琼捕捉到了崔绎的瞬间破绽,果断地用银枪挑飞了他手中的半截画戟,然后枪尾调转,横扫向他胯下战马。

场外众将士均是一声惊呼,曹迁大叫一声:“王爷!”

说时迟那时快,崔绎手中仅剩的半截木杆悍然迎上那寒光闪闪的枪头,杨琼顿时感到手中银枪像是被软蛇缠住了一般,再听到曹迁那一声喊,顿时如遭雷击——正在和自己交手的人就是武王?

然而崔绎先前不因兵器损伤而叫停,此时更加不会因为他分神而留情,手中短棒黏住枪头猛地一绞,杨琼顿时虎口剧痛,银枪脱手而出。

紧接着崔绎的战马马失前蹄,哀鸣一声向前跪倒,将崔绎抛下了马背。

“咚!”

鼓声为这场较量画上了休止符。

不管是武器悬殊,还是马匹纰漏,输了就是输了,崔绎十分坦然地接受了落败的事实,对于跪下请罪的杨琼非但不责罚,还破格提拔他为校尉,更邀请他晚上到王府做客,好好聊聊关于杨海将军和杨家枪的事。

火字营的新兵们无不以艳羡的目光看着杨琼,觉得他交了好运,或者说,玩得一手好计谋,故意引起曹迁的主意,进而得到了王爷的赏识,以后加官进爵、封疆赐地定不在话下了。

但持盈以为不然,杨琼既然放弃了直接上王府来投奔,而是选择到军营去从一员小兵当起,就证明他压根没有走后门的意识,甚至觉得,即使崔绎想要重用他,他也会以无军功不受禄之类的理由拒绝。

果然在曹迁讲完故事以后,崔绎发话了:“本王一向敬佩杨海将军,你既然是杨将军后人,武技又十分了得,待我与戴将军商议一番,将你调到葵字营来,担任副将,日后边关有战事,你便随本王一同前去。”

杨琼立即起身,拱手谢恩:“谢王爷赏识,琼愿以一腔报国之志,投身王爷麾下,供王爷驱策,只是我身无战功,若领副将一职,只怕军中多有不服之人,兵不服则将无力,将无力则令不行,还望王爷三思。”

“本王欣赏你,有意提拔你,你却推三阻四,莫不是嫌官小了不想做?”崔绎一听他拒绝,马上就不乐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