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冒牌大昏君 > 第145节

第145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是他最担心的还是南陈的变数,张丽华这女人的变数,他算上后世也从来没怕过,可是张丽华身上不但牵扯他的穿越之谜而且还很可能跟他一起穿越对他知根知底,被穿越的这档子事到现在他都有些不能接受,这到底是多么逆天牛b力量,竟然可是穿破时空,至少21世纪也只是电影电视里幻想而已,真的时光穿梭机仍然是遥不可及的美梦而已。请使用访问本站。

“主子,你怎么了?”

养马发现杨广有些发呆,很奇怪,而且还有一种纵使在人群中也十分孤单的意思。

这种神情让养马的看了都心疼,他当然不懂杨广一个现代人穿越之后的孤独和恐惧,他还以为主子有些想家了,毕竟主子17岁的年纪在幽州做到如此程度他养马的大跌眼镜奉为神明,要是他,除了直接大开杀戒之外怕是没有别的任何办法。

杨广没有应声,依然坐在火堆跟前发呆,突然有鸽子飞过……

和尚赶路的进城比杨广预计的要快,因为养马居然提前给他准备了两匹最好的快马轮流赶路,这样不骑人那匹马就能边跟着跑边休息。实际双马的道理是杨广讲给养马的听得,因为这是成吉思汗征战天下最标准的骑兵搭配,甚至冲锋陷阵的几千先头部队每人都配3-4匹最好的战马。

所以那时候的东亚和欧洲城池一见到黑压压一大片的骑兵,还以为从天而降,而且行军速度之快宛若天边流云让人防不胜防。

一匹马怎么可能达到那种速度和站立,都是2-4匹马轮流来骑的功劳。

这种法子很新奇,不过和尚却十分受用而且很快适应,只是当他一路风尘赶到建康城的时候还是有些晚了,以为大街上都在议论纷纷,说太子爷要亲自挂帅北伐了!

和尚一听也是纳闷,随便找了家饭馆要了点斋菜然后跟小二仔细打听了一下,这才确信这不是传言而是事实,不但如此太子爷正在集结兵马3日后就要出发了!

只是建康城因为远离前线完全没有打仗的样子,大街上人来人往你侬我侬好不繁华,建康虽没有西湖却有一条淮河,淮河两岸也是灯红酒绿让人流连忘返。

不过从和尚吃斋菜看来就知道他有多小心多重视这次任务了。

和尚虽然不是陈国人可是对各国的皇帝太子世子将军大臣还是颇有涉略的,因为他胸怀大志,所以一直在不断的观察和寻找合适的主子和机会。

陈叔宝这个只会吃喝玩乐写写艳诗的窝囊废居然要领兵出征?实在出人意料,但幸好没有不透风的强,大家都在议论其实这不是太子爷的意思而是太子爷府里那个陈国第一美人张丽华的意思,据说张丽华还要男扮女装跟着一起出征,反正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在怕是就怕皇城里的皇帝老子不知道这些流言流语了神说世界。

当然副帅的人选也定了下来,萧摩诃!

本来陈叔宝这个三等货带兵出征和尚该替杨广高兴,可是第一张丽华居然女扮男装要跟着,第二副帅是能征善战的老将萧摩诃,哼,那陈叔宝这个太子爷就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带着美人游玩的。

他微微掐算了一下,知道自己机会不多,一定要找到机会见到张丽华才行。

不过想找跟张丽华见面的机会不难,他很快就从住宿的客栈打听到第二天张丽华就要跟随太子爷去栖霞寺祈福祭天,陈国比大周更加信封佛教,而建康城内最有名最灵验的寺庙自然就是千古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建康东北处的栖霞山上,是华夏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

这个和尚自然在行,因为和尚本身就是神仙和尚,天文地理都无所不精更何况和尚庙里边的那点事,以他的聪明才智更是不在话下。

三论宗的根本论典是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故名。又因注重宣扬“诸法性空”亦称法性宗。此宗以“二谛”和“八不”之说为中心,发挥宇宙万法“缘起性空”之理。

在华夏的渊源自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后,即为僧睿、僧肇、僧导、昙影等相继研究,其中以僧肇最为出名,与鸠摩罗什并称为“什肇之学”什肇之学,原流行于北方,后得僧朗传播,流入南方。僧朗住在钟山草堂,遇见隐士周,即传授所学,周因而着《三宗论》当时江南成实宗很盛,三论的玄纲几乎断绝,僧朗来到江南,非难成识大乘师,破斥从来认为三论与成实一致的旧说,使三论学重旧纯粹。在栖霞山,僧朗游于法度的门下,后继承法度的栖霞寺法席。

梁武帝很器重他,遣僧怀等十人到栖霞山从他学习三论大义,其中僧诠学有成就。嗣后数代相传,遂有“摄岭相承”的宗派。僧朗受学之后,始终隐居栖霞山,住止观寺,故有山中师、止观诠等称号,一生精研三论,成就卓著。僧朗的门下有兴皇寺法朗,长干寺智辩,惮众寺慧勇,栖霞寺慧布,称为诠公四友。由于他们的宣扬,摄岭三论之学越发恢宏。

其中传承学统而开辟后来一宗规模的是法朗。法朗弟子几乎遍于全国,最著名者当数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吉藏。藏七岁从法朗出家,勇猛精进,成为修持有道的高僧。

而和尚的师兄就是这个吉藏,怕是连未卜先知的和尚也不知道吉藏会成为以后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

吉藏7岁从法朗出家,有颖悟誉,具戒之后,声闻转高,19岁替法朗复讲经论。隋平定江南后,到会稽住嘉祥寺,宣讲三论,听众常千余,被尊称为嘉祥大师。后受隋炀帝敕命,住扬州慧日寺,长安日严寺,并于长安完成三论注疏,创立了三论宗。此期间曾与当时三藏论师僧粲辩论且获胜。

唐初,被征为高祖所设统领僧众的十大德之一,备受唐王室敬重。晚年住延兴寺,武德六年寂,寿七十五。著有《中论疏》、《十二门疏》、《三论玄义》、《大乘玄义》、《二谛义》等。弟子知名者有慧远(蓝田悟真寺)、智顗、硕法师、慧灌等。其思想远传高丽、日本。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如今的和尚还无法得知,和尚知道的是他这个所谓大师兄肯定会得到成佛,肯定会个未来的大师。

而此刻他要见张丽华的事就全要靠吉藏了!!

第411章 天书

……om吉藏是个一门心思向佛开宗立派的大师,比和尚只打了3岁而已,但此刻的名声似乎还没有和尚大,和尚的神仙之名早已经传遍大江南北黄河内外,可吉藏还在默默的读者佛经专研着佛法。

吉藏是个很帅气的和尚,年轻有灵性,让人看上一眼就立刻觉得可以完全相信那种。只是见过吉藏的人太少太少,他可不像和尚那样在大殿里支个摊给人摸骨看相滚床单的。

吉藏喜欢安静,喜欢静修,他的房子里除了一床铺盖一个打禅的坐垫外空无一物。

此刻吉藏正趴在冰凉的递上抄写着金刚经,因为他这几天有些心烦意乱告绝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果然,突然他身后响起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师兄,你忘了师傅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你过的如此清贫简单岂不把自己身子都弄垮了?师弟我太善良,看不得这个,我还是闭上眼睛吧,南无阿弥陀佛!”

吉藏没有回应,依旧趴在地上心无旁骛的抄写金刚经,他不写完是绝对不会起来的,哪怕火上房哪怕火山喷发12级大地震也不行,这就是吉藏的悟性和执着。

和尚知道跟他说这些话就是对牛弹琴,两个人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不过他们两个却是他们的师傅智禅法师最喜欢的两个徒弟。只可惜老法师去的太早没能继续带这两个弟子,老法师死的时候他们还很小很小。

所以后来和尚辗转到了大周皇城长安,吉藏则来了建康城栖霞寺拜在法朗门下。和尚一屁股坐在床上,因为这屋子里除了吉藏剩下趴着的那个坐垫再也找不到坐的地方了。

然后拿出一条大方巾铺在床上,随后拿出一只烧鸡一只烤鸭两个猪蹄还有两坛杜康,最后打开封泥,美滋滋的喝了一大口,随后吟诵: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罪过,罪过,南无阿弥陀佛!”

口诵佛号,趴在地上的吉藏终于写完占了起来。看着和尚酒肉穿肠当真难受的比下地狱还煎熬痛苦。

“赶快收起你的大不敬之物,有什么事你就说,我答应你就是!”

他跟和尚一起长大一起侍奉师父,随手两人分开的时候还很小,但这两个都不是一般人,感情比亲兄弟还要亲,如同血亲。而从小和尚一直都是调皮捣蛋的角色,吉藏则经常要代他受过,不过即便如此吉藏对和尚依然处处关心把好吃的好穿的都让给他,自己总是补丁摞补丁也毫不在意。

吉藏本就是慈爱之心,哪怕2年没见的师弟突然出现在他的禅房里无理取闹做些对佛门大不敬的事情,他依然宽恕。

和尚铺摆的快收起来的更快,眨眼间只剩下手里的杜康了,哈哈大笑,“师兄你什么时候能不这么死板,这的确是酒坛,可里面装的却是栖霞山天眼泉的泉水,不信你试试?”

吉藏才不上当,这种当他小时候上多了,到现在已经有免疫力了,“你从大周而来,一定为了大周之事,说吧……”

吉藏自知如今他没什么可招待这个精灵古怪师弟的,现在的师弟可是名声在外比他富裕多了,而且只要过来看望他就会留下大笔的香油钱,一个和尚给另一个和尚填香油钱,而且这些钱只能吉藏使用,其他人都无权动用。

“还是师兄了解我,不过这次可不是为了大周而是为了美人而来,嘿嘿,我从小就喜欢美女这事你也不是不知道混迹在大明朝!”

吉藏长长叹息一声,“师弟,你何时能正经起来,师傅都讲你的慧根和佛缘远远在我之上,只要你肯放下红尘俗世静心礼佛一定会有大成!又何必整天用酒肉毒害自己用女人麻醉自己?不过莫非你想见的是太子妃?”

和尚脸上坏笑,“看来师兄也是假正经,我一说美人你就知道是太子妃,莫非你跟这太子妃有一腿?哈哈哈”和尚的笑声爽朗响亮传出老远,吉藏却没有丝毫慌张,“太子府里太子妃被称为陈国第一美人,何况她曾经3次找我来占卜都被我拒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