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窃明 > 分节阅读 151

分节阅读 1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殊荣。这也是皇帝在向天下夸耀武功,不仅仅要向臣民展示一支威武边军,也含有震慑国内和四周潜在敌人的含义在内诸位想给大明添乱的人看看清楚了,辽东地战局日趋稳定。大明官军已然重新夺回优势,这支精锐部队已经可以抽调出来作为战略机动部队了,你们谁嫌命长尽管出来试试。

类似夸耀武功地行为在正德朝后还没有出现过,黄石品味着圣旨的含义,太内启皇帝的得意之情溢于纸上。此战觉华、关宁众将也多有斩获,更是其后衔尾追击的主力。所以内阁

认为后金不过如此,辽镇精兵足用。

不过皇帝和内阁同样也是谨慎地。他们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进京时间,朝廷地意思就是黄石趁现在战局稍稍稳定,迅雷不及掩耳地进京夸耀一把武力,然后再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对付后金。

虽然黄石觉得这个设想有些孩子气,可是一想到天启那孩子般地年龄,他也对年轻皇帝的这份虚荣心感到释然了。黄石已经把具体的报功名单呈上去了,天启一概准许,因为黄石的请功。他还特批章明河和章观水两人可以改回原姓,以后就是贾明河和蒲观水了。

跟随圣旨一起到达的是天津卫派出的水营,天启皇帝特拨了二十万两内币用作这次炫耀武力的经费,还说如果不够可以再找他要。

从军事角度来说,把两营暂时抽调出辽南也不是完全不可行。盖州光复后,辽南东江军的警戒线再次大大前推,和后金政权之前地做法一样,东江镇左协也是虚防盖州,只在城旁修了一个小堡垒,然后留了一百多警戒骑兵。

如果后金军主力趁机大举南下。等他们在盖州储备好粮食以后,估计黄石也从北京赶回来了。而如果后金只有部分军队通过复州,那他们未必能从磐石营及另外几营东江军手中讨得好结果,何况东江军还有主场之利。

自从张盘率领五十人收复旅顺以来,选锋营就是辽南东江军的战斗部队。历史比黄石一手拉出来的救火营还要悠久。所以这次朝廷让两营入京,不但有平衡辽南派系的意思,同时也是向东江本部和右协隐隐暗示:朝廷绝对不会忘记毛文龙的开创之功,也不会忘记在辽东宽甸等地艰苦战斗的东江将士。

只是朝廷虽然知道选锋营和黄石靠得很近他们连军旗都改了,黄石也根本没打算隐瞒这点,但朝廷根本不知道黄石对选锋营的控制到底有多么强有力。

教导队占据了普通官兵的训练时间。而他们的业余生活则深受忠君爱国天主教的影响,受到广大官兵喜爱地棋类、牌类和足球比赛也都在教会的控制之下。

由于这两者夜以继日的洗脑工作,选锋营早已经被长生岛体系彻底吞了下去,他们的家眷也都被黄石搬到了长生岛一起吃食堂。选锋营的几位军事领袖本来就根基很浅,所以也都从独立地位被降低到贺定远、金求德这样地附属武将了。而黄石分给他们的功劳也让他们心满意足。

从万历朝后期开始,皇室内库收入大增。仅海税一项就超过四百万两白银,大约是国家正税的两倍。虽然天启皇帝有些大手大脚,但内库此时仍然充盈,所以黄石知道现在入京会是件美差,天子为了体统肯定会大加赏赐。

两营共有五千官兵,辛苦跑一趟京师为皇上挣面子,每人怎么也得赏十两银子吧,不然怎么体现国家富强,那么最少也能捞个几万两白银了。再加上其它零七八碎的赏赐,黄石相信能捞回几年的军饷来。其他军官也都和黄石看法差不多,一个个红光满面只等着去北京发财。

东江镇左协一年不过几万两军饷,想来其他各部指挥官肯定也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黄石派人通知张攀他们协防复州,并宣布所有协防复州的军队都会得到额外地军饷。长久以来黄石一向是老大吃肉,手下怎么也有口汤喝,这个好传统绝对不能丢。

长生岛紧急动员,选锋营被调到了长生岛,而磐石营则迅速前往复州接替他们的防区。张攀、尚可义兄弟接到黄石的命令后,也都兴高采烈地准备向复州出兵了,黄石保证一定让他们在复州吃好喝好,还会给他们士兵每人一份赏钱和新衣服。

就在辽南紧锣密鼓准备进京为天子炫耀武力的时候,皇帝收到了孙承宗的一份奏章。

“文龙以孤剑临豺狼之穴,飘泊于风涛波浪之中,力能结属国,总离人,且屯且战,以屡挫枭酋。且其志欲从臣之请,牵其尾,捣其巢。世人巽软观望惴惴于自守不能者,独以为可擒与,真足以激发天下英雄之义胆,顿令缩项敛足者惭死无地”

这封奏章从毛文龙以二百兵起家开始,概述了他苦心开创东江镇、收拢难民、控制朝鲜地功绩,毛文龙这次统帅东江难民武装直捣沈阳,更是和辽西文武、关宁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篇奏章历史上让高第立刻倒台了,但今天天启看完后,却把奏章翻回来又仔细搜索了一遍:“孙先生好像没提到黄石啊,一个字都没提到。”

说完后天启缓缓把奏章合拢,轻轻放到了一边,语气里也透出了些失望和遗憾:“孙先生似乎对黄石成见太深了,至于吾下旨让边军进京一事,孙先生更是反对得厉害。”

窃明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十九节 爱戴

天启六年二月二十五日,京师

两天前东江军在南门外驻扎下来以后,京师的这一带就变得热闹起来。今天从南门通向大明门的御道两旁更是堵得人山人海。御道两旁有不少民居住宅,今天这些主人也反复被敲门声惊动,总有陌生人站在他们的大门外,客气地问能不能花几个铜板,请主人在屋顶或者墙头上让出一小块地方来。

开始还只是零零星星有人爬上屋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墙头上也布满许多人。不少读书人放下斯文,把长袍扎一扎,挽起袖口爬上墙去。最后道路两旁的屋顶上甚至还出现了女眷,她们小心翼翼地把布单或者草纸垫在裙下,然后就开始快乐地四下张望。

靠近城门的地方,天一亮就已经人山人海,围观的群众中不停地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喧哗声,他们在不停地争论今天长生岛的官兵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出场。在等待的人群中,有不少人曾经见过杜松、刘挺等将领的出兵仪式,当时那些辽将一个个都是跃马驰出京师城门,其中的杜松还裸着上身,给百姓门舞了一路的大刀。

“先取山西十二州,”

“别分子将打衙头,”

“回看秦塞低如马,”

“渐见黄河直北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