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窃明 > 分节阅读 130

分节阅读 1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情做的很漂亮的黄石吃惊地看到姚参将他们又使起了眼色,而且彼此之间的交流还很激烈。不明所以的黄石诧异地看着他们,忍不住反思起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没有。

“黄军门,末将等”姚参将这次用的又是末将等这三个字,周围的另外五位爷也都跟着连连点头,预先肯定了姚参将下面的发言是他们的共识。

“末将等觉得建奴不会再来了,所以”说话的声音本来就不大,但说到这里的时候姚参将还是停了下来,还把身体向前凑了凑,显然不是要说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情。

“姚将军但讲无妨。”黄石也认为努尔哈赤再来送死一把的可能性不大,后金政权毕竟只是强盗团伙,而强盗都是欺软怕硬的,这次他们出兵辽西是为了打草谷过冬而不是来啃硬骨头的。

姚参将一边说一边冲黄石眨眼睛。声音也越来越小:“末将等以为当犒赏将士,激发士气,不知黄军门意下如何”

觉华岛的军户和士兵固然是这几位地私有财产,但库存却是朝廷的财产,那五十万两银子今天并没有分出去多少。鳌拜等三十人顶多只够近千官兵把刀染红。但既然黄石把银子拿出来了,他们几个显然有些心动,看来是不打算还给赵引弓了。

黄石沉吟了一下,缓缓问道:“姚参将所言极是。建奴大军说不定全去而

复返。现在确实不是贪财的时候,当以鼓舞军心为上

屋子里的几个人都明白后金军回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黄石这话是一个说地出去的借口,大家就能冠冕堂皇地分银子了。屋子里的人顿时就是一片附和声,都盛赞黄副将果然是高瞻远瞩。分银子势在必行。

姚参将又和几位同僚对了一遍眼神,郑重地伸出了三根手指:“黄军门,我们还三七开好不好今天金参将已经赏下去的万两银子也算我们关宁军地,如何”

如果黄石不来觉华,关宁众将根本没有一点儿机会把银子从库房里搬出来。更不要说没有黄石在这里坐镇,他们几个家伙估计早就是死人了。黄石心头不快,脸上也就露出了拂然之色。姚参将见状就嘻嘻一笑:“黄军门吃肉,末将等也就是想跟着喝口汤而已,如果黄军门认为不妥,那么银子二八开。东江军四十万两,关宁军十万两,如何”

恍然大悟的黄石眼前一亮,目光从另外几个关宁军将领脸上扫过,见他们一个个都是满脸堆笑。还纷纷友善地冲黄石点头。姚参将哈哈笑道:“黄军门明鉴,末将等并非不识好歹之徒。这次承黄军门厚意,分给我们上千颗首级,末将等都不知道怎么报答黄军门才好。”

这六个家伙手下的四营七千兵,再加上驻防觉华的仓库军户,一年军饷差不多有二十万两银子。这次库银虽然不少,但辽西不太缺银子,缺的是首级。这次黄石分给他们地首级怎么看也要上千了,姚参将他们自认为升官已成定局,所以也就不太在乎银子了。不算杀敌的奖金,东江镇全镇一年才二十四万两银子的军饷,姚与贤他们不用想也能明白黄石对银子的需要有多么大,因此关宁这几位将军就觉得自己多拿首级,黄石多拿银子是最合理的分配模式了。

相反,如果做地太不地道,黄石一翻脸他们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姚参将哥几个对力量的感觉都很好,黄石现在是天子眼前红人,他们不会故意去踢铁板的。何况,多个朋友多条路,旁边的金冠也笑着接茬道:“以末将之见,这些银子都该奖赏黄军门手下的将士才对,但末将等转念一想,如果仅仅是长生岛拿走,恐怕朝廷里又有些苍蝇会嗡嗡叫了。”

这番话又听得黄石心中佩服不已,这几位爷一个字不用说,光凭眼色就把事情商量得这么透彻,这种沟通能力果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金冠说地也是实情,如果长生岛独吞,那御史不为此弹劾他才怪了,但如果是东江军和关宁军一起把银子分了,就把责任分摊了,起码也能落一个法不责众。想到这里黄石豁然开朗,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黄石心里也存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和姚参将他们又谦让了一番。最后敲定还是三七开,五十万两库银东江军拿三十五万两,关宁军的六位将军去分剩下的十五万。

天黑前,赵引弓和吴穆就互相搀扶着回来了。搜索队一直沿着冰面走了几里,又捡回了一些落下的伤兵尸体。他们一共收集到了一千二百多具蒙古人地首级,辫子兵的首级共有九百余具,其中真鞑子至少四百多,回来地时候赵引弓还在一个劲地叹息,说有太多的首级已经无法辨认了。

听到有两千两百余具首级,姚参将他们笑得更是开心,而且在这样的大胜面前。区区五十万两银子又算得了什么内阁和六部的官员肯定也会想来分一杯羹,当然山东和辽东的文官也不会放过这块肥肉,这才是他们眼前地正经事情。

在分功的大环境下,黄石和姚与贤他们都认为不会有御史跳出来废话,就算有个别不知道好歹想搏出位的人。也肯定会被其他官员认为是挡路的多事之人,他们的弹劾肯定会被皇帝留中不发。

满面春风地赵引弓也一扫战前的晦气表情,兴致蛮高地邀请几位将领一起赴宴,现在他和黄石说话的语气也亲切了许多。和前几天那种“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态度判若两人。这次赵引弓保住了觉华地土地和库藏,虽然他不能节制黄石,但怎么也可以说自己帮助到了黄石。协调好三个参将和五个游击黄石带来的金求德和章明河的六个营的兵力共同作战是运筹之功,这份功劳既然黄石拿不走。那就怎么也跑不出他赵引弓的手掌心了。

借口军务繁重,宴会上黄石只喝了很少地一点酒,趁赵引弓耳红眼热的时候,黄石就拐弯抹角的告诉他银子都被按照事先的悬赏发了下去,五十万两都花了个干干净净。赵引弓先是一愣。然后竟然笑起来,连声让黄石尽管放心,他赵引弓作为觉华地方官,自然会替将士分说明白。

赵引弓的合作态度有点出乎黄石意料,不过既然他这么痛快,黄石也就趁势恭维了几句。姚参将等人更是一哄而上给赵通判敬酒。他们想把赵引弓灌得更醉一点儿免得他明白过来,然后趁赵引弓大醉地机会让他在众人前把话说死,免得明天又反悔。

其实这倒是姚参将他们多虑了,现在赵引弓虽然是喝得有点多,但脑子里还是挺清醒的。刚才去清点首级的时候赵大人就打定主意以后不和黄石作对了。他虽然可以弹劾黄石上岛后的跋扈行为。但既然有这么一场大胜垫底,那任何弹劾也没作用了。急着想分功劳的文官们只会在皇上面前拼命吹嘘他们事先就很看好黄石、拼命吹捧皇帝的高瞻远瞩。而弹劾黄石地奏章他们才懒得去看一眼呢。

赵引弓觉得,如果把自己和黄石不和的事情捅出去也对自己不利,宣扬自己和黄石文武同心明显会有更好的效果。再说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赏银导致士气大振、士气大振导致大破敌军,这明明是远见卓识嘛,赵引弓不打算说自己是这个明智之举的愚蠢反对者。

酒过三巡,吴公公又扯着大嗓门开始讲故事。无可否认地是,吴穆这厮确实讲得很有意思,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关键时刻卖的那点小关子也是恰到好处,把人心搓揉得七上八下,黄石真怀疑他以前到底是说书地还是保镖的,众人群星捧月般地听得津津有味。黄石也坐在一边微笑,不过他这时候已经是心不在焉,大战结束后黄

石觉的后金去而复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紧张的心情也一下子放松了不少,一个念头就盘踞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了。

第十章完

外传

明史,恭帝本纪

弘光二年正月甲辰上以镇东侯有大功于国家。又深得众望,下昭以之为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左都督、大丞相、太保、录尚书事、总理两京一十三省,朝野大事悉先关白于大丞相,然后及于帝。镇东侯辞让曰:“臣驽钝,不堪大用。”诏书催促再三,方拜谢任职。

丁未诏许大丞相剑履上殿,赞拜不名,朝见不趋,仿萧何例,军国大事一决于大丞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