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不平则鸣 > 第59节

第59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罗昀是你的师父,我不能在你面前,说她不是。但你记住,你若想与我谋事,就要彻底忘掉罗昀教你的那套。十六年前,邠州一役,我若是照她那般行事,你今日就见不到我了,只能见到白骨一具,黄土一抔。”

徐三心上一凛,默然无话。

周文棠知她心中为难,仍受道义牵扯,但他想让她知道,“虽千万人吾往矣”,想要倚仗于他,就必须将身后种种,一并抛舍,焚舟破釜,掉头不顾。

但他也明白,此举不宜过急,亦不需他相逼。当她走上这条路后,她便不会再有回头的余地。

周文棠勾起唇角,语气缓和了些,只又含笑说道:“至于这樱桃,你若是想吃,便过来找我讨。六月之前,予取予求。”

徐三心上一松,巧声笑道:“那我现在就要。”

周文棠提了两粒樱桃,送至她的唇边。徐三张口将两粒全部咬住,用力嚼了起来,一边嚼着,一边上下打量着周文棠,想他今日故意来这么一出,吓了自己一回,以后若能得着报复的机会,定然不能将他放过。

作者有话要说:十二点前,会不停有更新掉落……

出来混,欠的都要还

第125章 金殿试回新折桂(一)

金殿试回新折桂(一)

周文棠先骂她写的答案太过庸俗,无独见之明, 又吓唬她, 说她春风报罢, 科举落第, 之后才告诉她她得了第一,且还亲自喂她吃御赐的樱桃。他的这一套, 徐三想了想, 不就是打个巴掌, 再给两颗甜枣吗?

好在巴掌打的没那么狠,给的甜枣也足够甜,徐三便姑且谅解了他, 只等着以后得了机会,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打从周文棠这儿提前得知名次之后, 她喜色难掩, 在小轩中吃够了樱桃,这便匆匆回了自己那小院儿里头。

唐小郎原本正洗着衣裳, 听着脚步, 探头一望, 便见徐三脸上尽是笑容, 着实少见的很。他一见徐三笑, 也跟着笑了起来,赶忙凑上前去,一边给她沏茶, 一边细声细气地道:“娘子今儿这喜眉笑眼的,可是遇着了甚么好事?”

徐三一笑,一口饮尽茶水,随即自袖中掏出两粒樱桃,递到了唐玉藻手心里头,对着他含笑说道:“我提前得了准信儿,你家娘子争气得很,考了省试头名。你呢,就是兔儿随着月亮跑——跟着沾光,喏,这两颗樱桃,就是娘子特地给你讨的。”

樱桃乃是御赐之物,唐小郎虽曾耳闻,但却还不曾见过。他甚是小心地捧着那两颗樱桃,心间温热,很是动容,又听徐三提起这“兔儿随着月亮跑”之语,心上不由又是一动。

早年间他初来徐家院子,还曾生出过不少妄念,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就是这近水楼台,而徐三娘呢,就是那百川之月。

但是如今看来,便似三娘所言,他分明是只兔儿,月亮往哪儿走,他便跟着往哪儿去。她明明如月,映在澄潭之中,照在萤窗之上,却迟迟不会落到他的怀里,又或者——永永远远,都不会落坠。

唐小郎微微抿唇,再抬起头时,又是眯着一双狐狸眼儿,笑容满面,宛转说道:“这下可好了,奴先前在摊子上押了二两银子,如今不知要翻上几番呢。”

徐三随口笑道:“再过五日,你就等着好儿罢。依我之见,起码要翻上十番,你那私库,又能攒上不少银钱。”

早些年间,徐阿母曾和赵屠妇一同在寿春城中摆摊,而唐小郎呢,则在摊子上帮着做豆腐羹,一干就是一整个白日,再加上夜里几个时辰,辛苦的很。

徐荣桂是个抠门的,想着他是自家奴仆,自是不会另给他结算银钱。但那赵屠妇却是有情有义之辈,只要是她看摊儿,她便会抽出二成,塞给唐玉藻。唐小郎原还不肯收,还是赵屠妇找了徐三,让她转交,他才敢收下。

唐小郎见她提起自己那私库,不由抿唇笑道:“瞧娘子这话说的,奴攒再多银钱,还不都是归娘子?奴是娘子的奴,银钱自然也是娘子的银钱。”

徐三笑了笑,不复多言,只提笔挥毫,写起了寄往北方的家书来。说是家书,但因徐阿母识字不多,她每次都是写给崔钿,由她代为转告。

写着写着,她心上反而愈渐安定了下来。

徐三稍稍搁笔,一手支腮,望向菱花窗外。她稍一犹疑,随即掀摆起身,出了院子,朝着花圃小苑走去。

时值春末夏初,温风旎旎,丽天日和,碗莲要等到七八月份,才会结苞而放,但那一盆很不起眼的通泉草,结着半紫半白的小花儿,幽幽迎风,寂寂无语。

徐三走到那通泉草前,半蹲腰身,轻轻触了下那状若彩蛾的紫白小花,唇角勾起,露出了分外柔和的轻浅笑容来。

通泉草,下达九幽通黄泉。她一直坚信,只要她对着这花儿说话,黄泉地府之中,晁缃一定能听得到。

然而今日今时,她手抚花瓣,竟有些犹疑起来。她不知道自己所走的这条路,是否是晁四郎所乐于见到的。半晌过后,她轻轻启唇,只低低说了些日常琐事,不过是吃喝玩乐之类的闲话,至于省试殿试,却是只字未提。

当日夜深,她将书信递给常缨,托她送出,接着坐于案前,自怀中掏出一枚镖刀,借着融融烛火,细细磨抚。

虽说不过是露水姻缘,但却也曾动过真心。哪怕时过境迁,人事已非,夜深人静之时,亦是余思萦绕,未敢忘怀。

她一翻手,将镖刀复又收于袖中,接着抬起眼来,凝望着那盏中灯花,不由又思虑起来。

周文棠看不上罗昀,觉得其人迂腐不堪,又觉得她那套所谓兵法,不过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缺乏实战经验。但他并非完人,他对罗昀的看法,在徐三看来,到底是有些偏见的。

省试的兵法题目,大多都是罗昀给她出过的题目,这绝对不是巧合。再想起当初在寿春之时,她在罗昀的腕上发现了官家的乌木珠串,由此看来,二人在寿春是见过面的。

因此在考场时,徐三一看题目,心中便有了猜测——这题目,十有八/九,就是出于罗昀之手。多半就是官家巡幸寿春之时,她将出好的试题交到了官家手中。

若是果真如此,那么这题目的答案,自然也是罗昀定好的。而所谓考试,并不是如实答出心中所想,还是要猜测出题人的意图,迎合判题者的喜好。这就是为何徐三在考场之上,思前虑后,还是选择按照罗昀所教的思路,依次作答。

自打徐三入京之后,她虽手中揣着罗昀给她的书信,但她却迟迟不曾登得罗氏府上,将书信送至罗氏手中。先前在寿春之时,罗昀虽不曾明言,但也隐隐给她透过口风,这一封信,乃是举荐信,只要她将这信送到祥符罗氏的门上,她就将与罗氏成为同一派系。

徐挽澜想得清楚,这一封信,有其利用价值,但是现在还不急着送出。她要等,等到自己在殿试之中,蟾宫折桂,拔得头筹,等到她在官场之中,遇上了需要拉拢罗氏族人的时候,再登门入府,将信送出,也好多攀一层关系。

夜里徐三躺于榻上,辗转反侧之间,忍不住又深思起来。这一回,她想的是周文棠那兔罝之事。

兔罝,捕兔之笼,即是周文棠所掌管的地下情报机构。她虽有意依附于周内侍,借他之势,博得官家宠信,自此平步青云。如此一来,待到她与金元祯的五年之约到后,她也能有所倚仗,不至于沦为一颗棋子,随风飘摇,不能自主。

但是就目前来看,她与周文棠的身份是不对等的,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二人都将维持这样的状态。周文棠自兔罝得来的消息,是选择性和她分享的,对于徐三来说,这不是她想要的局面。

如果可以,她希望能有自己的人手,好似兔罝那般,星罗棋布,四处安插,为她打探消息,处理事宜。但是周文棠整整耗费了十余年,方才布下这样的天罗地网,而她现如今不过是无名小卒,若想日后达成如此地步,还需苦心经营,孜孜不懈。

徐三仰面而卧,眼望着四下漆黑,深深吸了口气。

芝草无根,谋事在人。她坚信,只要她去做,她一定能够做成。终有一日,她会站在权力的顶点,扭转时代的狂潮。

五日过后,即是放榜之日。因着秦娇娥心绪不稳,不敢独自一个,等候消息,徐三便早先应了下来,拉上恰好无事的常缨,陪着秦娇娥,在驿馆前等人送信儿。

开封府这报喜的规矩,与寿春县内倒是有些不同。在寿春之时,都是县衙派人,挨门挨户,给新科举人依次报喜,但在这开封府中,由于考生人数众多,衙门管不过来,因而考生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自己挤进人堆,自黄榜之中,寻找自己的名姓,除此之外,便只能花钱雇人,抑或是买通试吏,替自己察看名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