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嫁给奸雄的日子 > 第77节

第77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想了想,便道:“许朝宗有求于我,我能逼他取舍。”

“那又何必?徐太师毕竟是他的左膀右臂,让两虎相斗,互伤爪牙便好,将军只管做好人就是了。”攸桐说罢,见傅煜没再反对,便知他赞成此事,心里更踏实了几分。

过后,两人仍分头赶路,攸桐却再无需提心吊胆。

……

抵达京城时,天色将昏。

比起年初攸桐回京那次,城门盘查又严格许多,攸桐被镖师护送进城后,直奔魏家府邸。傅煜是应许朝宗之请暗里进京,并未露半点形迹。

魏家府门前,仍是旧时模样。

攸桐下了马车端详一圈,叫管事安排镖师住下,还没进门,便将巷子尽头,魏思道下值后,正冒着寒风匆匆走来。

瞧见突然冒出来的女儿,他显然愣怔意外,带女儿进门后,来不及高兴,便将攸桐叫到书房,数落了一通——当日和离是攸桐先斩后奏,魏思道得知消息时,生米成了熟饭,回天无力。他怕傅家因此怀恨,攸桐在齐州无法立足,千里迢迢地回京又艰难险阻,又是震怒又是担忧,只觉女儿此举太过任性,经了磨砺也没长进。

后来攸桐数次写信安抚,傅德清又亲自修书,才算放下心。

而后也写了封极有诚意的信,说傅家数代热血保卫百姓,吏治清明,爱民如子,哪怕没了儿女亲家的干系,他也不改初衷,还请傅德清代为照拂他那不懂事的女儿。

傅德清自是应允,两番消息互通,才各自安心。

但这仍未能消弭魏思道的不满,怕她往后还胡闹,在书房里数落教训,剖析利弊。

还是魏夫人赶来,将攸桐救了出去,母女俩闭门关怀近况。

攸桐在魏家歇了一宿,次日同魏思道梳理当日徐家污蔑造谣的证据。能造出那般声势,徐家当初费的力气自是不少,当初魏家无力还手,任由满城风雨,将攸桐远嫁齐州后便忍气吞声地没追究,徐家也松了警惕,虽封了口,却也没斩草除根——

毕竟牵扯太广,徐家到底没那胆子。

这却方便了魏思道。

在那风口浪尖上追查时,有人严防死守,但时隔两年,京城里的种种趣谈谣言如波起伏,徐家紧盯着夺嫡的事,魏思道耐着性子派亲信慢慢追查,终是摸出了许多线索,且那些人证俱在。

攸桐心里有了数,隔日清晨,便乘了马车,孤身前往英王府。

递了拜帖进去,不出所料地,被拒之门外——早年攸桐跟许朝宗来往甚密,甚少登英王的府邸;后来傅煜帮着许朝宗化解危局,公然携妻成为睿王府的座上宾,英王事败后被熙平帝严惩,自然心有不忿,跟魏家更无来往。

魏家又不是惹不起的高门,赏个闭门羹,不算意外。

攸桐也没气馁,将备好的书信交给门房,请他转呈英王殿下。

过了两炷香的功夫,便见英王府的角门推开,门房请她入内。

攸桐今日并未盛装,穿衣打扮却也费了心思——锦衣襦裙,宫绦环佩,皆选了端庄的颜色,满头青丝盘成髻,点缀一枚贵重花钿,此外别无装饰。浑身上下,披风、衣裙、珠鞋、发饰皆贵重之物,不比公侯府邸逊色,却简洁端庄,从容沉静。

她没带半个丫鬟,孤身一人,跟着管事往里走,不疾不徐。

远处书楼旁的耳房里,英王手里攥着那封信,推窗而望,眼神审视而探究。

等攸桐走得近了,他掩上窗扇,自回案边坐稳,听得管事禀报,才道:“进。”

攸桐应命而入,一眼便瞧见了端坐案后的英王,皇家贵胄、风子龙孙,他虽没有许朝宗那等瑰秀容貌、温雅气度,因自幼身居高位,身上端贵气度并不逊色。只是神情冷淡,连眼皮都没抬半下,仿佛对此事并无兴趣。

但倘若真的没有兴趣,哪会允她进门?

攸桐心里有数,端然行礼拜见。

第91章 反扑

英王跟许朝宗年纪差得不大, 对跪在眼前的这个女人,也算是熟悉的。

对于魏家, 他原本是鄙夷的态度。

在英王看来,当初文昌皇帝垂青, 亲自为魏家孙女取名, 把她当皇家孙媳来看, 时常抱进宫里, 是谁家都求不来的福分。换了旁人, 早就趁机求高官厚禄了。谁知那魏思道脑子不活泛,一心扑在无人问津的故纸堆, 非但没求得权势,还疏忽了女儿的教养, 教得魏攸桐天真烂漫, 全没半点皇家儿媳该有的城府算计。

当日满城风雨, 种种传言甚嚣尘上的时候,他还曾看过笑话。

若不是后来踩狗屎运被傅煜看中, 别说京里稍有脸面的人家, 便是寻常书生, 都未必敢碰那棘手的女人。听近来的消息,魏攸桐虽有美貌, 却没能耐留住夫君的心, 和离出府去了。

魏家摆着两个高枝儿都没把握住, 往后更不会有前途。

是以听见魏家女儿求见, 英王想都不想便拒绝了。

直到管事呈上书信, 瞧见开篇说能帮他除了眼中钉的徐太师,才稍稍有了点兴趣。

那徐太师是熙平帝的授业恩师,又是许朝宗的岳丈,虽满腹经纶,却也是个沽名钓誉之辈,整日端着清高仁爱的样子,在外名声极好,门生众多。英王先前数回捏住徐家的罪证把柄,命人弹劾立案,都被熙平帝重拿轻放,并不曾撼动问罪。

若要斗胆行刺,这事儿又不像刺杀许朝宗那样立竿见影,莫说熙平帝查到后会震怒重惩,便是徐太师呜呼死了,太师的名声摆在那里,周遭那些拥趸仍会为许朝宗所用,稍有不慎,便是白惹一身骚,自毁前程。

英王为储位折腾了两年,叫他恨得牙痒痒的,除了许朝宗,便是那徐太师。

此刻,瞧着从容跪地的攸桐,便往椅背靠着,道:“你信中说,能除了徐太师?”

“是,非但能除了他,还能令他名声扫地,清誉不再。”

这话她在信上提了,英王见多了舌绽莲花却百无一用的文客幕僚,闻言嘴皮一掀,道:“就凭你这张嘴?”

“民女带了证据,请殿下过目。”攸桐说着,双手呈上一副锦袋。

三四步外,站着英王的亲信随从,见主子递了眼色,便接过来,转呈上去。

英王拆开来看,上头写的是前年那桩旧事,随便扫了两眼,便没耐心地丢开,冷声道:“你这是疯了,来消遣本王?这种破事,也敢拿来本王跟前添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